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電網訊】日前一年一度的國家科技獎勵大會在京舉行,過去一年來對我國科技事業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個人或組織得到了國家相關部門的表彰。作為家電業技術創新的典范,海爾集團憑借“以開放式研發平臺建設為核心的創新體系”榮膺國家科技進步獎--“企業技術創新工程”獎,成為家電行業唯一獲此殊榮的企業。此前,在國家發改委公布的中國企業技術中心認定中,海爾集團以94.7的得分位居綜合實力首位,這是海爾第十次位居國家技術中心認定榜首。這意味著海爾技術創新得到了國家權威機構的認可,充分彰顯了其全球白電第一品牌的領先實力,堪稱家電業技術創新范本。
開放式創新平臺引領全球創新趨勢
長期以來,中國家電業一直因缺乏核心技術而飽受詬病,這也使大多數家電企業被迫采用OEM方式進軍海外市場,由此中國也被稱為全球家電業“制造工廠”。作為最早進軍海外的家電企業,海爾在“三步走”戰略的指導下,已經成為“中國創造”在全球的最佳代言人。全球權威數據調研機構歐睿國際發布數據顯示,中國制造的產量占全球的40.5%,但在海外市場的自主品牌占比卻只有2.9%。在這2.9%的占比中,海爾集團占據了高達86.5%的品牌銷量。支撐這一成績的正是海爾全球領先的技術創新體系。
事實上,在全球化的技術創新體系支撐下,海爾正成為中國家電業技術創新實力最強的企業之一,此次獲評國家技術進步獎正是海爾創新實力的最大體現。據了解,在此次會議上,海爾創造性提出了“以開放式研發平臺建設為核心的創新體系”項目,實現了以物聯網技術、無尾技術、多屏互動技術、綠色設計與制造技術等為代表的開放式研發創新模式,在中國家電業技術創新模式上做出了有益探索。同時,這些研究領域也成為全球產業界最領先的技術創新方向。
頗值得關注的是,在這一創新體系下,海爾集團引進了王守覺院士等多位權威專家作為海爾數字家庭2個國家級實驗室學術委員會的主要成員,同時多位國內管理學界權威專家也對該項目給予指導,開創了一種全新的開放式技術創新模式。
在開放性的創新平臺以及權威專家的指導下,海爾在數字家庭關鍵技術研究等領域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參與該項目的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該項目已申請發明專利50項,主導制定國家標準10項,行業標準8項,參與制定國際標準提案3項,獲科技獎勵66項,成為國內該領域最領先的技術研發項目。
業內人士評論稱,通過構建開放式研發創新體系,海爾集團能夠準確把握國際競爭態勢和產業發展趨勢,率先實現了面向信息化時代的商業模式和研發模式,不僅有效提升了自主創新能力,而且引領著全球家電業的技術創新趨勢,取得了全球技術創新的主導權。
全球化研發加速中國創造轉型
一般而言,全球化的企業必須有全球化的工業創新體系來支撐,這是企業實現全球拓展的基礎保障,缺乏這一保障的企業就像沒有脊柱的房屋,很可能瞬間倒塌。
作為最早實施全球化拓展的企業,海爾堅持三位一體的海外布局,截至目前,海爾已在全球建立了10個研發中心、21個工業園、24個制造工廠和61個營銷中心,能夠迅速把握全球技術創新動態,并整合全球資源加速技術創新。近日,海爾集團宣布在日本設立亞洲總部和技術中心,進一步完善了其全球技術創新體系,此舉將大大增強海爾的技術創新實力。
在全球化的技術創新體系下,海爾創建了“P&D”創新門戶,與36個頂級供應商、4個創新媒介、6個專家網絡、29個協會組織、32個學術機構和360個技術公司建立了合作關系,形成了以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為核、以產學研結合為特色的創新型開放式高水平自主研發平臺,充分整合了國內外一流資源,在管理運行機制、研發能力建設和關鍵技術等方面取得突破,有效提升了自主創新能力。2011年海爾集團技術中心在國家發改委組織的全國企業技術中心評價中榮獲第一名,連續十年蟬聯榜首。
全球領先的技術研發實力自然得到了權威機構的認可。截至2011年底,海爾累計承擔國家863計劃等國家科技項目70多項,累計獲得國家級獎勵13項,累計申請專利12318件,高居中國家電企業榜首。在國際舞臺上,海爾累計提報了77項IEC國際標準提案,其中27項標準已經發布實施,成為最早也是最多參與國際標準的中國家電企業。海爾的開放式創新體系在實現自身轉型升級的同時,也引領著傳統家電產業向數字化、信息化、網絡化方向發展,成為推動傳統家電業轉型升級的關鍵動力。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海爾的開放式創新體系對此做出了最好的闡釋。在全球創新網絡下,海爾通過不斷地技術創新引領著全球家電業的發展趨勢,成為中國家電業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壯行的最大推動力。
推薦閱讀
三星電子日前宣布,為滿足用戶對產品更新換代的需求,讓更多的消費者體驗到最新的技術,將對電視產品進行全面升級,今后在中國市場銷售的液晶電視將全部為LED產品。盡管LED取代LCD已是大勢所趨,但宣布將旗下液晶電視>>>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海爾獲國家科技進步獎成家電業范本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30/156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