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一個月前,淘寶、蘇寧易購、當當網、京東商城等電商巨頭通過造勢11月11日“神棍節”,賺得盆滿缽滿。僅淘寶這天就成功掘金33.6億元。“甜頭”顯然能讓電商上癮,12月12日,這個諧音“要啊要啊”的日期,再次被電商競相炒作。
自淘寶率先公布將12月12日定為“全民瘋搶”日后,其他的電商紛紛跟進,將“雙12”升級為整個互聯網年底血拼季,電商之間的促銷戰也正式熱鬧打響。
支付寶:
充值請求一分鐘近萬筆
昨日,記者分別登錄京東商城、當當網等多家網站,發現部分網站為了避開與淘寶網“撞衫”,采取將促銷時間提前或錯后的方式,搶占網購市場銷售份額。其中京東商城促銷日提前從12月5日開始,而且持續到月底,促銷覆蓋12類產品。當當網也不示弱,還“別有心機”地將促銷時間定在12月11日,似乎有意避開淘寶網的鋒芒,更有“劫和”的味道,火藥味十足。
昨日零時,被稱為年度最大“網購盛宴”在幾家大型網站同時開始,記者也守在電腦邊觀看“實況”,淘寶網官方微博即時公布的數據顯示:僅僅一分鐘,270萬人同時在線。70秒,50瓶飛天茅臺售空;5分鐘,7個LV包售空;8分鐘,300根金條售空;10分鐘,成交51萬筆,交易額突破一億!淘寶網公布,在一小時,成交額達到4.75億,成交278萬筆。
淘寶網公共關系部李小姐告訴記者:“‘雙12’比‘雙11’更火,有一萬多家各類店鋪參與,旅行產品以及團購商品也在此次活動中推出。”
昨日,支付寶(中國)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公眾與客戶溝通部相關負責人朱健告訴本報記者,受“全民瘋搶”活動的推動,支付寶業務量可以用巨增來形容。“由于在整點充值有優惠,最多時一分鐘有近一萬筆充值請求”。
快遞公司:
提前布局防爆倉
為了防止“雙12”爆倉,省內多家快遞公司提前增加了快遞人員和投送車輛,昨日,申通快遞吉林省分公司的鄧經理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天我們收到的快遞數雖然沒有最后統計,但應該會達到近7萬票,與‘雙11’相當。這幾天,我們日平均4萬到5萬票,因此已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了4臺面包車,人員增加170人。”但并不是所有快遞公司都能應付得來,某快遞公司的工作人員透露,“這幾天投放量明顯比以前多30件左右,九成左右都是網購快件,雖然我們加了一些人,但還是明顯忙不過來。”
網友爆料:
打折有“貓膩”
昨日網上狂購的熱度還沒降,就有消費者爆料,網購隱含著欺騙行為。
長春市民殷女士隔三差五就到網上商城轉悠,11日23時,殷女士滿懷期待地坐在電腦前等著血拼。此前,她已在一家網店看中了一款56元的眼線筆,可到了12日零時,她卻發現漲到了65元。“淘寶網承諾免郵費,但個別商家卻把郵費打入了商品中,平時如果買這款眼線筆加上10元郵費也才66元,我有種上當的感覺。”
姬女士也有著同樣遭遇,之前看中的一款女士外套售價64元,實體店售價為128元,昨天她發現,淘寶商戶并沒打折,還是售價64元。商戶告訴她,淘寶打出的廣告是按照商品的正品5折銷售,他們以正品128元的價格五折銷售也并不違規。
專家:
商家造節不能形式主義
從“神棍節”到“雙12”,這些節日出現向人們傳播了一個信號:節日是可以創造的,消費者是可以被引導的。
對此,業內人士認為,“造節”的背后是商家的逐利之爭,而眼下這種逐利所帶來的“甜頭”也將令“造節營銷”成為一種趨勢。
國內著名營銷專家李光斗認為,看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是否發達,節日數量的多少也是判斷標準之一。網商“造節”沒什么不妥,“銷售量越大,年底的報表也越好看,對股東以及投資者都是個不錯的交代”。但他提醒商家們,“造節”促銷最終的目標是達成商家與消費者的“雙贏”,促銷要多關注實實在在的讓利,而不能是形式主義,如果喪失了消費者的信任,就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
本報記者 胡晶 實習記者 李錚
推薦閱讀
昨天人民網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今年最叫座的彩電產品仍是國產品牌。在家用電視總體占有率方面,國產品牌市場份額占到70%以上。 不過目前國產品牌也呈現兩級分化現象,長虹、創維、海爾和康佳以63%的份額占據主導地位>>>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電商火拼“雙12” 為何“造節”上癮?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30/160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