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蘋果而言,或許再怎么高看中國市場都不過分。
這里已是它全球第二大市場,并仍有驚人的增長,同時這里還是它的制造中心,正是在這里,它找到了支撐它驚人利潤的制造業產業生態。同時,越來越多的開發者和使用者在托起其App Store的繁榮。
但它對中國卻還沒有表現出足夠的尊重:多數利潤被它攫取,并被批評對勞工權益保護不夠;同時,它至今仍未讓中國市場享受新產品同步上市的待遇,并表現出傲慢的姿態。
不過,它似乎也意識到了態度改善的必要。新CEO庫克一年多來屢屢對中國市場贊嘆有加,表現出更多本地化運營的念頭,蘋果也首度公布了產業鏈合作伙伴名單,這看來是個良好的開始。
中國市場崛起
對于中國市場,蘋果起先似乎并不太留心。他們于1997年開始進入中國,彼時產品線還較單一,即便是新世紀后開始進入消費電子領域,也未見大影響。iPod固然精美,但相比同類MP3產品價格極為昂貴,經銷商們對此也并無多少迎合姿態。那時在北京中關村,蘋果也僅有四五家經銷商。
不過,iPhone發售以后,一切開始變得不同。這款被稱為“重新定義手機”的革命性產品,迅速激起了中國消費者的興趣。短短4年時間內,蘋果這一原本傳頌于ITGeek(IT極客)群體中的品牌已變身為大眾追捧、膜拜的圖騰。
這或許是蘋果自身都始料未及的。2007年6月iPhone上市時,喬布斯明確表示:“iPhone暫時不會進入中國市場。”即便如此,大批的粉絲仍通過各種水貨渠道高價購買。
隨后iPhone正式進入中國,并與電信運營商達成合作。各類中國IT渠道都在爭搶iPhone貨源,并常常處于供不應求狀態。iPhone的熱銷所帶來的品牌效應還帶動了蘋果旗下各類產品也獲得追捧,PC類產品如Mac book和后續推出的平板電腦iPad銷路一片火熱。
中國消費者的熱情顯然也刺激了蘋果對中國市場再認識,他們開始建立自己的銷售渠道。2008年7月,蘋果在北京開出了第一家直營店。隨后的3年中,又陸續開出了4家。他們獲得了驚人的回報,如北京西單大悅城店開業首日銷售額竟然達到了驚人的3.8億元。
蘋果顯然被這些驚喜所刺激。2010年10月,蘋果對亞洲區進行重新劃分,香港、臺灣、內地合并為大中華區,不再只是亞太區的分支機構。
2011年1月,當時還任COO的庫克在發布季報時說,中國將會是蘋果優先考慮的戰略性地區。在此前一個季度,中國內地、香港和臺灣地區的銷售額增長了2倍,達到26億美元。
去年10月,蘋果發布的2011財年年報顯示,中國已迅速增長為僅次于美洲的第二大市場。當年第四財季中國市場所產生的45億美元收入已占全球總額的16%,而兩年前這一比例才不過2%。整個2011財年,來自大中華區的營收超過了130億美元,而上一年不過30億美元。
當時庫克再度提及中國市場,并將其描述為增長最快的首要地區。彼時喬布斯剛剛卸任CEO,作為向外界展示蘋果增長力的有力證據,庫克特別說明在中國已有6個官方專賣店,此外還有200個銷售蘋果產品的分銷商,各類渠道總計7000個銷售點。
不光是硬件銷售,蘋果App Store中也獲得越來越多中國用戶的追捧。一項研究數據顯示,去年圣誕節當周,蘋果App Store創下單周App下載次數首次超過10億的紀錄。大部分下載數來自美國,占整體下載數42.3%(5.09億次),緊隨其后的就是來自中國的9900萬次。
上一頁 1 2 下一頁單頁閱讀推薦閱讀
【中國家電網 2月10日訊】記者從海關總署網站獲悉,今日海關總署公布今年首月我國外貿進出口情況。2012年1月份,我國對外貿易進出口總值272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7.8%。其中出口1499.4億美元,下降0.5%。 據數據統>>>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中國已經成為蘋果關鍵市場與價值鏈高地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30/157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