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段子,看看它,你大概就知道美的集團為何要“減肥”了。
一位業內資深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美的集團董事長何享健10月下旬到西北去考察市場,他發現某個區域銷售公司的總經理,不但配了秘書,還有專門的司機,頓感銷售公司冗員太多。隨后,美的集團下文,美的日用家電集團和美的制冷家電集團旋即在11、12月開展瘦身行動。
而據本報觀察,美的“瘦身”是它過去幾年急速規模化之后的無奈調整。
何享健:不再貪虛名
翻閱美的集團內部資料,《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發現,營銷模式變革在美的7月推進戰略轉型時已提出。一位家電業研究人士說,7月份美的已有裁員想法。
去年秋季,美的剛提出“五年再造一個美的、2015年實現2000億元”的目標。而今年7月它開始強力推進戰略轉型、強調利潤導向。大半年里,何享健為何有如此相反的傾向?
該人士分析說,美的較低的毛利率影響了經營質量與效益提升。從去年年報整體毛利率看,美的電器為16.69%,而格力則達到22.31%。以產品為例。空調上,格力毛利率為22.54%,海爾毛利率為17.79%,而美的毛利率為17.68%;洗衣機上,美的毛利潤僅17.29%,海爾毛利率達到29.66%;冰箱上,美的毛利率17.68%,海爾為26.18%。相比小家電板塊的蘇泊爾、老板、九陽,美的日用家電毛利率沒有優勢。
何享健大概開始反思規模化幻影。
今年上半年,美的整體銷售增長40%,其中美的電器增長59%,超額完成2015年實現2000億元目標中每年增長15%的階段計劃。但美的凈利增速仍低于銷售增速。
何享健在內部會議上說,2011年下半年至2012年,美的發展策略是“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品結構、控制投入增長、保證利潤回報”,不能過度依靠投入和規模化,需要平衡好規模增長與投資回報,“不要虛榮于行業地位”。
廣交會期間,他對本報說,全球經濟形勢發生變化,中國制造成本增加,美的經過高速增長,內部沉積一些問題,要堅決推進戰略轉型。
下半年,美的制冷集團發展方針已從“上規模、保盈利、調結構”變為“保盈利、調結構”。何享健說,下一階段焦點是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盈利能力是衡量企業是否健康發展的重要指標。
“盈利增長目標要在二級集團、三級經營單位和產品事業部層層分解。”他在內部會議上要求防止大企業病,居安思危。上面的段子里,他大概看到了美的的臃腫。
一位美的制冷代理商透露,現在銷售公司更關注利潤,在人員編制、辦事處財務核算、終端促銷、業務單元上非常嚴格。同時,美的還叫停了多個計劃上馬的項目。這位人士透露,包括荊州和天津的洗衣機項目、南沙的空調項目以及電子鞋柜、剃須刀等項目。
但上述家電業研究人士透露,美的在研發上并沒有明顯說過。去年它曾花10億日元從日本購買一些半導體技術,今年又與東芝開利在變頻核心技術進行合作,投資4億元設立了制冷研究院。
何享健說,為市場份額犧牲盈利不可持續,這樣的新產品新項目寧可不要。
規模化幻影
2010年,美的銷售額首破千億元,成為繼海爾之后中國第二個過千億的家電企業。何享健因此提出五年內再造美的,2015年美的銷售收入達2000億元的目標。
2009年年終總結大會上,他提出的目標只是2015年要成為全球白色家電前五位。不到一年,目標改成全球前三位。
美的擴張速度真快。過去20年,美的年均復合增速為40%;過去10年,它增長了10倍,從百億增至千億。
擴張來自產品線與渠道方面。美的事業部制自1997年施行后,集團只管銷售、利潤等,事業部在新產品上有相當的自主權。美的幾乎什么都做,現有40個大類產品;營銷是美的強項,美的制冷家電、日用家電分別在全國設有60多家銷售公司,后者主要由代理商投資,美的派人管理,借此發展出成千上萬家專賣店。
這個營銷型的企業對銷售隊伍實行高激勵措施。新畢業的大學生到了一線,像吃了興奮劑一樣,想盡辦法來促銷。這種擴規模、重營銷、高激勵的模式,使美的走上了快車道,但也引發行業摩擦。
一位順德家電企業的高層抱怨說,美的看見它的面包機網上賣得好,也來做,價格更低。他認為龍頭企業應引導行業往高處發展。許多代理商則埋怨美的搶它們的地盤。
高速擴張導致美的經營質量、產品品質遭遇挑戰。去年紫砂鍋事件曾備受質疑。今年下半年,美的許多地方銷售公司出現虧損。
一位美的制冷的代理商說,去年年下半年以來,美的人員配置超前,銷售公司總經理年薪達100萬元,是某些同行的5倍。銷售人員也很多,地區銷售公司就有10多人,對手只有兩三個。
轉變模式已迫在眉睫。5月,何享健視察市場;7月,他強調戰略轉型。年底,美的提出“退耕還林、退田還湖”的口號,重新強調“廠商分工”,果斷地對營銷體系“瘦身”;11月,美的日電全國60多家銷售公司只保留11家,剩余變為50個分部,只有管理職能;12月,美的制冷各地銷售公司人員精簡。雙方簽下3年協議,操作權下放代理商,總部不再對銷售公司虧損進行補貼,且需保證銷售目標。
一個內部提法是,美的制冷家電集團希望每年效率可提升30%。
美的一位副總裁指出,大規模、低成本的發展模式讓美的在研發和品質等遇到挑戰,品牌風險加大,粗放管理已行不通。
推薦閱讀
看3D,沒有內容也枉然。盡管此前天津、上海等地試運行3D電視頻道,奈何地域限制,且內容很少,不具吸引力,依然提不起消費者的廣泛興趣。但是,中央電視臺開播3D頻道,效果將截然不同。 日前,央視技術管理辦公室副主>>>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美的欲走出規模化幻影 稱不再貪虛名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30/160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