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8月下半月,國內六大主流彩電廠商密集發布了“云電視”產品,以智能電視和云端資源服務為特點的云電視一時間讓國內彩電界好像短時間內跨入了“云”時代,而從表面看接下來似乎一場“云電視”時代推廣風暴即將來臨。
不過,一個多月后,黃金周的現象卻有些讓人大跌眼鏡。除了三星、LG、索尼等國外大牌,海爾、海信、TCL等國內的家電企業均將多款3D電視產品擺放在醒目位置,其推出的優惠促銷比國外品牌還要大一些。
與國產彩電爭先恐后地推出云電視相比,三星、索尼、東芝等合資品牌依舊不見"云"蹤影---三星自SmartTV在今年4月份上市之后到現在還在主推智能電視;LG在全方位發力3D電視領域,連智能電視還只是作為輔助。
"云電視確實是發展趨勢,但現在向消費者推廣還為時過早。"三星電子中國公司總裁金榮夏此前接受南都專訪時說。
系統不統一兼容性待提高
所謂的"云電視",其實本質上還是“智能電視”,而需要“智能”,必定少不了的就是內置操作系統。對于電腦嵌入式的CPU和架構,傳統X86架構的Windows系列顯然目前還不是很合適,而在當前來來,在移動便攜設備平板和手機上備受歡迎的安卓自然成了首選。
在昨日北京萬壽賓館舉行的“2011首屆云視聽產業高峰論壇”上,發布了《2011云視聽終端消費趨勢調查分析報告》。調查統計分析顯示,目前最受青睞的云電視操作系統,就是是Android,而一些基于Linux的廠商自有系統開始嶄露頭角。
而從目前來看,考慮到跟目前市面眾多的安卓手機和平板更好地聯動,目前主要還是以安卓為主。但是也有一些廠家開始嘗試基于Linux系統獨立開發自有系統,這就帶來了不少兼容性問題。如果顧客家中原有電視,購入新的云電視,亦或者顧客家中有兩臺“云智能”電視,互相之間就不能進行聯動就將不能實現,而如果需要實現特定的功能,可能將存在重復投資的嫌疑。
資源來源混亂
還記得之前,筆者評測高清播放機的時候,就很關注高清播放機自帶的網絡播放功能,而在后來高清播放機引入安卓系統后,也有了一些網絡小游戲的應用。
筆者起初對這些網絡應用的加入抱著蠻大的希望,大大方便了資源的獲取。不過在筆者使用過程中,筆者發現,這些資源無論是數量、穩定性還是質量之參差不齊,都可以用“混亂不堪”來形容。標明“高清”的資源勉強可看,標明“清晰”的馬賽克滿天飛、大量資源無法連上……
而這種情況在“云電視”上同樣難以避免。版權是國內網絡資源永遠避不開的一個話題,盜版資源的泛濫,導致了資源平臺商資源來源泛濫,質量也難以保證。
同時,資源的混亂以及不穩定性,也大大影響了用戶的實際體驗。
推薦閱讀
北京時間11月4日消息,自今年8月國內彩電巨頭先后推出云電視之后,如何定義云電視成為當下熱門話題。近日,創維集團董事局主席張學斌在其騰訊微博中做了詳細介紹,發布了創維云電視六大云功能解析。 張學斌稱,在幾年>>>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外資品牌暫不感冒 云電視面臨兩大難題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30/163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