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陣換帥,三星這步棋走得有點險。
6月13日,三星新一代智能手機GalaxyS III產品與中國聯通簽署合作協議,兩日前剛到任的三星電子大中華區總裁樸載淳出現在會場。
此前一周,三星電子原任CEO崔志成被調任,由現任三星電子副會長(董事長)、三星半導體社長權五鉉接替。之后,三星電子又宣布更換大中華區總裁,任命原總管韓國業務的副社長樸載淳為大中華區總裁,前任總裁金榮夏將返回總公司另任。
作為全球最大的手機廠商,三星電子正值如日中天之即,原CEO崔志成也正是來自三星電子手機部門,加之外界傳出三星電子即將收購諾基亞的利好消息,選擇在這個各廠家新品集中上市的時間段換血,的確耐人尋味。
向蘋果“示好”?
出于對股價的保護,三星集團針對此次總部換帥的聲明是:崔志成將保留在三星電子的董事會席位,并繼續擔任三星電子副會長和負責三星集團企業戰略辦公室工作,專注于整個三星集團下屬公司的未來增長戰略。
三星的組織架構會隨著戰略調整而臨時改變的習慣已經由來已久。2009年,崔志成正是為了配合三星新一輪戰略調整而上任的,在接任CEO之前,崔志成曾在三星數字媒體部、三星電子手機部擔任負責人。
但外界普遍贊同的版本卻是:權五鉉乃“臨危受命”。“崔志成的調任可能和最近與蘋果CEO蒂姆·庫克的專利和談失敗有關。”業內人士透露。
5月21日,三星電子原CEO崔志成與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在美國聯邦法院的監督下進行專利和解談判。事實上,此次和談是在法庭的直接指導下進行的,可由于雙方的真實意愿并非和談,最后無果而終,但這樣一來,三星電子必須要面對7月30日開庭的蘋果訴三星電子侵犯專利案。
“如果蘋果勝訴,三星電子可能將支付一大筆的賠償費用。根據歷史經驗,這個數字將達到幾億甚至十幾億美元。”賽迪顧問分析師劉元說。數據顯示,從2011年4月至2011年11月底,蘋果和三星電子之間共打了14場官司,蘋果勝多負少。
根據三星電子公布的信息,權五鉉此前為三星電子半導體事業社長,負責三星電子的核心零部件業務,包括存儲業務、系統大規模集成電路業務和LED業務。值得注意的是,畢業于漢城國立大學和斯坦福大學的權五鉉統領的是整個三星電子元器件業務,而蘋果又是三星最大的元器件采購商,權五鉉與蘋果公司關系甚好。
事實上,蘋果對三星的態度也隨著喬布斯的去世發生著巨大轉變。蘋果前任CEO喬布斯在其傳記中透露,他對安卓系統的出現非常憤怒,為此不惜發起一場“熱核”戰爭。由此,安卓陣營中的主力軍三星電子,也被打上了“蘋果死敵”的印跡。
但性格溫和的蘋果現任CEO庫克則在上任后的第一時間,邀請三星電子社長李在榕(三星集團會長李健熙的獨子)參加喬布斯的追悼會,甚至李在榕在參加完紀念會后,并沒有立即離開,而是在蘋果公司逗留了幾天,共同商討未來的合作事宜。
作為蘋果最大的顯示屏供應商,三星電子可以說掌握著蘋果硬件生產的核心。除此,蘋果的閃存和移動處理器也一直交給三星電子生產。據路透社報道,蘋果公司下一代iPhone手機的A6處理器,仍將交給三星電子生產。
偏科生的糾結
從財報來看,三星電子“偏科”得厲害,而在公司運營中,三星電子也吃了“不偏科”的虧。
三星電子2012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三星電子在這一財季的運營利潤達到5.85萬億韓元,約合51.5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2.95萬億韓元增長了98%。其中,三星電子的手機業務利潤達到了4.27萬億韓元,占總利潤的73%,運營利潤率為18.4%,創出2004年以來最好水平。
而其芯片業務營業利潤為7600億韓元,相比去年同期下跌了54個百分點,運營利潤率9.5%。面板業務的銷售額比上年同期增加至8.54萬億韓元,可營業利潤僅為0.28萬億韓元,包括電視機在內的消費電子部門第一季度運營利潤率僅有4.9%。
電視機業務的表現不盡理想也是三星電子大中華區總裁易帥的主要原因。來自中怡康的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4月,三星電視零售額在中國市場全線下滑幅度高達27.62%,其中一級市場下滑29.59%,二級市場下滑26.34%,三級市場下滑22.84%,四級市場下滑幅度最大,高達36.17%。幾年前,三星電子曾抓住了中國本土品牌從傳統彩電向平板彩電轉型的空隙,快速占領中國彩電絕大多數市場份額,電視機業務也成為三星電子在中國市場上最突出的業務之一。
如今,從三四線市場成長起來的國內品牌異軍突起,開始瓜分外資品牌市場份額,以至于三星電子大中華區原總裁金榮夏推廣的三星電子渠道下沉計劃沒有起到絲毫效果。“除了渠道不如本土企業繁多和成本低廉外,身為家族企業的三星決策效率較慢,不太適應家電企業需要隨時變化市場營銷策略的環境。”家電專家、北京工商大學教授孫德芳說。
據了解,三星電子大中華區新任CEO樸載淳曾是將三星電視機業務成功推向歐美成熟市場的功臣。業界認為,啟用樸載淳出任大中華區總裁就是為加強三星電子在華的彩電業務。三星深知,占領了中國這塊全球最大的市場,便贏得了世界。
不過,這依然掩蓋不了電視業務已成為三星電子“雞肋”的事實。在日本家電業全體低迷的時代,三星電子憑借工業設計外觀和合理的價格曾是一抹亮點,可如今全球家電行業都面臨競爭惡劣、利潤率逐年減少、互聯網威脅的危機,三星電子也難逃噩運。
“將電視業務放棄,不符合三星的作風。”孫德芳說。一是韓國企業歷來有與發達工業國家以專業化經營為特征建立企業集團不同的“百貨公司式”的多元化經營思路,韓國企業會涉足任何它所需要的上下游領域,如三星集團的業務就覆蓋了電子、重工、石油化工、保險投資、紡織、物業等各方面,二是從業務趨勢方面看,未來電視屏、手機屏和電腦屏的應用結合會越來越密切,蘋果正在從手機跨界到電視,而這也正是三星可以阻擊蘋果的陣地之一。
從三星的發展史來看,三星的成功得益于其細密垂直的產品架構,半導體、液晶顯示器、手機、數字電視無所不做,而其原先最大的競爭對手索尼卻一直沒有涉足半導體業務。
正是因為擁有一個龐大的垂直生產體系,三星用自產自銷的方式迅速縮減了制造環節,降低了產品成本,這正是成就三星帝國的重要因素。
可這種規模經濟必須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維持大規模生產來降低成本,并需要一個龐大的市場需求與之相對應;二是吸引合作伙伴與其分攤風險。
“未來的市場會越來越細致,市場屬性就決定了一段時間內哪種產品會更受重視。如果不做到輕重緩急,那勢必會產生浪費。”孫德芳說。
之前,蘋果曾有意在三星NAND閃存芯片業務上投資4萬億韓元,以供應蘋果熱銷全球的iPod播放機。但是由于在美國某些政治和民間團體中反三星的呼聲日益加劇,蘋果終止了談判。
帕勒咨詢公司資深董事、資深行業專家羅清啟認為,作為電子消費企業,三星需要考慮自己的長遠競爭力,比如三星剛剛宣布投資1.9億美元升級其芯片制造產業的戰略,未來三星可能將逐漸從面向消費者的電子消費公司轉向后臺架構公司。
推薦閱讀
【中國家電網6月18日訊】廣東美的微波電器制造有限公司技術副總、研究院院長歐軍輝與中國家電網記者進行了長達兩個多小時的交流,交流的核心是微波爐行業發展趨勢,圍繞微波爐行業整體價值最大化,基于當前全球及國內>>>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三星大換帥 “偏科生”遭遇兩難選擇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49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