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在某電商網站看到,一款國內某品牌的32英寸LED液晶電視僅售2999元,再次創下32英寸LED液晶電視新低。
易觀國際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雖然3C家電是業內公認的提升銷售額利器,但同時也是低毛利的典型品類,尤其在價格戰已經近乎非理性的情況下,3C家電更成了賠本的生意,尤其以京東商城為代表的電商企業投入數億元的市場硬成本來推動價格戰,更讓本來就利潤微薄的3C家電成為流血的品類。
從今年的電商行業來看,各大巨頭都在集中火力大打價格戰,從中爭奪用戶,擴大市場份額。而所有價格戰都不約而同地瞄準了3C家電品類,主要原因就是3C家電擁有較高的客單價,很容易提升營業額以擴大市場份額。從數據來看,2012年上半年中國B2C整體交易規模在1820億元左右,其中3C品類占據32%以上,約為582.2億元。
從現實來看,3C家電也確實成為電商們為之神傷的一個品類。“8·15”京東商城向蘇寧易購發起3C家電價格戰,當當、國美隨后跟進。但最終,京東、蘇寧、國美均被發改委以價格欺詐予以處罰。
據不完全統計,價格戰期間電商降價的商品僅占4.2%。這一舉動不僅沒有為電商帶來更大的銷售額,反而引起了眾多消費者的反感。3C家電幾乎已經淪為一個被電商用來造噱頭、賺眼球的游戲品類。
易觀國際分析師告訴記者,拋開3C家電品類來看整個行業,可以更加客觀地反映行業現狀。據易觀國際發布的2012上半年購銷式B2C非3C交易規模排名顯示,京東、當當、亞馬遜位列前三。
從非3C品類來看,目前電商領域最賺錢的還是服裝、圖書、母嬰等品類,此外自有品牌,也是電商盈利的一個全新增長點。自有品牌從工廠到用戶的模式,在節省成本的同時,品牌推廣上也節約了大量投入。
從易觀國際數據來看,天貓、京東、當當、亞馬遜、紅孩子位列母嬰B2C交易額前五位。出版物方面,當當網2012年上半年銷售圖書出版物規模超過20億元。按照收訂規模(GMV)統計,當當網在二季度完成銷售11.8億元,同比增長83.9%,遠超過競爭對手。
記者獲悉,為了爭奪核心用戶,營銷推廣的力度和精準度也是產生交易額的直接原因,也是對比B2C競爭力的重要指標。從數據上看,在新客戶開發上,京東與凡客的單個新客戶成本要遠高于當當與亞馬遜。從2012年6月的購物轉化率數據對比來看,第一陣營的京東、當當和亞馬遜相對較高,這和幾大平臺多年的平臺運營經驗強相關。而蘇寧易購的總體轉化率較低,和前者之間存在不小差距。
推薦閱讀
隨著我國節能減排政策推廣的不斷深入,無論是中央空調還是普通家用空調,在政府采購領域都開始愈發注重運行能效。 據政府采購信息網相關統計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公開招標空調項目數量、采購總金額、三類空調(中央空>>>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賠本賺吆喝 3C家電漸成B2C價格戰噱頭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45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