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電網11月26日訊】海信昨日發(fā)布的國內首份《智能電視發(fā)展白皮書》預言,2013年將成為中國智能電視應用元年,而中國的智能電視元年是2011年。
市場調研機構Displayserch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電視市場總量將達4290萬臺,智能電視1675萬臺,占比為37%,預計2013年市場總量為4397萬臺,智能電視2604萬,占比超過一半。
海信傳媒網絡副總經理高雄勇表示,整機份額攀升是智能電視應用爆發(fā)的基礎,還不是應用元年的標志,而適宜大屏幕、高清、互動的操作系統(tǒng)、互聯(lián)網企業(yè)的蜂擁而入以及對眾多開發(fā)者的吸引和風投的介入才是“爆發(fā)”的先兆。
回顧近兩年智能電視產業(yè)鏈變化趨勢,整機廠商、牌照商以及互聯(lián)網企業(yè)已完成多向滲透的過程。其中傳統(tǒng)彩電廠商借道牌照商,以APP為切入口,介入到內容產業(yè);而內容提供商開始向整機制造延伸,例如百事通、樂視網紛紛推出其“盒子”計劃涉足電視機頂盒,騰訊視頻與TCL合作推26英寸智能屏;IT廠商也向電視機業(yè)務拓展,如聯(lián)想和蘋果紛紛推Smart TV,還有谷歌的Google TV;此外電信、聯(lián)通等運營商也通過IPTV盒子等滲透到互聯(lián)網電視領域。未來幾年,跨界整合將頻繁發(fā)生,電視機概念也將被重新定義。
分析人士指出,電視機從功能機到智能機,應用創(chuàng)新及與之相配的配套設備創(chuàng)新成為關鍵,在智能電視時代,用戶選擇的是硬件平臺與內容服務平臺,功能逐步應用化、服務化、外設化,彩電未來的附加值,更多在于內容服務與應用配套設備的銷售,而挖掘用戶未被滿足的需求,是應用創(chuàng)新與配套設備創(chuàng)新的重要手段。
從消費體驗的角度,視頻、教育、游戲、生活類的應用是用戶的潛在需求。“只有此類應用有海量的選擇余地,電視所獨有的大屏、高清、互動優(yōu)勢才能充分發(fā)揮。”高雄勇表示。
海信的這份白皮書顯示:目前智能電視的接通率仍然偏低,平均激活率27.5%,月活躍率僅為12.1%,且20:00以后會被其他屏取代分流。
海信認為,這對電視提供商是一個極大的挑戰(zhàn)。海信給出的應對措施一是突“應用”,通過高體驗增強用戶粘性;二是產業(yè)下延,研發(fā)生產移動小屏電視(海信稱為I’TV)。(記者 明彥華)
推薦閱讀
滯銷、虧損、停工、裁員直至被國際機構下調評級至垃圾級,近段時期的大環(huán)境對于曾經輝煌的日本家電巨頭們確實不利。與此同時,我們在家電賣場中能夠看到的日本品牌家電也確實在減少,切身感受著日系家電的萎縮。作為>>>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46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