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年裁員32179人。
這一數字,不僅創下近年來A股上市公司裁員紀錄,更將年收入過千億元的中國白電巨頭——美的電器(000527.SZ)推至風口浪尖。
美的電器近日發布的年報顯示:至2011年末,美的員工總數為66497人,較2010年末的98676人減少了32179人,同比降幅為32.6%。一年中,其生產人員降幅最大時曾達到34.9%。
實際上,大幅減員的不僅是美的。國內另一家白電巨頭海爾電器,也在去年初提出了全球裁員15%的目標。
裁員并非憑空而來,其真實起因是中國白電(指可以替代人們家務勞動的電器產品)產業的利潤率和增長幅度始現頹勢。
以空調業為例,奧維咨詢數據顯示:從2005年的15.35%到2009年的23.52%,中國空調行業平均毛利率一直逐年增長。但2010年開始,19.56%的增長率讓該行業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縱觀白電上市企業已發布的2011年年度業績預告或業績快報,一半以上的企業業績增長呈現出下滑態勢。其中,根據上市公司財報數字顯示,美的電器去年主營收入和凈利潤增幅雖分別達到了24.88%和18.28%,但較上年度的57.7%和65.29%,明顯放緩,而澳柯瑪(600336.SH)2011年凈利潤同比下降46.57%,美菱電器(000521.SZ)年報顯示其凈利潤更是暴跌67%。
大規模裁員,增長出現疲態,中國的白電行業是否正在開始進入一輪產業低潮期?
規模增長結束了
此前,白電一直是我國出口的領軍行業,但面對歐美市場需求下滑和人民幣升值的雙重壓力,出口下滑迫使更多的企業停止或者改變了此前的擴張步伐。
數據顯示:去年11月出口量前四位的格力、美的、海爾和志高,出口額分別出現了50%-77%的下滑,而美的的出口量更是連續4個月下滑。
分析人士稱,這是近些年白電企業盲目追求規模擴張釀下的苦果。
隨著家電下鄉政策的結束,家電行業銷售疲軟、規模盲目擴張、產能嚴重過剩的現象越來越嚴重。閑置的產能不僅占用了企業巨額資金,由此產生的折舊費用也使單位生產成本上升,削弱了成本競爭優勢。
而此番美的、海爾的裁員舉動,在家電觀察家劉步塵看來,正是這兩家白電巨頭在經歷了快速奔跑和擴張之后采取的主動調整。
“白電行業的競爭格局確實已經發生變化。如果說2012年以前,白電行業主要是規模競爭,那么在整個‘十二五’期間,行業則進入到了科技競爭階段。”格蘭仕集團副總裁陸驥烈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從今年一季度數據和去年各白電企業的年報看,白電業靠投資獲得規模增長的時代已經結束。”
劉步塵和陸驥烈的共識是,技術驅動取代規模拉動將是中國白電行業轉型升級的開始。
相對于核心技術嚴重缺失的黑電行業(指給消費者提供更多娛樂的家用電器),掌握一定核心技術的白電行業近些年的表現可謂可圈可點。在應用技術方面,中國白電業甚至可以引領國際潮流;在制造能力上,更是高居全球榜首。根據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的最新數據:2011年全球87%的家用空調、67%的冰箱、60%的洗衣機都在中國生產,中國已然是全球的白電制造基地。
然而,創新型技術不足、缺乏國際標準話語權、國際品牌價值弱,依然是擺在中國白電企業面前的三座大山。而首當其沖的產業重點直指技術創新。
“智能化、節能化、新材料運用是未來白電產業升級的重點。而真正的難點在于我們企業所推出的技術,能否躋身國際標準之列。”陸驥烈坦言,對于國內白電企業來說,已經沒有時間走正常的循序漸進道路。整個白電產業,應盡快消化世界先進技術,結合自身特點,利用自己的產學研模式,盡快推出領先型的技術。
格力電器副董事長、總裁董明珠也曾表示:真正有競爭力的企業,必須依靠原創的核心技術。沒有相關技術、配套體系、生態環境為基礎,一切目標只能是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
“上山”下鄉
增長放緩,必然帶來產業格局的變化。那么接下來,白電企業又會呈現出怎樣的競爭盤面?
“白電業今后拼的就是產品、技術和品牌,其研發、制造、銷售均要以市場和消費者為中心,這樣才有可能在競爭中占據優勢。”劉步塵對記者表示,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白電產業的品牌集中度也會越來越高。
“以空調為例,去年格力、美的加起來就占據了市場65%左右的市場份額,今年該比例很可能會達到70%。而中小型白電企業的日子會越來越難過。”
陸驥烈則認為,未來被市場淘汰的只有那些缺乏核心競爭力、從事簡單制造的中小型企業,那些擁有一技之長,非重復填充產業的白電企業,依然可以在利基市場(即大企業忽略的某些細分市場)獲得良好
“國內市場上,近幾年國產白電一直占據主導地位,其與外資品牌的競爭,在未來的高端產品上將更加明顯。”家電行業觀察家羅清啟對記者表示。
“高端產品競爭不僅僅體現在工藝水平設計上,更是企業綜合設計、制造能力的體現。”陸驥烈表示,“除了工藝設計,產品性能核心指標、安全可靠性、用戶體驗、節能環保等都是考核高端產品的重要因素。”
而反觀國際競爭對手,其整體科技實力相對中國白電產業依舊領先。表面看,日本家電業近期呈現集體萎縮的狀態,但其白電業務均保持盈利態勢。2012年,日立全面啟動了其在中國市場以原裝進口高端家電為主的產品策略。上海日立家用電器有限公司家電營業本部郭田劍本部長公開直言:“中國市場潛在的高端消費群非常大。”
松下、西門子、伊萊克斯、三星、LG等外資品牌更是爭相通過標榜智能、綠色、健康的原裝進口產品,在中國搶灘高端市場。
除了“高端產品之爭”,隨著中國城鎮化的加速,三四級市場也開始成為中外白電企業“火拼”的焦點。
三星白電全球營銷副總裁李康協就認為,比起已經增長乏力的一、二級市場,三、四級市場的發展前景更誘人。據了解,今年三星白電計劃與代理商合作,在三、四級市場再開100家左右的新店,全面提高覆蓋率。
LG、松下、長虹、格蘭仕等品牌,也同樣將目光鎖定在了呈現出巨大市場潛力的農村市場。截至目前,長虹已經在全國累計建成3000家長虹美菱專賣店,未來3-5年計劃建成一萬家。格蘭仕也明確表示今年要通過全國連鎖、地區連鎖、地標店等多種形式,加大三、四級城市渠道網點建設,并通過明星產品、整合營銷等多種方式來引領消費市場。
“未來,中國白電有兩個突破口。一為走出去,即通過技術創新,使自主品牌參與國際市場競爭;二為沉下來,即深耕細作三、四級市場。”劉步塵指出,“也只有這樣,中國白電行業才能走出低谷,把握住成為世界重要影響力品牌的良好機遇。”
推薦閱讀
國家信息中心資源開發部主任助理蔡瑩表示,通過自2011年1月份以來的月度數據分析,國內冰箱行業持續數年的高速增長期已經結束,2012年開始進入調整期,增長速度將進一步放緩甚至回調。 根據中國家電協會的數據,2011>>>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產業進入低潮期 白電企業如何扼住頹勢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51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