[中國家電網報道]近日有媒體援引第三方數據稱,我國滾筒洗衣機出口平均價格只有100美元(約合人民幣623元),而國內市場零售價格則達到3000人民幣以上,引起眾多消費者對國內洗衣機制造商“價格歧視”的不滿。但多名業內人士在接受中國家電網采訪時均表示,上述觀點多處失實,是“假新聞”。
倍科中國區市場部經理劉德星說,滾筒洗衣機的材料成本也不止600元,出口均價100美元絕無可能。
滾筒洗衣機出口均價實為225美元
據海關統計數據,2012年1-9月份,我國全自動滾筒洗衣機產品累計出口量為525.55萬臺,累計出口金額11.88億美元,累計平均價格為225.96美元(約合人民幣1407元),與失實數據相差極大,即使是全自動波輪洗衣機的出口均價也比此數據高出不少:1-9月份,我國波輪洗衣機累計出口量為450.36萬臺,累計出口額為7.70億美元,平均價格為170.95美元。
出口價格并非國外零售價格
前述對比方式,也有不妥之處,中國家電協會理事長姜風表示,簡單地用出口平均價格與國內市場零售價格相比較,得出國內價格偏高的結論是不準確的。
據了解,出口平均價格實為離岸價,并未包含海外零售市場的各項稅費和營銷、流通費用,劉德星稱,這種比較方式就好比拿樹梢與樹的根部做比較,完全沒有可比性。
家電是微利行業 洗衣機不具備暴利條件
產品的售價由多種因素決定,洗衣機產品的定價是企業在衡量制造成本、物流成本、流通成本、營銷成本、人力成本與合理利潤后綜合確定的結果,基于三十余年快速成熟的發展,家電行業早已進入微利時代,洗衣機產品暴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劉德星說,沒有一個家電廠商愿意定高價,中國的家電行業也不具備暴利的條件,一款家電產品從生產到消費者的手中,要經過多重“加價”,綜合稅率過高就是其中很重要的方面,另外,中國傳統渠道的費用、物流費用也都是國外市場難以比較的。
出口大家電產品以中小容量為主
受制于高昂的運輸成本,我國出口的大家電產品主要以中小容量為主,而且這一現狀長期內不會改變。中國家電協會信息咨詢部主任胡曉紅說,物流費用是制約我國冰箱、洗衣機等大家電出口產品結構升級的主要原因。洗衣機出口結構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壓低了洗衣機產品的出口均價,讓大眾有出口均價低于國內售價的錯覺。
美國電商洗衣機產品價格比國內稍高
那么,中國品牌的洗衣機產品在國外的真實售價是多少?據了解,2011年,海爾一款型號為HWF5300AW的7.5公斤滾筒洗衣機售價為800美元,當年該款產品因為經濟實惠被美國媒體評為“年度最經濟”的產品,2012年以來,美國電商平臺也掀起了“價格戰”,現如今,該產品在亞馬遜美國網站的售價為704美元(約合人民幣4386元),而同樣容積的海爾滾筒洗衣機在國內電商平臺的售價約為3600元左右。
事實上,在沃爾瑪美國的網上商城中,銷售價格最高的洗衣機產品是海爾的一款滾筒洗衣機,標價為799美元;亞馬遜美國網站上,海爾的洗衣機產品售價在170美元-999美元之間,均價也遠高于國內市場。(記者王德祥)
[記者手記] 同一款產品在國內外售價不同的“價格歧視”行為,近年來多有曝光。不論是聯想、蘋果被曝光其產品在中國的售價高于美國的真新聞,還是滾筒洗衣機被曝出口低于國內售價的假消息,每一次都能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中國消費者對于國內外物價的敏感和憤恨,并非針對家電行業,也絕非針對制造領域,而是面對所有的消費品或服務。為什么自己生產的產品出口后賣的價格更低?這不是市場調節的結果,也不是家電廠商的罪責。高昂的稅收、流通、物流、專利成本,激烈的市場競爭,早在很久之前就已經使家電行業成為一個微利的行業,一臺售價數千元的大家電產品的利潤僅僅數十元也早就不是新聞。在中外物價差異面前,我們期望的,不應當是制造商的價格戰,而應當是一款優秀產品具有了良性的生存空間。
唯低價馬首是瞻應當成為中國家電業的驕傲嗎?出口價格100美元的滾筒洗衣機產品攪動消費者的心,錯不在消費者,而在屢屢掀起價格戰的家電企業們,總寄希望于刷新低價門檻搶奪市場的行業,不是一個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行業,也孕育不出一個家電強國。
推薦閱讀
北京時間12月4日上午消息,據路透社報道,知情人士透露,高通有可能向夏普投資1.2億美元,成為最大股東。 這一協議不僅為這家困境重重的日本電視機制造商贏得了一家大型芯片制造商的背書,還有助于緩解投資者的擔憂。>>>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滾筒洗衣機出口價比國內低5倍?無中生有!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45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