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存在于大型連鎖零售商與家電制造企業之間的矛盾再次由外力試圖化解。日前,商務部官方網站發文稱,從2011年12月到2012年6月,商務部、發改委、公安部、稅務總局、工商總局五部委將在全國集中開展清理整頓大型零售企業向供應商違規收費的工作。
雖然整頓才剛剛開始,但對于最終的治理結果,有家電行業分析人士對此結果并不看好。家電分析師梁振鵬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現今的這種零供矛盾,很多年內都沒有辦法避免。
而在家電制造企業普遍面臨銷售量下滑,盈利能力變弱的情況下,大連鎖“旱澇保收”模式或將激起兩者間更多的矛盾。如何實現共贏也成為雙方所希望看到的。
零供矛盾根深蒂固
五部委此次清理整頓的主要對象為利用市場優勢地位向供應商違規收費的電器專業店、超市、百貨店等大型零售企業及其下屬門店。
具體而言,零售商收取使用促銷服務收費行為要得到規范,同時禁止各種違規收費行為。另外,零售商向供應商收費要落實明碼標價要求。
事實上,在梁振鵬的記憶中,政府部門之前已經出臺了不少類似文件或通知。2005年,商務部曾發布了《零售商與供應商進貨交易管理辦法》,該辦法明確零售商支付貨款的最長期限、拖欠供應商貨款行為的具體表現及承擔的相應法律責任,并且嚴格禁止零售商向供應商收取各種不合理費用。
然而,最終執行效果并不如意。6年過去了,零供矛盾并沒有得到根本轉變。
對于此次整頓,梁振鵬依然不抱有太大信心。他說,家電制造企業的銷售渠道越來越多地集中于國美和蘇寧,傳統區域經銷商代理商的市場份額越來越小,這種情況下,家電供應廠家在同這些零售商打交道的時候,處于越來越弱勢的地位。
弱勢地位的結果就是天平朝大型渠道商傾斜,制造商在同大型渠道商博弈的過程中,缺少足夠的應對砝碼。“你要監管進場費、促銷費,那零售商完全可以用其他的科目來代替。收費的科目完全有可能層出不窮。”梁振鵬說。
對于這種變相收費的監管,顯然也是有難度的。因為除了大型零售商的總部同廠家簽訂供銷合同外,每個店的店長、甚至包括每個科目的采購主管還有權利收取本店的促銷費用。
梁振鵬認為,退一步講,即使渠道商不收任何費用,而轉用賺差價的盈利模式,供應商依舊占不到便宜。因為零售商可以憑借自身龐大的銷售渠道,向供應商開出更低的采購價格。
不過,中國家電商業協會營銷委員會副理事長洪仕斌卻對這次整頓充滿期待。他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的零供矛盾主要是由于地位不對等以及市場不規范造成,這次整頓有望進一步規范市場、完善各種制度,增加透明度。
志高公關部部長黃通華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這次國家部委的相關政策肯定會對目前的零供關系起到一定作用,規范商業運作,對于零供雙方都有好處。不過,他同時也表示,關鍵還是要看執行力度以及執行是否到位。
渠道博弈日益激烈
事實上,家電制造企業一直在為擺脫對大連鎖渠道商的過度依賴而努力。自建專賣店以及網絡渠道成為首選。
2011年6月,格蘭仕宣布,將在全國建2000家專賣店,實現 “一縣一店”,目標直指國內三、四級市場,以達到渠道下沉的目的。格蘭仕首期的投入資金達到10億元。比格蘭仕稍早,志高宣布擬在全國開設5000家低碳家電生活館。
中怡康數據顯示,美的專賣店數量已超過1.2萬家,格力、TCL、奧克斯和長虹也都在加速專賣店建設步伐。
梁振鵬說,開拓多渠道是家電制造企業奪回話語權的重要方式。除了建專賣店以外,開辟網購渠道也成為不少企業的選擇。
除了海爾外,志高、格蘭仕、TCL等多家家電制造企業都籌建了自己的網上直銷平臺。以求分散銷售渠道,化解來自大連鎖的壓力。
不過,家電制造商在做的事情,大連鎖家電企業同樣在做。在門店建設方面,除了牢牢把控一、二級市場外,大連鎖家電企業還將觸角不斷伸向農村市場。而網絡銷售方面,國美庫巴、國美網上商城以及蘇寧易購的銷售規模都在不斷擴大。
蘇寧方面稱,未來十年,連鎖網絡將全面覆蓋中國絕大部分的縣級市場和華南、華北、華東發達的鄉鎮市場,店面總數達到3500家,其中三、四級市場的店面將占到總數的40%以上。
國美也不甘示弱,國美電器副總裁何陽青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除了提高單店盈利能力和產出、優化并細分一、二線城市門店外,國美未來網絡擴張重點將放在三、四級市場。
北京中怡康時代市場研究有限公司總經理連四清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雖然三、四級市場這塊誘人的大蛋糕吸引了眾多家電經銷商和廠家渠道,但他們在整體規模上與蘇寧、國美相比還差很多等級,未來三、四級市場的渠道競爭格局,仍然將是以蘇寧、國美等全國性大連鎖為主導。
洪仕斌則認為,強化家電制造企業對零售終端的控制能力,除了在渠道多樣化上面下工夫外,還要跳出渠道本身看問題。比如提高產品的品質,改渠道驅動為產品驅動,像蘋果手機就是典型的產品驅動。另外,還要對銷售人員進行培訓,提高他們的銷售能力。
雙方呼吁合作共贏
如果說在家電市場的繁榮年份零供雙方相對還能夠和平相處的話,那么在家電業蕭條之年,這種矛盾則有可能被激化。因為渠道商依然在不斷強調利潤的增長,而制造商已經水深火熱,利潤微薄,原本就不平衡的天平更加傾斜。
梁振鵬說,不管是收進場費的模式還是賺取差價的模式,當零售商達到一定話語權后,無論政府怎樣監管,游戲規則怎樣制定,零售商的利潤都很難減少。
美的制冷家電集團中國事業本部副總裁王金亮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2011年三、四季度,家電銷售增長放緩,部分品類甚至出現下滑,在這種情況下,家電制造商能不能承受這些高額的收費,零供雙方都需要好好思考。
王金亮認為,以后在銷量和盈利下降的雙重挑戰下,零供矛盾會更加突出。國美電器副總裁何陽青表示,國美支持五部委的整頓行動,同時,國美希望中國的制造業和流通業更加協同,因為只有協同才能健康發展。
何陽青說,國美一直在倡導協同供應鏈的共贏模式。從2009年開始,國美就積極采取了規范采銷模式的措施,已經把合同外的費用轉入合同內。他認為,零供之間的和諧必須是行業共同推進的事情,所以規范流程操作,國美是非常支持的。
推薦閱讀
空調業已進入新的競爭階段,或許年輕化、技術型的新團隊可以更好地達成企業的戰略目標。 在國內空調業排第四位的志高近日高層大調整,技術專家鄭祖義接替李興浩出任廣東志高空調有限公司(下稱廣東志高)的董事長。李興>>>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家電零供矛盾升級 五部委整治亂收費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30/159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