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家電標準有著強制性標準和推薦性標準之分。《中國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規定強制性標準必須執行,不符合強制性標準的產品則禁止生產、銷售和進口。推薦性標準則是“指生產、交換、使用等方面,通過經濟手段調節而自愿采用的一類標準,又稱自愿性標準。這類標準任何單位都有權決定是否采用”。
正是因為推薦性標準被打上了非強制性的烙印,使其在執行中常常陷入可有可無的尷尬境地。
家電推薦性標準處境尷尬
推薦性標準
企業竟然可以不理會
近段時間在家電領域發生的兩起事件都彰顯出推薦性標準的尷尬。一起事件是前不久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公告,稱幾家知名品牌的部分微波爐不符合加熱均勻性標準,于是被部分媒體稱之為不合格。隨后,幾家企業回應稱:加熱均勻性標準屬推薦性標準,而非強制性標準,部分媒體將上述微波爐產品稱為不合格產品是對中消協公布的公告理解有誤。
原來,中國消費者協會去年6月份在市場上抽取了20款微波爐產品,并委托國家家用電器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進行了檢驗。后在其官網上公布了上述檢驗結果公告,指出根據GB24849-2010《家用和類似用途微波爐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標準,送檢的20個樣品中有5個不符合加熱均勻性標準。
由于該推薦性標準的實施時間是在檢測時間之后,所以此標準之爭還能讓人多一點理解。
但是另外一起事件則讓很多消費者對相關企業的責任心和推薦性標準的作用大打折扣。這起事件的經過是:上海消費者王先生購買了一臺松下55英寸等離子電視,發現屏幕邊框有工業污漬。2011年12月5日,維修人員上門鑒定后承認有問題,并為其更換了一臺全新產品。沒想到,新換的電視有明顯的電流雜音,即便將電視音量調至很高仍能清楚地聽到。為此,王先生只得再次請來維修人員,但這次維修人員卻表示這是正常現象,“每臺都是這樣的,換了也一樣。”
松下特約維修部一位技術主管向記者解釋說,這種噪音是由于電源整流引起的,液晶電視之所以沒有這個問題,是因為液晶屏的工作電壓為150伏-170伏,而等離子屏的電壓則高達500伏。技術差異造成了等離子電視電流雜音的產生。這位技術主管稱,針對這個問題,我國暫無國家標準,松下目前按自己的標準執行,即40分貝,如果實測噪音超過40分貝,就是問題產品,反之為正常。
等離子電視電流雜音真的無國標嗎?記者就此采訪了權威專家、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劉全恩。劉全恩表示,在《數字電視等離子體顯示器通用規范》中,對等離子電視電流雜音有明確規定,是36分貝。“不過這并不是強制性標準。”劉全恩說:“隨著技術升級,等離子電視的噪音變得越來越低,我們正準備將標準降至30分貝,不過目前暫時還未執行。”
由此看來,推薦性標準在松下的眼中就是沒有,完全可以不理會。
缺乏約束力
推薦性標準執行力度低
在企業的推動下,各種家電標準有如雨后春筍般地發展起來。記者粗略計算了一下,近兩年出臺的家電標準比過去30年的總和還要多,比如空調安裝質量檢驗規范、鮮風空調標準、保鮮冰箱標準、成套家電標準、微波爐蒸功夫標準、洗干一體機標準、洗衣機烘干檢測標準等等。不可否認,這些標準對引導業界良性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但也應該看到,這些標準都屬于推薦性標準,執行起來缺乏約束力。記者調查發現,面對這些推薦性標準,一些企業從自己的利益立場出發,如果對己有利,就大力宣傳炒作,反之就不予理睬,視同無物。
如數字高清電視國家標準,曾經是業內廣為呼吁的,但當該標準真的出臺之后,由于打上了推薦性的烙印,缺乏強制力,一些企業立馬變臉,開始根據各自利益的需要從側面對該標準進行解讀,甚至是貶低。在北京的一些家電賣場,記者看到雖然有很多企業在產品上貼上了數字高清彩電標志,但也有一些企業著重宣傳的并非國家高清標準,而是自己賦予的全高清、雙倍高清概念。雙倍高清,顧名思義,就是國家高清標準的2倍。在大中北京中塔店某品牌彩電展區,銷售人員明確對記者表示,國家標準要求很低,一般都能達到,他們的技術比國家標準高出很多,是雙倍高清。
上一頁 1 2 下一頁單頁閱讀推薦閱讀
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的接續政策還沒有清晰的眉目,但是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的新規2012年或許將出臺,家電生產企業的成本預計將會增加。 中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從2011年1月1日開始實施,目前與>>>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家電推薦性標準處境尷尬 不應被企業歧視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30/158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