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和奧維咨詢聯合昨日發布的《2011年度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經濟運行公報》預測稱,2011年中國彩電行業零售市場銷售規模將達到4183萬臺,同比增速分別是4.5%,而到2015年,我國彩電的內銷規模有望發展到6000萬臺。與此同時,受困于2012年預計的宏觀經濟環境壓力,行業洗牌不可避免。
行業面臨洗牌
“2012年,預計宏觀經濟環境壓力將加大,市場競爭加劇,行業洗牌不可避免。”奧維咨詢平板研究中心彭健鋒表示,2011年日系彩電企業在平板電視激烈競爭之下相繼出現巨額虧損,并被迫進行戰略轉型。“但從長遠角度考慮,彩電企業的競爭力不但與其產業鏈的系統整合能力緊密相關,同時也與其在市場機遇的撲捉和把握能力息息相關。”
奧維咨詢平板研究中心余游也表示,從產業鏈建設進程來看,2011年下半年,北京京東方和深圳華星的8.5代液晶面板線相繼實現了投產,2012年這兩個企業將進入量產階段。“這兩家本土液晶面板企業的cell產量將超過1800萬片,加上合肥京東方6代線和南京熊貓6代線,中國本土TFT產業鏈建設會迎來實質性突破,與此同時2012年中國等離子產業鏈建設也將迎來合肥鑫昊等離子工廠將實現投產和綿陽虹歐等離子面板工廠在2012年將達到滿產兩件大事,在全球顯示產業,中國作為一個獨立的力量,其話語權初步顯現。”
但與此同時,彭健鋒分析認為,本土面板企業的大規模生產,將深刻改變目前日韓及臺灣面板企業在中國的供應格局,“首當其沖的是臺灣和韓國面板廠的份額勢必要受到擠壓,在這種情況下,韓國和臺灣面板企業將不得不更加積極主動的尋求與中國彩電企業的合作,同時依靠核心顯示技術和制造工藝技術升級來拉開與本土企業的差距。
“比如韓國LGD于2011年12月在北京新品發布會上,就展出其最高水平的超高清3D面板,并將在2012年下半年正式投放中國市場,因此韓國和臺灣在中國將進一步分食高端3D、窄邊框和超高清等新興產品的面板供應份額,而本土企業將不得不在本土市場進行LED與CCFL的激烈競爭。”彭健鋒稱。
對此,余游總結稱,在這樣的格局下,中國本土彩電品牌面臨的外部環境又增加了一個新的變數,對行業有關上游資源整合能力考驗進一步加劇,一些資源整合能力偏弱的企業,在新一輪競爭中將面臨被洗牌的危險。
內銷規模有望達6000萬臺
據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會長林元芳介紹,2011年1-11月,國內彩電總產量10936萬臺,同比增長6.3%,CRT產量1371萬臺,同比下滑36%,LCD產量8390.5萬臺,同比增長6.3%,PDP產量270.9萬臺,同比增長50.7%,總出口量為6018萬臺,同比下滑1.1%,出口額為126.23億美元,同比下滑8.2%;出口單價從222.9美元/臺跌至209.75美元/臺。
“預計2012年全球需求總量為2.6億臺,增長率為4%,液晶電視仍為主導,出貨量年平均成長率為8%,全球3D電視滲透率為20%,LED背光電視滲透率為75%,智能電視滲透率為10%,等離子電視仍是平板電視市場主要產品之一,市場份額約為7%。”林元芳稱。
奧維咨詢(AVC)發布的數據也顯示,2011年,中國彩電行業零售市場銷售規模預計將達到4183萬臺,同比增速為4.5%。其中,液晶電視零售規模預計達到3683萬臺,同比增長10.6%,等離子電視零售規模預計達到208萬臺,同比銷量預計增長30.8%,CRT零售規模預計將達228萬臺,同比增長-50.9%。而到2015年, 奧維咨詢預計我國彩電的內銷規模有望發展到6000萬臺。
渠道方面,奧維咨詢預計電子商務有望迎來爆發性增長,“2012年彩電電子商務規模會達到48億元,增速預計超過200%。產品方面,智能電視將邁入新時代,在平板電視中的滲透率將達27.6%”。
而對于中國商用顯示發展狀況,奧維咨詢B2B研究中心總監李影介紹稱,隨著成本不斷降低,應用不斷拓展,以及大型賽事和投資的拉動,中國商用顯示系統行業(B2B,簡稱商顯)持續成長,2011年全年規模將有望突破400億元,增速超過25%,其中LED顯示屏系統、大屏幕拼接墻系統、酒店電視系統、數字標牌系統是最主要的應用。
“2011年,中國FPD B2B市場銷量規模將達342萬臺,增長率達20%以上,其中政府、交通、能源資源、教育、金融、酒店、休閑娛樂等行業展示出較高成長性。”奧維咨詢同時預測,2012年將系統梳理數字家庭全產業鏈條,加速數字家庭應用示范工程建設。
推薦閱讀
2011年,彩電市場增長并不盡如人意,國內一二級市場趨于飽和,三四級市場增長也非常有限,國外市場受到歐債危機等影響,銷售停滯不前。不過,這一年的彩電新技術卻是暗流涌動,3D電視、智能電視、云電視等相繼出現,>>>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報告稱十二五末彩電內銷有望達6000萬臺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30/159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