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零售業大環境風向的變動已不可逆轉。繼家樂福、沃爾瑪全球兩大零售巨頭今年接連被“重棒”懲處后,商務部、發改委、公安部、稅務總局和工商總局等國家五部委再度聯手出擊,將針對超市、百貨店、電器專業店等大型零售企業利用市場優勢地位向供應商違規收取費用的行為進行清理整頓。
南都記者從商務部辦公廳獲得的信息顯示,最大單店面積超過6000平方米(含)、門店數超過20家(含),且2010年銷售額超過20億元人民幣(含),以及供應商反映的存在違規收費行為的其他零售企業,都將被納入清理整頓范圍。這意味著,包括蘇寧、國美、沃爾瑪、家樂福等在內,排名中國連鎖百強的大部分企業都將被列為約談、整頓的對象。多家跨國零售商向記者表示,對五部委舉措高度重視。
對于已經習慣犯錯、習慣從供應商身上攫取利潤的零售業而言,逼近懸崖邊上的傳統零供模式的命運在日益嚴峻的新游戲規則下亟待轉折。
整頓“殺傷力”不輕
據商務部、發展改革委、公安部、稅務總局、工商總局聯合披露,自2011年12月至2012年6月,上述五部委將在全國集中開展清理整頓大型零售企業向供應商違規收費工作。清理整頓的內容主要包括:規范零售商收取使用促銷服務收費行為、禁止各種違規收費行為、零售商向供應商收費要落實明碼標價要求等。
南都記者從商務部辦公廳獲悉,這次清理整頓工作部際協調小組由商務部牽頭,發展改革委、公安部、稅務總局、工商總局等部門參加。各地方也要建立相應的工作協調小組。商務主管部門負責整體組織協調,牽頭組織約談零售商和規范促銷服務費工作。發展改革(物價)部門負責加強市場價格監管,規范經營者價格行為,依法查處各類價格違法和價格壟斷行為,牽頭負責清理未按規定實行明碼標價的行為。
稅務部門對涉嫌稅收違法行為的零售商開展稅收檢查并依法處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查處商業賄賂和促銷活動中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會同發展改革(物價)部門清理大型零售企業利用市場優勢地位違規收費的行為。公安機關對涉嫌商業賄賂及其他經濟犯罪行為及時立案偵查。
“對亂收費的現象,舉證一直都是矛盾難題。”一位有著18年供應商資歷的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由于保密性差,除非供應商再無合作意愿,否則舉報后很難在社會環境中生存。不過此次聯合查處,由五部委聯合介入,“零售企業會計科目中,通道費用被列入賣場營業外收入一欄,如果稅務部門直接介入,應該能從營業外收入占整體銷售毛利的百分比中,查出零售企業的亂收費情況。”
其實2006年10月,國家五部委曾聯合頒布《零售商供應商公平交易管理辦法》。但與當初政策界定的初級管理相比,此次行動不僅規模大,而且分工操作更具體。同時,有鑒于今年初針對家樂福價格欺詐的懲處以及沃爾瑪“綠色豬肉”引發的重慶門店關門整改事件,業內普遍預測,這次整頓“殺傷力”不輕。
推動物價上漲的敏感神經
“超市向供應商收取配送費、節慶費等違規費用,導致物價被抬高,直接影響到國計民生。政府有關部門積極協調,超市亂收費行為才能有所收斂。”北京市供貨商聯盟會長、中國商業聯合會零供委副主任姚文華表示。“抑制物價上漲”很可能是國家五部委此時重拳出擊的動機之一。多家大賣場的食品供應商向記者透露,2011年飲料、方便面、日化、食用油等民生產品零售價格接連調價,上漲幅度達到10%-15%.而與此相對應的是,零售企業的通道費用從15%最高上升到21%-22%左右。
“現在還不只是收不收費的問題,而是層層收費的問題。”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黃國雄表示,企業層面的收費可以一刀切,但商品具體到各個門店,然后再到收貨、上貨架、陳列等所有環節,為爭奪優先權,供應商還必須付出額外部門的隱性亂收費,而這些隱性收費最終也轉變成交易成本。
一位食品供應商向記者透露,這種應該四處燒香拜佛的支出眼下已到了雁過拔毛、無孔不入的地步。整個食品、快消品行業中,流通成本占四成空間。而如果算上這些隱形成本,同時加上供應商物流費用和提供增值稅發票的成本,這部分為保障在零售渠道日常運營順暢的成本,另外還要付出大約10%的支出。
“亂收費現象必須制止。”黃國雄認為,這種行為已經成為推動價格走勢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春節前一直是各種商家借機漲價的節點,去年家樂福因標簽價格欺詐被拎至“風暴”中心也幾乎在同一時期。
整頓渠道亂收費挽救制造業
“零售業混亂動蕩的局面要整頓,中國制造業面臨的渠道難題也要疏通。”廣東商學院流通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先慶說。
據悉,中國11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0%,環比回落1.4個百分點。這是該數據自2009年3月份以來首次回落到50%以內,位于景氣線之下,顯示制造業呈萎縮態勢。在王先慶看來,中國的制造業還處于粗放、初級發展階段,需要慢慢培養,推動其和零售終端實現同步發展。尤其是今年以來,中國土地、原材料和人工等生產要素價格上漲,“去年以來,企業的融資成本不斷增加,銀行貸款總量收縮而且附加很多苛刻的條件,這些也都轉化成成本。”一家日化生產企業的銷售總監向記者透露。
“制造業利潤微薄,生存困難的原因之一是渠道終端的成本過高。因此整頓超市亂收費,也可以看做挽救制造業的手段之一。”王先慶表示,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大賣場、百貨、家電專業店已成為消費者渠道選擇的主流。而這些主流渠道在短期內的迅速膨脹已經讓中國的上游制造企業多年處在不對等的地位。要扭轉這種不平等的零供關系,最終解決方法是一方面對下游零售企業的亂收費加強監管,另一方面則是扶持上游企業,壯大生產環節。
傳統零供模式或將終結
“目前,對五部委出臺的新措施,我們仍在觀望。”上述有18年供應商資歷的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一次全面性的整改還不能立刻扭轉眼下的零供矛盾,因為交易雙方畢竟力量懸殊,在短期內仍無法改變不對等的談判地位。
“這是一個過程。”黃國雄表示,尤其是在整改的過程中,對于違規收費的界定,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需要很小心地劃分,否則將影響行業的健康發展。王先慶也認為,從局部來說,由于市場環境的不健全、信用體系的缺失,這次五部委聯手整改局面產生的效果還要拭目以待。
但“整體而言,它很可能會終結中國零售業存在了10-20年的傳統零供模式。”王先慶表示,以往零售業的不務正業,通過收取供應商費用獲利,但隨著市場大環境的變化,零售企業也開始“進化”。
一位廣東的生鮮食品供應商向記者透露,2006年五部委出臺的《零售商供應商公平交易管理辦法》雖然并沒有給予零售商根本的震懾,但通過家樂福、華潤萬家等企業與供應商的多單訴訟,零售企業強行、隨意扣款的現象已經沒有,“他們現在收費之前,需要供應商簽字確認后才扣。”
此外,南都記者了解獲悉,自今年10月沃爾瑪重慶門店曝光“綠色豬肉”事件后,一個由美國總部派出的調查團在今年10月份左右進入沃爾瑪中國區。據沃爾瑪內部人士透露,沃爾瑪美國總部正對海外業務發起一場反腐調查。“他們到中國后,把所有高級管理層和關鍵崗位人員的辦公計算機全部收走查看硬盤里的數據,然后約談他們想談話的任何人,問各種各樣的問題。”據稱這次美國派來的調查團主要調查沃爾瑪中國區的不誠信和違反公司守則的行為。其中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零售商向當地政府、房地產商、零售協會等相關對象進行的商業賄賂;二是企業內部的不合規、不誠信行為。
隨著官方監管態度的轉變,以往忽略游戲規則的傳統零供模式已經阻力重重,接下來的轉型可能只是時間問題。
推薦閱讀
今年9、10、11三個月,我國國內空調銷售分別為703.9萬臺、593萬臺和347萬臺,同比增長3.1%、-19%、-8.2%。 與此同時,2011年冷凍年度結束時,空調廠家庫存為1080萬臺,為近五個冷凍年度以來的最高水平,約占2011年冷>>>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五部規范零售商亂收費 整頓“殺傷力”不輕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30/159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