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認的是,2012新年度開盤以來,高端化成為廚電行業追逐的一大熱點。
繼方太充滿豪奢氣息的頂級廚電館落座上海桃江路8號之后,2月13日,老板電器又有大動作:與西班牙法格集團(FAGOG GROUP)合資,引入“De Dietrich”(帝澤)品牌,進軍中國豪華家電市場。據了解,合資公司經營范圍包括銷售吸油煙機、燃氣灶、消毒柜、電烤箱以及其他家用電器等,專攻房地產精裝修市場,產品定位為奢侈品,新公司將于2012年開始營業。
鑒于奢侈產品在提升品牌、拉動消費的實際作用,許多中國企業開始將“奢侈家電”作為今后競爭的主要方向。
誰為“奢侈品”買單?
一臺微波爐,售價1萬元;一臺進口咖啡機,售價2.6666萬元;一套家用凈水處理設備,售價近2萬元……看到這些華麗的廚電產品,是否有如購買“奢侈品”的感覺?
在國際上,奢侈品被定義為“一種超出人們生存與發展需要范圍的,具有獨特、稀缺、珍奇等特點的消費品”,又稱為非生活必需品,而廚房家電作為生活必需品,似乎與奢侈品無法劃上等號。
而隨著中國高收入階層不斷擴充,奢侈品廚電市場正在逐步形成。2011年,廚電業幾大主流品牌紛紛劍指高端,吸油煙機市場更是呈現出量減額升的格局。中怡康2011年1-11月份數據顯示,以吸油煙機等為主體的廚電市場銷量同比下降3.68%,銷售額卻同比增長3.02%,這表明整個市場的增長重心已經開始向高端產品轉移。
其實,“奢侈家電”并不是單純的消費品,其營銷策略也異于普通家電。企業規劃奢侈家電產品,通常走小眾生產或者定制路線,迎合極少數的高消費人群,為區別于普通產品,一般不會量產;而購買“奢侈家電”的消費者大多都具有較強的消費實力,屬于純粹追求品牌和高價、對價格不敏感的消費群,廠家的控貨銷售,反而更會激發他們的購買熱情。
同時,奢侈品的價值也是無法用一般商品的標準來衡量,它們的消費者更多地寄希望于通過消費,享受奢侈品的象征性價值,體驗一種期盼已久的精致生活。
“奢侈家電”屬于金字塔尖的消費,并不是市場占有率越高身價就越高,恰恰相反,正因為一物難求,而更顯其奢華本性。因此,奢侈品永遠為少數人所擁有,絕不是大眾化消費。業內人士直言,雖然產品整體數量在不斷增長,但“奢侈家電”在整個消費中的比例都不會很大,永遠不可能成為市場消費主流。
“奢侈家電”順風車不好搭
據世界奢侈品協會發布的數據,截至2011年年底,中國奢侈品市場年消費總額已經達到126億美元(不包括私人飛機、游艇與豪華車),占據全球份額的28%;而另一個不容否認的事實是,迄今為止中國還沒有一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本土奢侈品品牌。
龐大的市場需求蘊藏著巨大的商機,成為奢侈品是很多企業遙不可及的夢想,特別是深陷“價格戰”的中國家電行業。而要中國消費者接受廚電的豪華品牌,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一個觀念培養的過程。
專家表示,目前出現在市場的“奢侈家電”除了少數在技術方面確實有過人的優勢之外,大多數的“奢侈家電”在使用價值方面并沒有突出優勢,完全是品牌效應的作用,亦或純粹是概念的炒作,而這正是中國家電企業的軟肋所在。
“奢侈家電”品牌的培養、與傳統實用品牌的區隔以及傳播的特殊性,都決定了它是一項更為精細化的營銷工作,不是花了大價錢就能提高品位,更不是曝光頻繁,市場銷售火爆就能自封“奢侈”。假如企業一旦為了追求高額利潤,大量投放原本定位在“奢侈家電”的產品,反而會違背產品稀缺性的原則、損害品牌的形象。
對此,筆者認為,奢侈品的獨特魅力就在于既讓產品賣出高價,還能令購買者為此趨之若鶩。因此,奢侈化的廚電產品應該真正凸顯其“奢侈”的品位,賦予其更深層次的文化內涵,不能僅僅是流于表面的概念標簽。廚電企業既要在工藝技術上精益求精,更要注重在產品概念的運作和對消費觀念的引導上做努力。如今,中國廚電業的高端走勢不可逆轉,如何利用“奢侈家電”成功地提高自身的品牌形象,更好地為家電銷售服務,中國廚電企業仍需向那些有著豐富經驗的國際奢侈品牌學習。
推薦閱讀
近日多家家電上市公司預告2011年盈利大幅下滑,同時對2012年家電市場也都較為悲觀。在經歷兩年的高增長之后,中國家電消費開始步入景氣下行的周期。 家電下鄉刺激了農村新增需求,以舊換新刺激了更新換代需求,商品房>>>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廚電行業:“奢侈家電”順風車不好搭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30/156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