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5日,由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牽頭創作的《鷹的重生》一書在京舉行隆重的首發儀式。《鷹的重生》是以中國消費電子領軍企業TCL30年成長歷程為藍本,用敘事體的形式向讀者講述了一群懷揣夢想的年輕人鮮為人知的創業故事。通過全書近30萬字的細致描述,全景式的展現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制造業企業的嬗變,揭示了中國制造崛起于世界的軌跡。
由吳曉波牽頭的藍獅子創作團隊,深入TCL集團長達一年半的時間,從卷帙浩繁的第一手資料和近百名親歷者的口述中,還原了一個真實的TCL。用吳曉波先生的話來講,這是一部從無到有的創業史故事向讀者娓娓道來,書中描述了一位百折不回的企業家——TCL集團掌門人李東生的創業歷程和管理智慧。
《鷹的重生》以鮮活案例,展現了中國品牌的30年巨變。1981年,TCL還是一家代工的磁帶小廠,其誕生之日與中國大地百廢待興的改革開放大業同步,30年當中,它經歷了創立、發展、國際化3個十年的熔煉。從借款5000元創立合資公司TTK的那一刻起,它就將“變革創新”元素植入了骨髓,將“實業報國”的夢想融入了血脈,將“國際化”藍圖裝在了心中。1986年中國第一臺按鍵式免提電話,1992年中國第一臺28英寸CRT彩電,1999年中國第一臺網絡電視都在這里誕生。1997年開始探索企業改制直至成功實現集團整體上市;1998年,果斷開拓越南市場,正式開啟了國際化的破冰之旅;2004年重組世界500強企業的湯姆遜彩電業務和阿爾卡特手機業務,正式拉開了中國制造走向跨國企業的序幕,與此同時,也經歷了中國企業最壯烈的“鳳凰涅槃”;2010年啟動華星光電項目,開啟了垂直整合構建全產業鏈步伐,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鷹的重生》一書將這一個個案例的始末由來,鮮活的重現在讀者面前。
一直關注中國品牌發展的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說,TCL是我國改革開放中成長起來的典型企業,也是中國企業國際化的先行者,是值得深入研究、彌足珍貴的企業標本。中國企業長期在一個不完善的市場環境下運作并從事它們的經營活動,如何適應商業環境,尋找出路,《鷹的重生》給出了很好的解答。
《第一財經日報》總編輯秦朔為書作序。秦朔指出,《鷹的重生》這本翔實、完整而全面的企業史,清晰展示了中國商業環境的演進過程,深刻剖析了TCL李東生獨有的價值哲學,是創業者和中國企業領軍人物值得學習的范本。
據藍獅子團隊介紹,《鷹的重生》如果單單是講述一個企業的發展史而沒有人物故事可能平淡無奇,而這本書最大的亮點,就是它同時又是一本好看的人物傳記。書中鮮活的描寫了TCL領軍人物李東生30年創業的艱辛,堅守的夢想,管理的智慧。他以一個永不疲倦的追趕者自居,在危機中尋找機遇,在海外市場謀求發展,在全球競爭最慘烈、競爭壁壘最高、洗牌速度最快的消費類電子市場拼殺,始終不退場、不言敗,朝著成為受人尊敬和最具創新能力的全球領先企業而努力,因而自己也成為了一個擁抱無盡戰場的真的戰士。
另據了解,就在《鷹的重生》舉行圖書首發儀式前一天,TCL集團發布了2011年度業績預告,預計公司全年實現凈利潤約為15.5億元–1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約230%-280%。公司主要產品液晶電視和手機出貨量均躍居全球第七。全年平板電視銷售量突破1000萬臺,手機銷量將超過4000萬部,空調、冰箱、洗衣機等家電業務實現歷史性增長。2011年取得的經營業績,為下一步打下堅實的基礎。
新書首發儀式上的李東生已經把企業的目標瞄向未來。他與全球6萬名TCL員工已經開始行動——“新30年,TCL再出發”。李東生認為回顧過去,更需要思考未來,重新定位自己,30而立的TCL,下一個目標要在彩電、手機主要業務方面進入全球前五,實現跨越的夢想。TCL應與中國經濟的騰飛一起壯大,像鷹的蛻變一樣,重新開啟TCL新的生命周期。
推薦閱讀
12月17日,全球首臺高效直流變頻離心機組在珠海格力電器成功下線,該機組被來自中科院理化所、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國制冷學會、中國制冷空調工業協會等科研院所和機構的近20位與會專家共同鑒定為國際領先水平>>>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TCL出書《鷹的重生》揭密30年創業史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30/159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