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蘭的復興大計
泰州是江蘇省中部的一個小城,古稱海陵。提及泰州,不免讓人想到昔日空調霸主春蘭集團。
不可否認,前幾年的春蘭空調曾一度被邊緣化,對此外界眾說紛紜。在一片質疑聲中,近日,春蘭集團開始對外發聲:“春蘭是做空調起家的,空調依然是春蘭不會放棄、不會動搖的主業,在2015年前讓春蘭空調重回一線陣營行列是我們定下的目標。”這是春蘭(集團)高級副總裁劉亞夫對外公布的消息。
作為中國空調業曾經的老大,經歷了從輝煌到沉寂和上市公司退市危機之后,春蘭此時欲東山再起,能否打破已經形成的空調市場格局?
四月下旬的泰州,春風送暖,草長鶯飛,市區鳳城河景區清風、碧波、煙柳、鳴鸝,讓人幾欲沉醉。記者此時走進泰州,目的在于探尋春蘭此番的復興大計。
崢嶸歲月
1990年,春蘭集團通過收購、合資控股等方式兼并4家企業,工業總產值從幾百萬元猛升至1.2億元。這一階段是春蘭發展史上的成長期,春蘭圍繞空調產品,進行市場擴張,最終形成空調規模生產能力。
上世紀90年代初期,春蘭根據市場的需要,曾向國外購買繼續發展所必要的先進技術。當時,空調的變頻技術代表了行業進步的方向,這項技術被日本人首先掌握,為其所壟斷。春蘭曾經向日本提出購買變頻技術,對方傲慢地開出了7000萬的天價,企圖阻擊春蘭。
陶建幸領導的春蘭硬是用了一年多的時間,獲得了變頻技術的完全知識產權,并且節能20%到50%,整個研究經費300萬元,僅為外方技術轉讓報價的5%。日本人不得不正視現實,改變對中國封鎖變頻技術的初衷,開始向中國空調廠商轉讓。
1992年1月,江澤民總書記第一次視察春蘭,稱贊春蘭人有志氣。這一年9月,春蘭列入全國大型企業序列。
1994年,春蘭空調如日中天行銷全國,以年產量150萬臺,一舉成為中國最大的空調生產基地、世界空調七強之一。出人意料的是,陶建幸卻在春蘭空調市場占有率最高、品牌影響力最強的時候,進入摩托車行業,邁開了他在多元化道路上令人爭議的第一步。
那時國內空調業的雙雄是春蘭和美的,但位居老二的美的,離春蘭也有一段距離,根本談不上對老大春蘭構成什么真正的市場威脅。
2000年5月,美國企業管理之父杰克·韋爾奇退休后,一支由中國企業家組成的觀摩團,專程前往美國康涅狄格州費爾菲爾德市的GE總部進行考察學習,在這支中國頂級企業家隊伍里,陶建幸與當時的中海油集團總裁衛留成、中遠集團總裁魏家福、南航集團總裁顏志卿等22名中國企業精英,與杰克·韋爾奇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
那時,正值春蘭的巔峰階段,在中國家電企業普遍遭遇主業成長的困擾之際,唯有陶建幸春風得意:他早人一步實施企業多元化戰略,讓人們刮目相看。到2008年,在春蘭集團的產業架構中,家用電器、機械動力、新能源已成三足鼎立之勢。
當然,春蘭的一系列動作也難免讓人不解。“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是眾多外界人士對當時春蘭的評價。
但劉亞夫肯定地表示,春蘭從沒有想放棄過空調主業,只是在集團發展戰略上有所偏重而已。
江湖生變
或許,細心的消費者已經開始注意到,在央視黃金時段有一則“春蘭空調,我的空調”的廣告,沉寂數年的春蘭空調開始重新回到消費者的視線中。而曾經在國際圍棋界頗具知名度的“春蘭杯世界職業圍棋錦標賽”, 時隔12年之后,也在春蘭總部所在地泰州重新開賽。
于是乎,外界又開始議論春蘭是否開始回歸空調主業。
“其實說回歸空調主業有些偏頗,準確地說應該是春蘭空調向主流空調市場回歸。”劉亞夫解釋說。
但是,需要春蘭正視的是,江湖已經生變。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頁單頁閱讀推薦閱讀
五一期間的價格戰硝煙未盡,新一輪戰火又在天貓、蘇寧易購和京東這三個電商巨頭間點燃。購物搜索網站一淘網昨天向重慶晚報提供的最新監測數據顯示,受這輪價格戰影響,近一周來網上3C數碼家電產品有超過1.5萬件價格降>>>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春蘭:十年蓄力潛行 行走在中興路上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30/151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