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家還在關注iPhone 5何時登場時,蘋果卻已經悄然把觸角伸向一個全新的領域。
近日,來自國外的消息顯示,蘋果正在開發一款帶iOS操作系統的數字電視,也就是智能電視,并有望在2012年底發布。這意味著蘋果將完成其“三屏布局”(PC、手機、電視)中的最后一步,這不僅會開拓蘋果的全新業務局面,更將可能再次引發整個科技和消費電子行業的震蕩。不過這一次,蘋果也將面臨更大的壓力,因為這一次的競爭對手已經提前布局、轉型。
蘋果出擊智能電視
分析人士認為,按照蘋果的現有優勢和資源來看,蘋果介入電視,很有可能在一定程度復制其之前在手機市場上走過的路。在操作系統和豐富內容資源的優勢下,蘋果依然有可能以電視作為載體,把蘋果的生態系統切入電視這個大的產業群體中,構建一個以蘋果為核心的電視生態系統,進而構建一個更龐大的“三屏融合”的蘋果帝國。
但蘋果帝國的創想能順利成為現實嗎?反觀競爭對手,他們已然在智能電視市場走出了一段距離。這和當年多數手機廠商在智能手機領域不得要領的狀況是截然不同的。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全球液晶電視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2.15億臺,同比增長13%,其中智能電視將占30%至40%市場份額。快速增長的市場背后,傳統電視品牌已經開始了殘酷的“未來之戰”,其中僅三星一家就誓言2011年拿下30%的智能電視市場份額。在中國市場,三星已經率先與SMG旗下百視通簽署合作協議,獲得了電視內容方面的官方通行證。對此,索尼、夏普等國際大牌以及創維、海信等各大國產電視廠商也紛紛表示要押寶智能電視,維護自己在電視市場的地位。
但參照蘋果在手機市場的路徑,當時在智能手機市場名不見經傳的蘋果幾乎一夜走紅,并迅速顛覆整個行業,這就足以讓蘋果不容小覷。
不過這次大家也確實沒有輕視蘋果,更為重要的是,早在蘋果出擊之前,競爭對手就已經感受到了行業的變革氣息,并早已布局。
蘋果步伐已經滯后
正如當年從功能型手機到智能手機時代的變革,非常重要的一個顛覆性因素就是硬件和軟件的高度融合,使得傳統電子產品與消費者生活更為貼近,進而激發了用戶的深層次需求。如今,智能電視在很大程度上,正重復著昨天智能手機所走過的路。
如果說蘋果是手機行業里第一個把內容、服務和硬件完美結合的企業,那么在電視領域,蘋果顯然已經落后了。如今,三星為代表的智能電視廠商,已經紛紛在構建自己的內容+硬件的生態系統,并初見成效。
以三星為例,其在電視硬件領域的優勢不言而喻。三星Smart TV旗艦級產品的LED D8000、D7000,已經將邊框縮減到5mm,為用戶創造最極致的觀影感受,堪稱電視工程史上的一次突破。而且在軟件層面,三星也已經建成了以智能電視操作系統為核心,其獨創的智能應用中心(Smart Hub)可以將所有內容集中在一個簡潔的界面,方便用戶用遙控器直接點擊查看。豐富應用為競爭力的全新電視生態系統,這兩者就構成了三星在智能電視的核心競爭力。而且,借鑒在手機市場的經驗,三星正在大力發展基于智能系統的專屬應用,最終形成了三星Smart TV+ Samsung Apps(三星應用商店)的智能電視生態系統,提供專為智能電視開發的各種專屬應用程序,滿足用戶的不同需求。其中,最典型的當屬“Samsung Remote”和“Smarter View”應用程序,不僅可以把手機、平板變成智能電視遙控器,Smarter View應用程序甚至可以讓手機、平板化身迷你小電視,幫助用戶用最輕松便捷的方式享受智能家庭的娛樂體驗。而三星與眾不同之處在于,它專為智能電視,為大屏幕打造了智能系統平臺,所有的應用程序都專屬于智能電視,彰顯電視大屏優勢,更加具有針對性、更重視用戶體驗,而不是將專屬于手機的應用程序生硬的照搬到電視上來,讓大屏體驗無從談起。
當然,有理由相信,蘋果依然可以建立一個以自己的iOS為核心的電視生態系統。
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一次,蘋果很難在電視這個市場占太多便宜:蘋果即沒有獨家優勢,更沒先發優勢,更何況蘋果電視的核心部件還得依賴傳統電視廠商,而且步伐緩慢。更進一步說,家電消費者和個人產品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和需求有著截然不同的特征,簡單的平移智能手機的產品和經驗顯然很難成功,而這也是蘋果此前的Apple TV失敗的重要因素之一。總而言之,蘋果的電視生態系統建設將面臨軟硬件雙重的壓力。
此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智能電視完全不同于智能手機的地方在于政府的控制,大到一臺晚會,小至一個視頻文件都需要相關部門的審批。參照蘋果和運營商的強勢合作經驗,其前景不被看好。
事實上,蘋果自身也早就意識到這些問題和阻力,但推動蘋果切入全新的電視市場的動力卻更大——電視迎來了變革的時機。這即意味著巨大的機遇和廣闊的市場,而“三屏融合”的蘋果更將完成從辦公、個人到家庭的深度布局。三屏互動,內容共享,將在最大程度上發揮蘋果的生態優勢,前景可想而知。
不過,這也是蘋果一直視為勁敵的三星看到并早已完成的布局。不過目前三星的重任是,如何加速把硬件優勢轉變為生態系統優勢的步伐,也正因此,軟件和應用被三星提升至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智能屏之爭下的行業重構
審視從PC到當下的手機,再到未來的電視的種種變遷,這折射的不僅僅是一個企業的興衰,也不是一個行業的興衰,而是產業的發展趨勢,以及由此給行業發展帶來的啟示。
PC產業,過于寡頭的市場被英特爾和微軟榨取了大部分利潤,而陷入死寂,從業者早已沒有太多創新和盈利的空間。行業大佬惠普斷臂求生,正考慮出售個人PC業務部門,巨頭聯想也不得不承認PC業務面臨巨大的增長壓力。
手機智能化進程帶來了全新的機會,因為優勢企業都有可能憑借自己的實力,構建自己在這個行業的核心地位,或者說是自己的生態系統。例如谷歌和蘋果,都是成功的挑戰者,分別建立了自己的生態系統,而傳統的優勢企業三星也逐漸形成了自有優勢和相對頑強的生態系統。其中谷歌憑借Android系統,目前已經占據智能手機操作系統40%以上市場份額,名列第一,而蘋果則憑借iPhone+iOS的出色表現,在今年二季度成為智能手機制造商的第一名。三星則憑借獨特的全方位軟硬件策略,在今年二季度實現手機業務利潤翻番的佳績,成為傳統消費電子企業中唯一的贏家。
甚至不夸張說,這個行業仍然有新興機會。而這一切所能證明的是,只有一個開放的產業,才能帶來機會,便能活躍,便會發展。
如今,電視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個全新的活力產業,很重要一個原因,就是因為電視行業相對于“三屏融合”的大圖景來說還只是一張白紙,幾乎所有的企業都有機會在這張白紙上繪制自己的藍圖。三星、蘋果在這個過程中再次狹路相逢。但就節奏和產業資源上來說,蘋果不占優勢,而三星卻已經占據了許多核心資源。
蘋果從IT到消費電子跨越的最終策略表現究竟是什么?這不得而知。不過可以肯定的是,蘋果正在更接近三星,從產品到布局,他們的戰略也將更具針對性,相互滲透的過程也將殘酷。
推薦閱讀
《IT時報》記者暗訪電子垃圾拆解集散地:浙江臺州峰江、新橋鎮 臺州椒江港碼頭的名聞遐邇,源于那一船一船來自各地的電子垃圾,除了美、日、韓等國的洋垃圾外,更有上海、江蘇、浙江等地數量眾多的電子垃圾。 路橋區>>>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三星蘋果電視之爭窺視三屏融合現狀與未來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30/160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