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2011年,中國平板電視市場發展步履維艱,增長速度明顯放緩。日前,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產品調查辦公室發布的《2011年中國平板電視城市消費者需求狀況及2012年預測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今年,中國平板電視市場銷售規模為3800萬臺,未能達到多數彩電企業的銷售預期。《報告》指出,今年是中國平板電視產品變化最快的一年。年初,海信、長虹等多屏互動點燃了智能電視的導火索;年末,TCL、康佳、創維等主流品牌紛紛對云電視概念進行升級;與此同時,夏普煌彩技術的引入、東芝3D超解像技術的擴展、三星SmartTV內容的豐富、LG72英寸大屏3D電視的上市等主流外資彩電技術的升級,無不豐富了中國平板電視消費市場,為明年平板電視發展奠定了基礎。預計明年中國平板電視消費需求為4200萬臺,其中3D電視需求2000萬臺,智能電視需求800萬臺。
市場增速放緩三四級市場將成競爭焦點
《報告》預計,明年,中國平板電視市場整體增速將繼續下降,環比增量約400萬臺,是2004年以來首次出現下行趨勢。究其原因,一是受房地產因素及全球消費低迷影響,中國平板電視消費市場發展增速整體放緩;二是一二級市場趨于飽和,三四級市場開發還未透徹,致使彩電整體消費市場出現萎靡;三是受內容資源、信號等限制的3D電視和智能電視并未實現突破性增長。就今年平板電視市場發展態勢來看,一二級城市彩電市場飽和是拉低彩電整體消費規模的主要因素。但是,三四級市場消費依然保持著快速增長。統計數據顯示,三四級市場銷售同比增幅為17.5%,是一二級市場增速的3倍。由此可見,明年三四級市場將成為中外彩電品牌競爭的主焦點。
目前,中外彩電企業都在加強對三四級市場的開拓,尤其外資品牌更是加大了投入力度。三星在今年下半年就已經加強了三四級市場的銷售拓展。LG、索尼、松下、夏普等也將目標鎖定在三四級市場。預計明年三四級市場將會成為中外彩電品牌的銷售主戰場。
3D電視普及提速智能電視競爭將加劇
看3D,沒有內容也枉然。盡管此前天津、上海等地試運行3D電視頻道,奈何受地域限制,且內容很少,吸引力不夠,依然提不起消費者的廣泛興趣。但是,中央電視臺明年1月1日開播3D頻道,效果將明顯不同。中央電視臺技術管理辦公室副主任梅劍平告訴記者,試運行期間,每天將播出4.5個小時的3D節目,3D頻道的開通將有力地促進3D電視市場的發展。
目前有關3D電視技術和渠道的問題都已基本解決,但這并不是主宰3D電視產業的關鍵點。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副所長趙新華表示,在3D功能即將成為彩電標準配置的關鍵時刻,不閃式和快門式3D技術的差異以及三星、LG、海信、創維、TCL、長虹、松下等10余家中外主流彩電品牌3D電視的不斷上市,雖然給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空間,卻也讓消費者感到無從選擇,在這種情況下,3D電視標準便成為了萬眾矚目的焦點。趙新華向記者透露:到今年12月份,《立體電視圖像質量測試方法》草案已經完稿,目前該草案正在進一步的修訂完善中,預計明年上半年出臺。
今年,彩電圈里最熱門的話題莫過于“智能”。 然而,明年智能電視將不再是海信、創維、三星等傳統電視制造企業一統天下的格局,聯想、谷歌、微軟、蘋果、英特爾等IT、互聯網巨頭都在虎視眈眈。目前,英特爾已經通過與谷歌的合作進入智能電視領域,而谷歌又通過與三星的合作再度進軍電視領域。微軟則很早就已涉足電視市場,不僅銷售網絡電視,還為電視、機頂盒生產軟件,更表示要推出Xbox智能電視產品。而最引人注目的要數AppleTV和 GoogleTV。在國內,IT巨頭聯想采用自主研發的操作系統的ideaTV智能電視也已上市。顯然,IT大亨們已決定在智能電視領域與傳統彩電巨頭決一雌雄。
畫質關注度提升競爭回歸彩電本質特性
目前,中外彩電企業無不在忙于功能的角逐,卻忽略了平板電視的基本特質——畫質、音質的完善和提升。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產品調查辦公室的調研數據顯示,在消費者選購彩電的考慮因素中,認為畫質重要的達26%,排在“品牌”之后。在關注3D電視的選購因素中,畫質更是影響消費者選購的最主要因素,超過了對價格和功能兩個因素的考慮。
現階段,彩電企業間的價格競爭愈演愈烈,并且產品型號更新加快,企業為了充分獲得成本競爭優勢,往往會犧牲部分產品的基本性能,其中最明顯的就是聲音效果。對此,趙新華表示,平板電視外觀越來越輕薄,不可避免地會降低電視聲音的質量。要保證好的聲音效果,必須加大技術和成本投入,而在以價格競爭為主導的市場情況下,企業很難做到這一點。未來,對平板電視聲音效果性能的提升仍然有很大的空間。
另外,關于平板電視的畫面清晰度和色彩表現,技術上已經開始追求高的動態清晰度和對自然色彩的逼真還原。在這兩方面,等離子電視仍然具備一定的優勢,長虹、松下等離子3D電視表現尤為出色。在液晶電視領域,夏普也革命性地提出了四色技術以及煌彩技術,目的都是為了更加逼真地還原自然色。
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表示,畫面清晰度、色彩以及聲音效果作為彩電最基本的特質,將主導彩電產品的競爭,企業在各種功能噱頭的炒作之后,終將回歸對彩電最根本性能的角逐。
◆相關鏈接髴
近一半消費者對平板電視售后不滿意
相關統計顯示,在中國城市市場,平板電視使用過程中出現故障的比率已經達到了15%,平板電視可靠性水平與其他耐用家電產品相比不高。而在曾經有過維修經歷的消費者中,認為非常滿意和滿意的僅占到53%。不滿意主要集中在3個問題上,分別是更換零部件費用高、保修時間短、上門服務費用高。
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趙俊告訴記者,工信部已經準備對平板電視售后服務作出具體要求,但對于控制維修費用的問題,短期內還難以得到根本性的解決。
◆相關鏈接髵
未來平板電視發展六大趨勢
一、智能電視發展亮點紛呈
隨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信息終端的普及以及三網融合、內容、操作平臺的不斷改進和完善,泛電視化已開始顯現。在未來電視智能化的背景下,蘋果、谷歌、聯想等IT巨頭的加入,成為智能電視領域彩電企業和IT巨頭相互角逐的亮點。
二、OLED突破尺寸瓶頸
明年,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將逐漸突破尺寸瓶頸,實現小屏手機顯示器到55英寸大屏OLED顯示屏的過渡。OLED集聚了耗電量低、亮度高、黑色顯示水平佳、對比度高等優勢。三星、LG、長虹、索尼等彩電企業明年都將著力于OLED技術的研發和OLED產品的推出,OLED大屏電視有望進入高端市場。
三、裸眼3D技術瓶頸將突破
裸眼3D電視是未來3D技術的必然趨勢。從市場層面來看,部分企業已經開始計劃裸眼3D電視的市場化銷售。預計明年3D電視將實現商品化銷售。目前,東芝、夏普、TCL已經實現了裸眼3D技術,但3D電視的主要問題是3D屏幕無法實現2D節目的畫面觀看。
四、云電視代表智能電視先進方向
在智能電視的基礎上,云計算、云存儲等技術已經開始被應用到智能電視上,包括康佳、TCL、海信、創維等品牌正在著力開發基于云技術的產品功能,實現包括“家庭云”、“社交云”、“娛樂云”、“教育云”等功能。不過,目前上市銷售的智能電視在實際的體驗和操作上仍有待進一步的提升。
五、數字電視一體機普及加速
今年6月,數字電視相關標準出臺,對相關終端產品的性能、接口等給予了明確的要求。同時,高清數字電視的滲透率超過70%以上。高清數字電視頻道的逐步增加都為數字電視甚至是高清數字電視在2015年的普及提前做了準備,而數字電視一體機將逐步替代機頂盒成為電視終端設備的最終形式。
六、電視功能、內容與顯示終端的脫離或成為電視家電角色的發展方向
目前,電視已經不是一種節目內容的載體,包括IPTV、智能電視等多種附加媒體和內容都在通過電視媒體進行表達。為了能夠完全承載平板電視不斷增加的內容和媒體平臺,將把智能平臺、內容及芯片等硬件設備從電視中脫離出來,形成另外的電視外接設備,而保持平板電視大屏幕、小體積的特點。
推薦閱讀
12月22日上午消息,諾基亞官方博客透露,諾基亞將棄用Symbian Belle,改用Nokia Belle,明年2月起將推出Nokia Belle的軟件升級服務。 昨日,諾基亞官方微博顯示,Nokia Belle coming soon,并稱很快會推出諾基亞N8、>>>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增速放緩 2012我國彩電競爭路在何方?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30/160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