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國產電視廠家爭相推出智能電視。數據顯示,2011年1至10月,智能電視銷售量為245萬臺,其中創維、康佳、海信、長虹、TCL的智能電視在中國市場銷量份額分別為16.7%、16.5%、14.3%、12.4%、11.9%。
剛剛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結束的2012年CES消費電子產品展上,三星、索尼、LG、聯想等企業也都展示了智能電視,智能電視的集中爆發成為最大的看點之一,跨行業戰役打響。
智能電視,是指像智能手機一樣,搭載了操作系統,可上網,可以由用戶自行根據自身需要個性化地安裝和卸載軟件、游戲等程序,以此對電視的功能進行不斷地擴充。
業界共識,智能電視將成為繼計算機、手機之后的第三種信息訪問終端。慧聰鄧白氏預計,繼智能手機后,智能電視將成為競爭最激烈的互聯網終端。
智能電視為IT產業近年主要戰役,旨在“占領家庭”
與智能手機不同的是,智能電視的競爭直接跨越了IT和家電兩大行業。其實,智能電視是由IT巨頭谷歌、微軟發明的,而非TV巨頭。這與雙方巨頭對電視產品的理解不同有關,TV巨頭如索尼、三星歷史性地傾向于認為電視是顯像的技術,而IT巨頭認為智能電視的根本是智能,是基于互聯技術的智能,因此非我莫屬,絕不會給電視企業做配角。
聯想很早就布局內容,此次在CES上發布智能電視,完成了在智能終端的整體布局
微軟的windows是智能電視三大主流操作系統之一,其智能電視系統仍在研發中。在本次CES上,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張亞勤表示,智能電視將是IT產業的下一個5年主要戰役,這一戰役的核心要素為“占領”家庭。應用商店、互聯網、移動、廣播未來將被智能電視無縫融合。
蘋果公司在喬布斯離開的同時,公布了“搶占數字化居室”戰略,正式進軍智能電視市場。而蘋果公司新任首席執行官的第一項工作任務就是升級數字視頻項目,蘋果希望能把在iPhone和iPad等移動領域的成就拓展至家電市場。蘋果公司于2010年已推出了名為蘋果電視的機頂盒服務。2011年參與了免費視頻服務公司Hulu的收購競爭,可見試圖為進軍智能電視事業奠定堅實基礎。
谷歌發展基于Android系統的電視軟件(該軟件對網絡流媒體播放與標準電視收費進行了結合),并和包括索尼、三星、LG、聯想在內的多家公司合作,推出谷歌電視。
2010年,谷歌、intel、索尼宣布聯合開發谷歌電視(GOOGLE TV),隨后索尼推出了配置英特爾芯片、運行Google TV的電視機,但當時市場表現未達到外界預期。谷歌2011年10月推出了新版谷歌電視軟件,能更好地支持YouTube,同時提供了一個平臺,供Android開發者為電視機開發應用。
近10余年來,IT企業不斷嘗試進軍家電行業,但均鎩羽而歸。此番智能電視則提供了絕好的契機,IT巨頭志在必得。而家電企業雖然自身在智能方面并無優勢,但沒有把本屬于自己的市場拱手讓人的道理,加之傳統電視利潤日益薄弱,因此,也要借機從“硬件”盈利模式向“硬件+內容+服務”盈利模式轉變。這場電視產業升級、家電IT化、IT占領家庭的跨行業的競爭會持續相當長的時間,甚至會達到產業的部分融合。
智能電視競爭的焦點在于“內容和服務”
智能電視的開放性特點,要求企業擁有開放的平臺,能提供豐富的內容和應用軟件。而IT人士甚至認為,找到屬于自己的殺手級應用粘住客戶,是未來競爭的重點。
各個廠家,也都在向內容與軟件方面投入大量精力,如聯想很早就開始布局內容方面。
蘋果目前擁有iPhone專用軟件50萬個,iPad專用軟件10萬多個,更是與2011年參與了免費視頻服務公司Hulu的收購競爭,雖然Hulu最終撤銷出售,但蘋果為進軍智能電視事業儲備內容的意圖明顯。慧聰鄧白氏認為,蘋果涉足智能電視,必然會推出與傳統智能電視不用的平臺和應用。
索尼則從20年前就開始購買美國的影片、唱片業娛樂公司,在確保內容資源方面進行了大規模投資,并計劃將這一投資成果應用在智能電視市場競爭中。2011年,索尼推出了可以在智能電視、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產品上自由使用的“索尼娛樂網絡”服務,這一服務在含有1000萬首以上歌曲的“MusicUnlimited”的基礎上添加了視頻欣賞服務。
三星于2011年9月推出了與世界最大視頻網站YouTube攜手合作的資源合作戰略,即推出“YouTubeonTV”服務,用戶可以欣賞每天上傳到YouTube上的數千個3D視頻。三星還準備借助公開征集,2012年內推出上千個智能電視應用程序。
LG電子為確保內容資源,與飛利浦和夏普攜手合作,決定開發共同軟件開發工具包,使不同軟件統一起來,以實現共享。LG電子還在智能電視資源中增加了與《國家地理》共同制作的自然紀錄片以及部分韓國明星演唱會等3D電視內容。
用戶體驗則是市場制勝的關鍵因素
慧聰鄧白氏認為,智能電視市場上競爭企業眾多、產品紛呈,而最終決定市場的關鍵因素是用戶體驗----用戶接觸、使用智能電視產品的功能、內容和服務的“全PC體驗”。
慧聰鄧白氏認為,簡單的用戶界面(UI,UserInterface)體驗可能是市場決勝的關鍵因素,并可期望蘋果的智能電視新產品將利用“最簡約的用戶使用界面”來與所有其他蘋果產品進行同步。
此外,相對于傳統電視,智能電視在安裝、使用中會有更多的服務需求和服務體驗,售后服務也會成為比以往更重要的購買決策要素。
慧聰鄧白氏認為,在智能電視市場上,傳統電視廠商的優勢是具有核心電視技術研發能力,包括液晶模組開發能力和多年電視渠道銷售經驗,而搭乘智能電視的契機,積極推動產業轉型和升級,是彩電企業,尤其是國產彩電企業贏得市場競爭的重要機遇。而IT企業具有對IT、互聯網應用、新一代消費者的深刻理解,借助三網融合,把“全PC體驗”引入電視領域,是積極拓展業務的重要途徑。而除了雙方各自推出智能電視產品外,IT企業提供服務內容和平臺,家電企業負責產品和營銷的谷歌模式也是可以嘗試的合作模式。(作者系慧聰鄧白氏研究李甫娟)
推薦閱讀
近期歐盟官方公報正式公布了空調新能源標識實施條例,該條例是自2010年6月歐盟公布新能源標識框架指令2010/30/EU以來,繼電冰箱、電視機、家用洗衣機、家用洗碗機之后的第5項實施條例。該條例規定了空調的能效等級、>>>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智能電視平臺和應用走向打響跨行業戰役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30/157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