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消息,據iSuppli市場研究公司調查數據顯示,2012年整體電視銷售中,27.5%將最終鏈接到互聯網。拓墣產業研究所最新的報告顯示,2012年全球智能電視出貨量將達5113萬臺,Smart TV滲透率將達到21.6%,智能電視將成為互聯網化的最重要得一塊屏。
Smart TV經過2011年市場培育到2012年發展,大多數廠商選擇Android操作系統,3D、LED幾乎都是標配,在技術取向上,高端產品基本以偏光式3D和側光式LED背光為主,分辨率以1920×1080為主,在硬件規格上創新點并不多。
目前,Smart TV的差異化將在內容和應用上,2012年各廠商新推出的智能電視產品聚焦在人機交互,語音、體感、多屏互動上;應用則聚焦在健康、教育、游戲、電視支付、社交、物聯網等方面。
但智能電視應用商店應用匱乏是目前智能電視的主要難題,由于市場焦點仍在關注傳統PC互聯網,整個互聯網產業對智能電視產業還相對陌生,商業模式還不成熟,更多處于觀望狀態。
智能電視已經從關注簡單的智能操作系統,簡單移植智能手機應用,發展到目前專門針對智能電視開發的,包括視頻、教育、游戲、生活等各種互聯網應用。
海信傳媒網絡公司總經理簡志敏向騰訊科技透露,在海信電視應用商店中,應用下載排名前10的,下載最高應用為QQHD。QQ音樂、PPTV電視、UC瀏覽器等應用居下載排行榜前列。
根據用戶購買智能電視后使用情況統計,視頻類仍是最受用戶歡迎的應用占70%,下載應用軟件為46.7%,上網瀏覽網頁為31.3%,多屏互動為3.3%。在應用中,游戲、影音、工具類占90%,其他財經、購物、健康、教育類應用僅占10%。
簡志敏表示,智能電視生態鏈仍存在七大瓶頸:第一,用戶粘性不高,電視直播仍然占電視的主導地位,中國視像協會公布活躍用戶顯示,整體智能電視活躍率仍低于20%。
第二,國家政策限制,到目前為止,除了廣電進入電信領域的ICP牌照和工信部進入廣電領域的IPTV牌照外,僅有百視通、華數等7家企業獲得了互聯網電視集成牌照,該政策使得更多互聯網視頻服務商被擋在門外。
第三,缺乏統一標準,目前中國智能電視應用開發沒有統一標準,造成了應用各平臺之間不通用,開發者開發難度大。
第四,應用服務匱乏,應用軟件數量少,缺少殺手級應用,國內智能電視廠商應用商店的軟件數量僅上千個,且多為廠商自行開發,其程度及安裝量遠不及智能手機平臺。
第五,操控方式不佳,電視機企業只是簡單照搬智能手機界面,簡單地適配電視遙控器,造成智能電視操控不好。
第六,運營支撐平臺不統一,目前支撐智能電視運營平臺的有三種形式,以電視廠商自建為主流,包括互聯網電視牌照方、互聯網公司。目前海信、TCL在內的廠商各自建自己的運營支撐平臺,在操作系統統一性上、運營平臺商業支撐上,比如廣告、支付、CDN分發平臺等資源上,都缺乏成熟的規范化運作,這給互聯網公司和開發者帶來一定障礙。
第七,商業模式尚不清晰,隨著智能電視產業鏈參與主體多元化,基于流量及內容收費模式將成為主流,但目前用戶群相對分散、活躍度較低,商業模式并不清晰。
推薦閱讀
近日,國內彩電企業發布了首份《智能電視發展白皮書》,預言2013年將成為中國智能電視應用元年。該報告還指出,沒有應用,智能電視市場將無法真正開啟。 海信有關負責人認為,盡管中國的智能電視元年是2011年,然而目>>>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海信簡志敏智能電視發展遭遇七大攔路虎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45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