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云電視肩負著為彩電廠商提振業績的重要階段性使命,被彩電廠商寄予厚望。然而行業人士卻認為,盡管彩電廠商重金宣傳打造云產業、云終端,但獲利最大的并不是彩電廠商,而是內容服務商借此上位。內容服務商吃肉、彩電企業喝湯的局面出現,國產彩電廠商的努力恐為他人做嫁衣裳。
云電視產品
同質化現象嚴重
在上周舉辦的2011首屆云試聽產業高峰論壇上,與會的彩電企業高層均表示,目前,已將云電視作為推廣重點,并已經開發出多屏共享云電視、微博云電視等創意新品。“年內希望云電視市場能夠迅速打開,改善整個行業利潤薄如紙的慘淡局面。”有企業人士如此表示。
盡管彩電企業寄予厚望,然而行業研究機構靈基手機報發布的《2011云試聽終端趨勢調查分析報告》指出,國內品牌的云智能電視產品在系統完善性、整體體驗上表現接近,并沒有哪家企業有與眾不同的東西。應用程序匱乏、內容單一成為制約云電視市場放量的最大瓶頸。究其原因,就是目前云電視概念模糊,缺乏統一標準。大多數云電視只是智能電視的升級產品,并未有其他突破。
家電分析師劉步塵指出,電視的消費群體最認可的還是視頻功能,但是在廣電的監管之下,海量的視頻內容無法復制到“觸網”的電視上,彩電廠商只好用應用功能吸引消費者。應用體驗差,市場也就很難被打開。
應用不給力
內容商上位
彩電企業一籌莫展,內容服務商卻已經開始努力將電視還原到最初的本質——用視頻內容吸引消費者。目前華錄、樂視TV、松下、索尼等企業都推出了適合匹配云智能終端的播放機。彩電廠商表示,云電視和云智能終端播放機可以做到相互匹配實現海量視頻內容的播放。
然而,樂視TV的一句廣告語還是透露了玄機:“不論在哪里,不管使用什么設備,都可以欣賞到海量最新最全影視劇,內容播放無縫鏈接。”據了解,內容商已經與版權商合作將視頻內容復制到云智能終端播放機中,這意味著不管是之前的普通平板電視、互聯網電視,還是現在的云電視,只要接上這樣的內容播放終端,結果是一樣的。
在記者的一再追問下,一位國內主流彩電廠商坦言,互聯網電視、智能電視、云電視沒什么區別,若是政府不打開政策大門,彩電廠商等于把市場機遇讓給了內容商。樂視TV市場部總監楊鳴向記者介紹,目前的形勢下內容商的機會很大。樂視網還研發出以云計算為基礎的云視頻平臺。這個平臺可以幫助消費者實現PC、手機、Pad、TV等多屏聯動體驗。
為他人做嫁衣裳
播放視頻內容與電視設備無關,只與內容提供方有關。消費者只需購買內容服務商提供的設備就可以實現內容的播放,那利潤自然就會落到內容供應商的口袋里。
中國計算機所相關專家張廣軍告訴記者,云產業的發展,并不一定能真正帶動云電視的銷量,而且即使銷售了云電視,彩電廠商能從中分得的利潤也屈指可數。他舉例說,如果一臺普通彩電售價1萬元,云電視售價1.5萬元,增值的5000元中只有1000元可以進到彩電企業口袋里,而其他的4000元就是視頻和應用那個服務企業獲得,彩電產品低毛利的局面仍然難以改變。三星營銷代理王大慶也直言,在云電視時代,僅憑硬件獲巨大利潤很難實現。
國產彩電企業在云電視上的努力除了為內容服務商帶來商機,也給外資企業的進入鋪了路。由于蘋果APP Store開辟了新的內容營收模式,而三星、索尼等企業也一直在內容上做文章,所以現在多數消費者都在期待外資品牌的云電視,國內彩電企業的重金營銷很可能只是為外資暖場。
推薦閱讀
11月4日,國家發展改革對外發布了中國淘汰白熾燈路線圖,提出從2012年10月1日起,按功率大小分階段逐步禁止進口和銷售普通照明白熾燈。 自1996年啟動實施中國綠色照明工程以來,中國政府先后將照明節電列入九五、十五>>>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國產云電視營銷為內容商鋪路 給外資暖場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30/163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