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富士康旗下的飛虎樂購董事長杜家濱宣布離職,接二連三的人事變動使富士康陷入漩渦之中,郭臺銘“從加工至‘線上國美’的夢想”破碎了。
早年畢業于臺灣國立交通大學的杜家濱,一直從事的是IT行業。作為職業經理人,他曾把小小的微軟辦事處帶成堂堂的微軟中國公司,也曾帶領思科中國團隊從在思科銷售排名50多位躍升到前五名,然而這次,杜家濱卻沒能將富士康旗下的飛虎樂購打造成下一個“京東”。
1994年,當杜家濱加入微軟的時候,微軟產品并不被廣大中國國民接受,正是微軟在中國最困難的時期。杜家濱斡旋于當時的電子工業部、國家技術監督局以及方正、金山、用友軟件[18.05 0.28% 股吧 研報]等開發公司之間,最終使微軟北京辦事處轉變為獨資公司。他出色的公關能力開始顯現。
4年之后的1998年,杜家濱以思科系統?穴中國?雪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總裁的身份加盟,開始了其在思科的征程。他倡導平等、充分授權的企業文化并注重團隊合作,更值得一提的是,他竟然把中國的思想政治內容介紹給美國思科總部。杜家濱說:“在我們公司的美國總部,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三個代表’的具體含義,他們甚至可以非常迅速而準確地把具體內容背誦出來。”這種“不可思議”的文化傳播與交流使跨國企業本土化成為可能。
“我必須讓總部明白,中國市場有其特殊的文化與傳統,這一點必須得到尊重。”杜家濱的這份堅持,不僅提升了思科中國的業績,還將中華文化“推”了出去,他被冠以“大使”,當之無愧。
杜家濱的溫和親切在業界是出了名的。他嚴謹而不嚴肅,認真而不苛刻,在思科,幾乎所有的員工都親切地稱他為“家濱”,而不是“杜總”。比起公司老總,他更像一位可以信賴的長者與朋友。
“如果把思科中國比做一個球隊的話,我希望每一個人都是足球明星。我該扮演的角色不是教練,而是后衛或守門員,什么地方需要我,我就出現在什么地方。”氣質儒雅的杜家濱總是這么說。
然而,2006年的思科急需一位能夠重振業績遏制勁敵的銷售高手,作為友善親切、長袖善舞的公關“大使”的杜家濱,在經歷了“七年之癢”之后,還是離開了思科中國,調任亞太區,并赴香港就職。
2009年成立的飛虎樂購曾被郭臺銘寄予厚望,而杜家濱的加入,也被郭臺銘認為是“從制造企業延伸至終端零售”的有利籌碼。當時郭臺銘對飛虎樂購的定義是新興電子商務企業,想要盡力打造“3C家電網絡商城”。飛虎樂購的商品涉及到計算機、手機通訊、攝影攝像、家電等多個方面。
然而,兩年之后,飛虎樂購的經營并不理想。有人說,飛虎樂購存在產品售價高、物流配送等方面的問題,也有人說,郭臺銘做產品起家,其生產型領導的理念與偏營銷、注重客戶體驗的電商派杜家濱很難兼容。此次,杜家濱的離職也宣布了富士康代工轉型計劃的階段性失敗。
推薦閱讀
目前國內家電股的價值普遍被低估,TCL股價更是嚴重被低估。昨日,TCL集團(000100.SZ)董事長兼總裁李東生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時表示,中國已成為全球家電產品最主要的生產基地,而且無論是海外市場還是中國市場>>>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富士康陷人士變動漩渦 “線上國美”夢碎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30/160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