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7月1日北京市試行的居民生活階梯電價分檔,北京市居民將按月用電量240度、400度和400度以上分別交納不同金額的電費,用電量越多,交納電費的金額等級越高。而6、7月份又恰逢北京地區空調用電高峰,如何用最少的電,制出最多的冷,正成為北京等實行階梯電價城市的居民,在空調消費時首先考慮的問題。
對此,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資源與環境標準化研究所相關負責人表示,近期各地推行的階梯電價制度,和前段時間國家公布的高能效產品補貼計劃,可以視為我國政府推進節能減排,推廣高能效家電產品的綜合措施。其背后是國家提出的“十二五”產業轉型升級的一系列舉措。這些措施實施后,將引導消費者對家電的能效更為關注,特別是在空調領域,推動市場普及“空調能效比”等節能消費概念。
據了解,空調的能效比,即空調的能耗與效用的比值,具體而言就是1臺空調用1千瓦的電能產生多少千瓦的制冷/熱量。例如,一臺定頻空調的制冷量是3000W,制冷功率是1150W,制冷能效比(EER)就是3000/11502.6,也就是原有的5級能效空調。這類空調雖然目前已經禁止生產、銷售,但作為兩年前的主流產品,不少家庭仍在使用。而按照目前市場的3等級能效分類,1級能效空調的制冷效率比已經達到3.6,達到3000W的制冷量僅需每小時用電0.83度,而現行3級能效定速空調,達到同樣制冷量需要每小時用電近1度,原5級能效定速空調則需每小時耗電1.5度。
如果按照一天使用空調10小時計算,現行1級空調比原有5級空調可以每天省電6.7度,一夏天(100天)可節電670度電。如果按照月用電量超過400度,每度電的價格約0.8元來計算,1級能效的空調可比原5級能效空調節省電費536元。可以預計,在我國逐漸提倡節能減排,注重營造能效消費的市場氛圍之下,能效等級高的空調將成為市民在購買空調時的首選。
推薦閱讀
中消協昨日發布上半年投訴統計分析,商品大類投訴中,家用電子電器類、服裝鞋帽類、日用商品類投訴量居前。家用電子電器已經成為投訴重災區。 據全國消協組織不完全統計,2012年上半年共受理消費者投訴256713件。投訴>>>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階梯電價已實施 促進空調消費更重能效比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47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