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電以舊換新、節能惠民等政策退出后,家電企業的業績迅速下滑。據中怡康統計,今年1-2月,包括黑電、白電、廚電、手機及數碼在內的家電產品,國內銷售金額同比下滑超過13%。從已公布的2012年一季度財報來看,今年一季度,家電企業業績平平,海信電器、美菱電器、合肥三洋等的營收基本與去年持平,美的電器凈利潤同比增長22.39%,小天鵝利潤降幅少于收入降幅。
在業績增長乏力之時,家電企業開始加快轉型步伐。美的、海爾等企業著手調整戰略,在產品結構調整上下功夫。這意味著最早市場化的家電業已經跨越一味追求規模和行業排名的階段,進入注重效率提升的轉型關鍵期。
業績下滑
家電業資深人士分析,2011年,家電以舊換新、節能惠民、家電下鄉三 大政策同時實施,家電銷售超速增長;而2012年,三大政策已停止兩個,逐步退出的家電下鄉政策的拉動效果也在減弱。除了政策退出,2011年第四季度, 許多商家和消費者搶搭“以舊換新”末班車,提前透支了2012年第一季度的購買力;加之房地產調控持續,家電消費雪上加霜。
2012年,黑電產品不斷更新概念,期望以新產品拉動市場需求。在2011年年底還是熱點的3D電視,經歷短暫的熱潮后,由于3D 內容不夠豐富,消費者可選擇的節目過少,在2012年迎來市場的冷淡。隨后,黑電廠商高調推出云電視,寄希望于豐富的操作重新吸引消費者。
與黑電相比,白電產業自去年下半年開始出現行業性負增長。白電行業雙寡頭美的、格力,以及長虹、海信等黑電巨子旗下的美菱、科龍白電板塊,都遭遇到不斷上升的庫存壓力。
2012年1月,全國大中城市冰箱銷售66.73萬臺,洗衣機銷售99.46萬臺,空調銷售33.34萬臺,較2011年同期分別下挫20.8%、37.9%、和45.7%。銷售下滑的直接后果就是產品的高庫存。
白電企業對高居不下的庫存非常頭痛。以空調產業為例,截至去年年末,國內企業庫存量突破1198萬臺,已超過2008年國際金融危 機剛起時的1194萬臺歷史最高。即使目前不少主力企業的生產線停工,不過隨著銷售量的下滑趨勢進一步加快,庫存量仍難以得到明顯改善。
如何熬過產業艱難時期?家電企業選擇轉型升級。
企業轉型
家電業專業人士指出,此輪家電行業集體轉型,既有過去幾年政策刺激下快速增長的自然回歸,也與行業自身發展規律密不可分。
美的集團相關人士介紹,美的集團2010年經營規模首超千億,成為中國家電業繼海爾之后第二個營收超千億的企業。而進入2011年以來,國內外宏觀環境風云變幻,美的在2011年中期即前瞻性啟動了戰略轉型工作,而今年可能是轉型最為艱難的一年。
“當前全球企業的產品在生產、制造、技術等環節的差別縮小,企業不得不在同質化的大環境中競爭,要想獲得差異化競爭力,企業除了專注核心技術外,還必須在設計創意上有突破。”海爾白電負責人表示,“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改變,完整的工業創新體系才是最關鍵的。”海爾目前已經形成了包括10個研發中心、21個工業園、24個制造工廠和61個營銷中心在內的完善的全球布局,通過整合全球資源加快技術創新。
家電行業是我國市場化最早的行業,經歷了多年高速發展,在城市化進程加速、居民消費能力增強、國內資源稟賦優勢明顯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以空調、冰箱、洗衣機為典型代表的白電,動輒單品達到七八千萬乃至近億臺的規模。
但是,從目前的家電業整體情況來看,無論內銷和出口,基本上走完了產品普及型的時代,今后產銷量的持續高增長已幾無可能,轉型勢在 必行。家電業轉型,首先是商業模式的轉型,即不能單純地依靠規模導向來拉動增長;其次是產品升級,以技術創新、品質第一原則來顛覆普及型產品;再次是效率 提升,去除人海戰術、提高資產和管理的運營效率。
推薦閱讀
北京時間4月27日上午消息,美國市場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的最新數據顯示,三星今年第一季度超越諾基亞,成為全球第一大手機廠商,終結了這家芬蘭巨頭長達14年的市場霸主地位。 Strategy Analytics的數據顯示,>>>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家電企業應對業績下滑 加快轉型步伐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30/152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