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為擴大內需、刺激一二線城市消費,國家相關部門開始實施家電以舊換新政策,這一優惠政策補貼產品范圍涵蓋了5類電器,包括電視機、電冰箱(冰柜)、洗衣機、空調、電腦。對交售補貼范圍內舊家電并購買新家電的消費者,原則上按新家電銷售價格的10%給予補貼,分品種給予最高250-400元不等的補貼額度。
根據商務部、財政部、環境保護部聯合印發的《2010年家電以舊換新推廣工作方案》規定,“以舊換新”政策于2011年12月31日正式到期。記者了解到,實施兩年期間,“以舊換新”刺激了消費者更新換代的需求,但也透支了部分消費潛力,隨著政策的結束,初步建立的廢舊家電回收處理體系也面臨“斷檔”的風險。
成效
刺激更新換代,推動產業機構轉型
在政策實施的兩年時間里,“以舊換新”政策刺激了消費者更新換代的需求,拉動消費的效果明顯。商務部去年12月3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國家電以舊換新共銷售五大類新家電9248萬臺,拉動直接消費3420多億元。“以舊換新”也成為家電企業,尤其是行業巨頭業績數據高速增長的重要推手,以海爾集團為例,“以舊換新”政策的銷售貢獻率就在60%以上,帶動的銷售額超過200億元。
同時,“以舊換新”政策也推動了廢舊家電回收處理產業的發展。據國家發改委數據,我國已開始進入家用電器報廢的高峰期,每年的理論報廢量超過5000萬臺,報廢量年均增長20%,預計到“十二五”末期,年報廢量將達到1.6億多臺。
2009年實施“以舊換新”后,家電回收企業以招標方式確定,包括大型家電零售商、家電生產企業以及再生資源回收公司等,中標回收企業收購的舊家電一律交售給指定拆解企業進行拆解處理,由于國家給予一定補貼,消費者愿意把廢家電交給生產企業或商場,正規拆解企業也得以通過正規渠道得到集中回收的舊家電。據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介紹,兩年來符合環保要求的拆解企業已經達到了102家,一條由生產企業、銷售商、正規拆解企業構成的廢家電回收處理體系初步建立。
隱憂
透支消費潛力,回收處理體系受影響
隨著“以舊換新”政策的到期,此前過度依賴政策的后果也逐漸顯現。家電消費部分潛力被提前透支,據TCL廣州公司總經理洪東明介紹,受“以舊換新”政策的拉動,僅去年12月TCL在蘇寧渠道的銷量就比同期增長了70%,但在隨后的元旦和春節促銷中,銷量就有明顯回落。不僅是TCL,其他家電品牌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
不斷刷新的銷售數據還促使家電企業開始了新一輪的產能擴張。數據顯示,2011年冰箱產量8699萬臺,增長20%;空調產量1.39億臺,增長25%;洗衣機產量6692萬臺,增長11.5%,但家電銷售的增速卻在持續走低,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銷售增長0.6%,回落19.9個百分點。蘇寧電器總裁金明表示,今年家電行業上游面臨的庫存壓力凸顯。
另一方面,隨著“以舊換新”的結束,正規回收處理企業由于運作成本高而缺乏競爭優勢,舊家電很可能再次通過愿意出“高價”收購的游擊隊,流向二手市場和非法拆解處理廢舊家電的小作坊,回到過去那種低層次的回收和處理過程,李東生表示“廢家電回收處理體系有被沖斷的風險”。
建議
企業自掏腰包補貼,呼吁政策扶持
面對嚴峻的庫存壓力,為了帶動市場活力,不少家電企業開始自掏腰包,推出企業版的“以舊換新”。國美版“以舊換新”活動期間消費者到其門店購買彩電、冰箱、洗衣機、空調最高可享受400元的補貼,格力空調10年老用戶可參加其“以舊換新”,享受高于國家原補貼標準的優惠政策,最高補貼500元,格蘭仕也啟動“尋找老用戶”,微波爐折舊有機會換取100-500元不等的現金券,持現金券購買生活電器產品可享受相應額度補貼。
蘇寧電器董事長張近東也建議續接政策的出臺,不過他認為,政府應推出高能效家電產品消費購買補貼政策,針對高能效空調、電熱水器、冰箱、電視、洗衣機等產品進行消費補貼,補貼力度控制在商品銷售價格的5%左右,“并不與舊家電回收進行政策捆綁”。
商務部此前透露,將繼續完善在家電以舊換新政策下形成的廢舊家電回收渠道,將其納入“十二五”期間廢舊商品回收體系建設試點,加大支持力度,實現廢舊家電回收利用規模化、產業化。李東生在兩會期間也專門提案,建議對具備循環經濟產業鏈的家電制造商考慮基金征收減免,提高廢舊家電處理行業準入門檻,對符合條件和具備能力的處理企業發放許可證和進行基金補貼,以鼓勵家電生產商回收廢舊家電。
推薦閱讀
[中國家電網4月20日訊] 歐威爾是誰?飛達仕何許企業?昨(18)日,一則新飛收購歐威爾和飛達仕空調品牌的新聞報道,讓這兩家陌生的企業進入業界視線。 根據公開資料,飛達仕是美國品牌,生產空調器、空氣凈化機、除濕設備>>>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以舊換新”到期 回收體系面臨“斷檔”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30/152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