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星與谷歌在谷歌TV業務上的合作進入最后談判階段。去年,谷歌推出全新的產品谷歌TV,分別與羅技和索尼進行合作。一旦三星與谷歌牽手,谷歌TV的未來將更加令人期待,三星在彩電行業的產業鏈優勢勢必讓谷歌TV如虎添翼。作為一個互聯網企業,谷歌憑借Android系統和對摩托羅拉移動的收購奠定了其在移動終端市場的地位,而谷歌TV的面世,則將其觸角延伸到整個數字家庭。然而,谷歌雖然具備軟件優勢,卻缺少硬件支持,谷歌TV要成大氣候,尚需要許多抬轎之人。
谷歌TV獨行難
盡管谷歌有強大的Android操作系統,但在硬件上還十分欠缺。
在2010年谷歌I/O大會上,谷歌TV被推至臺前。谷歌以“電視融合網絡,網絡融入電視”為口號,吹響了進軍互聯網電視領域的號角。據了解,谷歌TV搭載Android操作系統,采用英特爾的芯片,可以進行海量的網絡視頻瀏覽和軟件下載,通過瀏覽器,用戶可以在谷歌TV上進行電視節目和互聯網內容的自由切換。
盡管谷歌有強大的Android操作系統,但在硬件上還十分欠缺,因此谷歌選擇了羅技和索尼為合作伙伴,并采用英特爾提供的芯片。據了解,羅技為谷歌TV生產機頂盒Revue,用戶可以通過有線電視數據線和Revue連接,在有線電視基礎上實現互聯網功能。同時,谷歌將Android系統植入索尼的電視機中,使其軟件優勢與索尼的硬件優勢強強聯合。創維集團品牌管理部總監李從想認為,谷歌與索尼、羅技等企業合作,能大大提高它的成功率。
對此,賽迪顧問消費電子部門分析師顧成建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智能電視擁有龐大而復雜的產業鏈和未來巨大的應用市場,吸引了眾多傳統電視廠商和IT廠商,各方的積極介入都是想在未來的家庭視聽市場中搶占一席之地。”
去年10月,谷歌TV剛上市不久就受到美國三大電視網的聯手封殺,隨后福克斯和維亞康姆也加入進來。谷歌TV由于自身缺乏內容而陷入困境。中怡康黑電研究總監彭顯東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谷歌TV在美國之所以沒有取得成功主要是沒有協調好各方利益,智能電視已不是單個產品,而是集應用、服務等各方面于一身的綜合體,這樣的產品需擺脫傳統電視純產品的銷售模式,與硬件制造商、應用提供商、服務商等形成更緊密的利益合作。
IT廠商做電視漸成氣候
除了谷歌,微軟、蘋果、英特爾也都對智能電視市場虎視眈眈。
當下,不僅谷歌把下一步戰略聚焦在電視上,微軟、蘋果、英特爾也都對智能電視市場虎視眈眈。目前,英特爾已通過與谷歌的合作進入智能電視領域。另據了解,微軟很早就涉足電視市場,不僅銷售網絡電視,還為電視、機頂盒生產軟件,今年微軟更表示要推出Xbox智能電視產品。
這其中,蘋果的AppleTV最引人注目。顧成建告訴記者,智能電視市場的競爭是操作系統的競爭,即iOS與Android,而操作系統的競爭歸根結底是內容與服務的競爭。他說,蘋果毫無疑問已經建立了端到端的產業鏈優勢,從內容開發,到操作系統,再到終端,蘋果提供了全系列的應用服務。
近日,國內IT巨頭聯想也表示要推出智能電視。11月29日,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在移動互聯戰略發布會上表示:“在智能電視領域,我們早就開始了醞釀和研發,不久大家就會看到我們的成果。”
在彭顯東看來,聯想等IT行業把目光集中在智能電視上是看中了國內彩電市場每年超過1500億元的市場規模,希望借智能電視的東風進入彩電業。但國內彩電業并不是完全由技術決定的,還有因規模而決定的采購成本,因渠道而決定的部分銷售成本等等,IT企業在看中這塊市場的同時也要衡量風險系數。
李從想也認為,IT廠商進入彩電行業有市場機會,但也面臨著風險和壓力。他說:“彩電跟手機不一樣,其產業鏈較手機而言更長,并且市場淡旺季明顯,企業需要具備彈性生產能力;另外,彩電業資金需求非常大,在倉庫備貨、物流、配料等方面都需要巨大的資金支持;同時,彩電更新換代非常快,需要企業靈活、快速地做出市場反應,進行庫存清理、新品研發。”
推薦閱讀
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中國家電產業已經發展到一定階段,國內涌現出許許多多的家電企業,市場競爭愈來愈激烈。在前三十年,中國的家電營銷經歷了價格戰、廣告戰、品牌戰,一直到現在的概念戰;在未來三十年,家電市場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IT廠商做電視漸成氣候谷歌TV業務獨行難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30/161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