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我國家電業已經取得了長足發展,主要家電產品產量繼續位居世界前列,占有較大市場份額,形成了一批在國內有較高知名度的品牌,具備了一定的自主創新能力。 但是與國際一流家電企業相比,中國大多數企業在自主創新方面的投入仍然不足。“十二五”時期,在家電龍頭企業的帶動下,我國家電業將迎來新一輪結構升級。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日前發布《中國家用電器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的建議》,《建議》將未來十年中國家電業的目標定為由家電大國成為家電強國。
什么是家電強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王黎明如此回答:“是在全球家電業中居引導地位,在國際標準的制訂上具有廣泛的參與度與話語權;掌握核心技術,具備關鍵零部件和關鍵設備的研發和制造能力,擁有一批被全球消費者認可的自主品牌;產量規模、銷售額和盈利水平皆位居世界前列,高端產品占有相當的市場份額等。”
我國已經涌現出一批家電龍頭企業。據統計,海爾、格力等5個企業集團的銷售收入合計超過2400億元,占到全行業營業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我們的目標就 是在全球空調業中成為領導者。對于企業來說,要由大變強,就是核心技術的不斷突破。只有技術不斷升級,才能更新產品、創造新的市場空間。”格力電器副董事 長兼總裁董明珠如此解讀。
推動技術創新
在珠海格力電器總部一樓的展示大廳有一個壓縮機的模型,這就是格力1赫茲變頻空調的壓縮機。此前日本的變頻技術最低只能達到8赫茲的低頻運轉。“赫茲指的 是壓縮機工作電源的頻率,頻率越低壓縮機轉速越慢,空調進行溫度控制的精度就越高。這一項目已經獲得2011年度中國輕工業協會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展廳 講解員說。
以格力電器為代表,近年來,在與國際品牌的正面交鋒中,眾多國內家電企業不斷對自身的核心技術、產品工藝、外觀設計、企業管理等方面進行創新升級,不僅創 造了眾多規模上的“第一”,也在不少產品領域的技術創新上實現了“第一”:海爾的“全無霜”概念三門冰箱產品;格蘭仕的全能光波微波爐;TCL(微博)的“智變” 系列超級智能3D電視;小天鵝的自動投放洗衣機……
“家電企業要繼續加強技術創新能力建設,加快技術升級。這包括加強研發能力建設,夯實技術創新基礎;加強行業共性技術、核心技術、基礎性技術的研發,實現技術上的飛躍;強化重點產品技術,有效保證產品升級等。”王黎明表示。
發力國際市場
《中國家用電器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的建議》提出,要鼓勵并引導有條件的企業在境外利用當地的優惠政策建設海外生產基地;鼓勵有實力的家電制造企業與流 通商合作,通過自建、收購多種途徑建設國際營銷渠道;在開拓國際市場的過程中培育自主品牌,結合國際營銷渠道建設推廣自主品牌。
據不完全統計,海爾、格力等國內綜合實力排名前20強的家電企業,都已經在海外設立銷售公司,或直接設立海外生產基地。與此同時,還有數千家家電企業為海外客戶提供OEM、ODM等加工貿易業務。
曾經遭遇國際并購整合難題的TCL董事長兼總裁李東生(微博)仍相信,國際化擴張是中國家電企業的必經之路,TCL盡管經歷了挫折,卻積累了再度走出去尋求海外市場并走好走穩的寶貴經驗。
格力電器副總裁望靖東則表示,“我們在海外市場不以擴張為目標,而是要追求銷售額的可持續性增長。”據介紹,2010年格力電器的營業收入已經達到608億元,其3000多萬臺套的空調銷售量里有20%至25%出口海外市場。
產品更新換代
談起產品的更新換代不能不提電視。過去的幾年里,我國的家用電視產品迅速從CRT(顯像管)過渡到液晶電視,而現在,智能電視、物聯網電視又不斷出現。
空調領域也是如此,變頻空調正迅速取代定速空調,占據越來越大的市場份額。國家信息中心最新發布的《2011冷凍年度空調市場白皮書》顯示,變頻空調的銷 售規模在2011冷凍年度銷售量占整體空調的比例達到38.68%。“從變頻空調與定速空調的產品特性來看,若使用單位連續使用3至4個小時以上,變頻空 調的節能效果就可以發揮出來。”望靖東說。
加快技術創新、推動轉型升級已經成為家電業的重點任務,節能減排、新能源和低碳經濟的發展趨勢不可逆轉。顯然,國內家電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是否能快速提升,以滿足市場競爭和消費結構變化的要求,將是其未來制勝的關鍵。
推薦閱讀
索尼在OLED電視上又殺了回來,上次是2007年,以失敗告終。 近日索尼對外宣布,公司將于明年啟動OLED電視研發項目,并且計劃在未來的三、四年內推出涉及OLED技術的電視產品。 事實上,索尼電視業務已經連續虧損七年,>>>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龍頭企業帶動 家電業迎來新一輪結構升級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30/160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