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知識產權局專門調研報告指出,隨著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的加大和市場機制的健全,僅僅依靠模仿甚至抄襲的“山寨”企業,將無法延續先前的盈利模式。
4月26日,是第十二個世界知識產權日。在這個以“天才創新家”為主題的知識產權日到來之際,國家知識產權局組織力量對我國存在的“山寨”現象進行專門調研,并完成了一份《“山寨”現象調查與對策研究報告》,客觀分析了“山寨”現象產生的原因、發展的現狀,并就引導“山寨”企業趨利避害進行了積極探討。
“山寨”產業逐年萎縮
雖然日本以及一些國家和地區都曾有過一段時間的模仿和抄襲,但這并不意味著這種現象可以被容忍
“山寨”一詞最早指深圳一帶制造的電子產品,因為深圳一詞的首字母是SZ,從而被異化為首字母相同的“山寨”。“山寨”產品主要是指相對于市場知名品牌而言的雜牌、無牌或冒牌電子產品,這類產品在外形、商標、功能配置等方面模仿知名品牌的熱門產品。
草根創新、非主流、抄襲、盜版……“山寨”尷尬的身份使其一直處于“地下”狀態。但不可回避的是,“山寨”產品近些年已形成了較大規模。《研究報告》指出,從2007年開始,“山寨”產業(主要包括手機、液晶電視、上網本、平板電腦等)迅速發展。據調查,2009年其產值高達1065.9億元,約占到當年電子信息產業產值的2%。
但從2010年開始,“山寨”產業出現下降態勢,2010年“山寨”電子產品產業規模為958.8億元,同比2009年下降10.1%,2011年繼續下降為872.2億元。而“山寨”手機2010年國內市場規模為310.0億元,2011年下降到284.3億元,下降趨勢明顯。
“山寨”產品起源于VCD、DVD,并在手機領域獲得極大發展。隨著消費熱點轉換,“山寨”產品也進入到液晶電視、筆記本電腦、上網本、MP3/MP4、導航儀等消費類電子產品領域。近來,眾多“山寨”企業又紛紛轉型生產平板電腦。但這樣的成績并沒有贏得多少尊重和榮譽。
《研究報告》調研組認為,雖然“山寨”產品的出現伴隨著我國從制造大國向創新型國家邁進,并且日本以及一些國家和地區都曾有過一段時間的模仿和抄襲,但這并不意味著這種現象可以被容忍。
“山寨”企業加速轉型
“山寨”產品惡性競爭以及質量不過關和售后服務缺失的營銷體系也逐漸顯露弊端,消費者不信任也導致市場走向低迷
近年來,隨著我國對侵犯知識產權行為的打擊力度不斷加大,以及我國整體創新能力的增強,“山寨”產品的生存空間正在被擠壓。同時,由于“扎堆進、扎堆死”的現象普遍存在,所以“山寨”市場混亂,企業經營很難持久。
對于“山寨”手機市場規模的縮水,《研究報告》分析了其主要原因:首先,政府部門對“山寨”產業的監管力度和知識產權保護力度越來越大,“山寨”生存空間被壓縮;其次,3G以及智能手機的大規模普及,提高了“山寨”產品的技術門檻,給“山寨”產品市場帶來了巨大沖擊;此外,受“家電下鄉”政策影響,“山寨”產品在三、四級市場的競爭加劇,市場份額減少;再加上,“山寨”產品經過幾年的發展,其惡性競爭以及質量不過關和售后服務缺失的營銷體系也逐漸顯露弊端,消費者不信任也導致市場走向低迷。
因此,許多曾經的“山寨”制造企業正加快轉型。在深圳等地,許多“山寨”手機制造企業努力向自主品牌手機企業轉型。亞力通、科酷、歐科、心動……從去年開始,深圳幾乎每個月都有新的手機品牌誕生。據不完全統計,從去年底至今,深圳手機品牌數量呈現暴增態勢,目前已增至600多個。雖然這些品牌經營狀況不一,甚至許多必然會被市場淘汰,但與曾經的“山寨”形象相比,這些企業已不可同日而語。
引導“山寨”趨利避害
“山寨”產品將呈現兩極分化的趨勢,一部分正努力向品牌企業轉變,一部分只能被市場淘汰
國家知識產權局保護協調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從未來發展來看,“山寨”產品的規模今后將進一步萎縮,并呈現兩極分化的趨勢:一部分“山寨”產品包含了初級創新的成分,正努力向品牌企業轉變,如天宇、金立等“山寨”出身的手機企業正在向自主品牌轉型;一部分作坊式的小企業在技術、產品質量等方面無任何優勢,對市場風險的承受能力極低,在國家不斷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的情況下只能被淘汰。
由于“山寨”產品成分復雜,而“山寨”市場正呈現出向品牌創新的良性方向發展態勢,《研究報告》建議,應采取“順勢而為、區別對待、有打有扶”的措施。所謂區別對待,即對侵犯知識產權、制售假冒偽劣產品的行為,采取嚴厲處罰的態度,堅決予以打擊;對于那些并不違法,或者經過規范后消除違法行為的企業,利用輿論和政策進行正確引導,為其提供規范的競爭環境;對已有一定技術基礎的企業要適當扶持,創造條件促其提升品牌和技術創新能力。
《研究報告》還提出了具體措施:首先,對“山寨”產業作全面摸底調查,對各種雜牌、白牌和冒牌“山寨”產品進行知識產權分析,界定“山寨”產業合理模仿和侵權的產品目錄和范圍,為提供有針對性的政策打下基礎。
其次,針對明顯侵權產品加強市場監管和打擊。對重點地區、重點市場、重點“山寨”產品開展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專項行動。
最后,引導產業轉型升級。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引導行業自律,鼓勵協會開發公共研發平臺,建立知識產權聯盟;把國家扶持中小企業的金融財稅等政策落到實處,避免中小企業“山寨”化。
推薦閱讀
說起蘋果,大多數人第一反應就是喬布斯一手建立的蘋果帝國。今天就先談談蘋果公司。最近,蘋果公司公布其二季度財報,報告期內蘋果公司實現營收391.8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246.67億美元增長59%,二季度凈利潤為116.22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山寨產業兩年內規模縮水超七成 企業轉型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30/152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