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海峽兩岸高新產業合作研討會”日前傳出消息,大陸八大彩電制造企業將向臺灣地區面板廠采購3000萬片彩電面板,預計采購金額達45億美元。
創維、TCL、海信、長虹、康佳、熊貓電子、廈華等8大彩電企業分別與臺灣地區面板大廠——奇美電子和友達光電簽署了面板采購意向和戰略合作書。
據悉,此次大陸組團赴臺面板采購額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3%。不過,業內專家分析,隨著自主高世代面板生產線的陸續量產,大陸彩電企業的面板采購或將逐漸實現本土化。
今年彩電生產料增25%
據了解,大陸八大彩電企業近年來向臺灣地區采購面板的數量和金額持續增長。2008年采購量不足1000萬片,采購額不足20億美元。2011年則已分別增至2600多萬片和40億美元。
這主要得益于大陸平板電視市場需求的持續增長。據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的預計,今年中國大陸電視生產還將增長25%達到1.5億臺,其中內銷為5000萬臺,出口為1億臺。“下半年開始實施的全國范圍內推出的節能家電補貼政策,將進一步推動電視市場需求增長”,此次帶隊前往臺灣地區的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會長白為民如是說。
她還表示,伴隨顯示技術由傳統到LED背光、3D的持續變革以及電視功能由單向接收向網絡電視和云應用功能的擴張,人們的生活正加速邁入智能化時代,這為兩岸視像業界發展帶來新契機。
不僅如此,中國電子視像協會還預測,“各種尺寸面板銷量提高以及越來越多高附加值運用于3D顯示屏,面板的平均價格將從去年下降20%的幅度減少為下降2%”。同時,在第三季度電視需求增長將推高面板價格,這會讓友達與奇美電子出貨量提高虧損減少。
中國大陸成全球第三大面板生產地
“隨著大陸液晶面板生產線的量產,國內彩電行業將逐漸擺脫對臺灣地區以及日韓面板企業的依賴。”家電業資深評論員洪仕斌接受信息時報記者采訪時說。
記者了解到,在全球液晶面板領域,韓國一直是大尺寸TFT-LCD的最大生產國,產量接近全球一半;隨后是中國臺灣地區,液晶面板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40%。但從今年第二季度開始,中國大陸大尺寸TFT-LCD面板產量首次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三大面板生產地。
中國大陸最大的兩條高世代線——華星光電項目和京東方項目都已于去年投產,前者的月產能可達10萬張玻璃基板,年產液晶電視模組約1400萬塊;后者為9萬張玻璃基板/月和將年產液晶顯示屏1300萬片。其中,京東方面板線量產后,其在全球液晶面板市場的份額將提升至8%左右,出貨量排名提升到全球前六。
而市場咨詢公司DisplaySearch的數據也顯示,目前中國電視品牌面板采購的47%來自奇美電子、友達光電供應,而中國面板供應商整體為本土品牌供應的比例已提高至17%。
大陸廠家面板出貨逆市增長
產經觀察人士劉步塵表示,除了華星光電和京東方兩條高世代線外,三星在蘇州投資建設的7.5代線,發展改革委近日批準友達光電昆山8.5代線,這些項目的陸續投產將有助于實現面板生產的“本地化”。
根據市場調查機構NPDDisplaySearch提供的信息,今年4月奇美、LGD出貨增長停滯,三星和友達也分別出現11%和5%的下滑,而京東方液晶面板出貨出現了45%的逆勢增長,其合肥6代線和北京8代線的電視面板出貨量已經達到80萬片。
DisplaySearch中國區市場總監張兵告訴信息時報記者,從今年4月開始華星光電和京東兩企業出貨量大增,除了液晶面板進口關稅上調的原因外,其自身良品率的提升和市場拓展也有關系。
友達奇美布局AMOLED
OLED(二極發光管技術)是公認的下一代主流顯示屏技術。據悉,自去年下半年開始,LG、三星韓國面板巨頭不斷加速在大尺寸OLED面板領域的投入,日企的日立、東芝則主要布局中小尺寸OLED。
日前外媒報道稱,臺灣地區面板廠商友達與奇美已經開始與上游材料與設備供應商加強合作,共同促進AMOL面板的研發,從而在韓國競爭對手面前保持競爭優勢。有消息稱,友達光電計劃在今年第三季度量產4.3英寸AMOLED面板,其AMOLED技術被爆很大程上來自于合作伙伴索尼的支持,雙方一直在促進量產的技術上保持這長期合作。同時,奇美電子將在今年第四季度在其低溫多晶硅生產線量產3.5英寸和4.3英寸的AMOLED面板。
消息稱,今年下半年對臺灣地區面板業者來說非常關鍵,其AMOLED產品技術將持續應用于智能手機,藉此能為臺灣地區面板業者帶來成倍增長的空間。
推薦閱讀
國家質檢總局28日公布的電壓力鍋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結果顯示,有6種產品不符合標準的規定。 本次共抽查了浙江、廣東2個省80家企業生產的80種電壓力鍋產品。依據《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 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中國內地2012年電視產量將達1.5億臺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48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