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好空調,格力造”到“格力,掌握核心科技”,從廣告詞的改變便不難看出,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格力”)正試圖從一個質量品牌的踐行者,向技術創新品牌的領導者轉變。從多聯機到離心機,從變頻空調到高效直流變頻離心機組,已獲得7項國際領先技術的格力,正在“核心科技”上持續發力。
2011年12月17日,格力的最新科研成果——全球首臺雙級高效永磁同步變頻離心式冷水機組(下稱“高效直流變頻離心機組”)順利通過專家組評審,并被來自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國制冷學會、中國制冷空調工業協會等權威機構的專家一致鑒定為“國際領先”水平。
格力董事長朱江洪指出,這款變頻空調最大的特點就是節能和減排。它的問世,不僅沖破了發達國家在國內大型水冷機組市場上的壟斷,而且代表國產空調摘取了大型冷水機組領域的節能桂冠:攻克了中央空調領域的多項世界難題,比普通離心式冷水機組節能40%,機組效率提升65%以上,遠超國內外同類產品。
“中央空調從家用到商用發展至今,高效直流變頻離心機組的問世,標志著格力用自己的技術和服務來實現自主采購的機會,我相信靠我們核心技術的掌控,未來在自主采購里會得到更多的選擇。”格力總裁董明珠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日本人一次拒絕,成就了格力
“按照別人的技術標準生產,你沒有自己的技術,你不能用你的創造改變別人,而是因為別人的技術改變了你,所以你只是制造附加值的,嚴格地說,這就是一種加工。”董明珠如是說。
長期以來,在中國的機械工業產業中,不少行業會因為關鍵零部件或關鍵技術不為自己掌握而受制于人,在產能擴大時由于關鍵部件不能供應而造成計劃流產,或者在后期維護中因為更換關鍵部件的高昂費用而在競爭中處于劣勢。
在空調領域,日本和美國一直是技術的壟斷者,日本公司壟斷“多聯機”,美國公司壟斷“離心機”。很長一段時間里,中國企業在核心技術領域沒什么建樹。
“十多年前,格力中標了重慶一個多聯機項目,但當時我們還沒有自主開發多聯機。董事長朱江洪看到了這塊的市場前景,然后率領我們技術開發人員,去到日本,當時我們準備花一個億想買多聯機技術,但是日本企業給了一個回復,你們給再多的錢,核心技術也不會賣給你們。回來之后,董事長對技術人員做作出了非常嚴格的要求,我們一定要自己把多聯機這個產品研發出來,”格力一位工程師程志剛告訴《中國經濟周刊》,“事實是,日本公司花了16年的時間研制出了多聯機,我們格力僅花了一年時間就研究出來了。”
從此,格力決心成為技術壟斷的終結者。2005年,格力制造出國內的第一臺離心機,打破了美國企業在該領域的壟斷;2009年,經過12年的技術攻關和反復實驗,格力推出G—Matrik直流變頻技術;此后短短一年多,格力再將變頻空調的運轉頻率降低至6赫茲,繼而降到1赫茲,讓變頻空調的最低功率只需45W,打破了日本和美國企業在空調變頻領域的長期壟斷。
中國制冷空調工業協會秘書長張朝暉感嘆:“格力不斷打破國外企業的技術壟斷,在研發和設計領域掌握了一大批核心技術,從國內領先到國際領先,幾代技術研發人員為中國制冷產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用核心技術打造國際品牌
中國制造擴大出口的主要推動力量仍然以成熟的低端產品為主,“要加速我國家電產業的轉型,就要從增量做到質優,增加國際品牌的含金量,” 董明珠希望格力能夠成為“低端出口依賴”的終結者,“為什么我們在技術突破上不落下風的時候,國際高端市場仍難以打開呢?就是因為我們的資源和品牌限制,要想在國際主流市場占據主導地位,中國民族企業必須要打響‘世界名牌’,以謀求長遠發展。”
格力在空調產銷量上連續6年占據全球第一的位置,更在技術研發上搶占了制高點,讓全球制冷產業開始傾聽中國的聲音。2010年格力研發投入超過30億元,相當于全年營收5%,研發投入已接近甚至超越國際同行水平。格力擁有5000多名科技研發人員、兩個國家級技術中心、3個研究院、26個研究所、300多個實驗室、4000多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710多項。
以技術實力為支撐,格力的產能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提升與增長,格力擁有中國珠海、重慶、合肥、鄭州、武漢,以及巴西、巴基斯坦、越南八大生產基地,家用空調年產能 5000萬臺套,商用空調年產能 550萬臺套。相對于全球年產能1億多臺套來說,格力已躍居全球白電巨頭之首。
格力副總裁望靖東介紹說:“我們的中央空調產品已經出口到美洲、南非、東亞及加勒比海等50多個國家與地區。我們不僅中標了2010年南非世界杯主場館,還拿下了2014年俄羅斯索契冬奧會重要配套項目、歐洲第三大購物中心——索契購物中心。”
格力國際化的路徑與其他國內空調企業有很大的差異,格力不選擇并購,而是采用“先有市場,后有工廠”的策略,腳踏實地在當地設廠,一步一個腳印地開發屬于格力自己的技術和品牌。目前,格力的自主品牌出口到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經進入美國、法國、意大利、巴西、俄羅斯等國家的主流銷售渠道,得到了主流消費人群的認可。而自主品牌的銷量,在格力全球銷量中也占據了越來越大的比例。
中央空調不再是“節能殺手”
如果說一個企業的發展僅以盈利和擴大生產為目的,那注定是一個平庸的企業。空調,作為一個資金和技術密集的高能耗行業,如何在保證自身發展的同時,兼顧社會效益,成了格力未來發展中必要的戰略考量。
節能減排是我國“十二五”期間的重要戰略,建筑節能是節能減排戰略的重中之重。大型公共建筑的耗電量占我國建筑總耗電量的25%,這其中又有一半左右的耗電量用在中央空調上面。
實際上,格力在1993年就成立了節能技術科研小組,長期跟蹤、研究前沿的節能技術。2005年,格力正式將致力綠色產品的研發生產列入戰略發展規劃,并開發出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
作為大型公共建筑空調系統的主力機型甚至唯一選擇,冷水機組的能效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空調系統的節能性。目前,我國有近5億平方米的大型公共建筑采用中央空調。而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大型公共建筑以每年3000萬~4000萬平方米的速度飛速增長。高能耗指標的大型公共建筑占城鎮建筑總面積的比例越來越大,造成建筑用電量的增長速度高于建筑總量的增長速度。
中國建筑學會暖通空調分會名譽理事長吳元煒認為:“與現在的建筑能耗相比,如果將現有15%建筑的空調主機改造為格力高效直流變頻離心機組,可以實現年節約電能5億~8億度;到2020年,我國還要建設大約100億平方米的公共建筑,如果其中20%采用高效直流變頻離心機組,每年可節省的電能總計為10億度,綜合經濟效益可節約資金8億元,新增產值50億元。”
推薦閱讀
創維集團副總裁、彩電事業本部總裁楊東文(騰訊家電配圖) 北京時間1月9日消息,創維集團副總裁、彩電事業本部總裁楊東文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人機交互是今年智能電視的重點發展方向。 楊東文介紹說,更好的滿足>>>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格力電器:日美核心技術壟斷的終結者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30/159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