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分月度的詳細數據來看,2011冷年的全部12個月里,產量水平都大大超過以往年度的任何一個月份。其中1月、3月、4月、5月和6月的單月產量都突破1000萬臺。同時8月到2月的淡季產量同比去年同期增長53%。據空調制冷大市場調查了解,淡季的產量居高不下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去年冷年結束,庫存偏低,而去年的旺銷增強了企業和經銷商的信心,為了避免再度出現缺貨,行業加大了對渠道的出貨力度;二是制造成本不斷走高,產業政策再起變化都促進了生產勢頭的旺盛;三是淡季的空調市場表現確實比較優異。在這些綜合因素的促進下,旺季的產量更是步步走高,雖然同比增速只有20%多,但是3月到7月的產量占到去年產量的一半以上。
家用空調在中國十多年的發展歷程還是有規律可循的,最近多年總是處在平穩→上升→回落→調整這樣的循環中。經過2010和2011連續兩個年度的快速發展,2009冷年慘烈的市場狀況已經被連續兩年的大豐收早已掩蓋,而即將到來的2012冷年又將以怎樣的姿態予以呈現?據相關媒體產業在線統計,2011冷年家用空調行業的總產量是1.14億臺,總銷量是1.12億臺,同比分別增長37%和36.9%。產銷量規模在2011冷年雙雙破億,并且站上1.1億臺的新高位,也許我們甚至無法相信自己的眼睛,但接下來不得不由衷的發出感嘆。
詳細分析去年和今年的同比增長情況,2011冷年的同比增速已經比2010冷年趨緩了很多,這主要是由于2010冷年基數較大。盡管2009冷年遭遇金融危機,使行業發展大大受創,但是從當年5000多萬臺的規模到現在的1.1億臺,僅用了短短兩年時間。
從2009冷年6月開始一直到2011冷年結束,二十多個月的時間里,中國國內的家用空調銷量一直在飆升。2011冷年的12個月里,銷量在400萬臺以上的月份有10個,而在600萬臺以上的月份有4個,其中5月份達到702.9萬臺,創出歷史高點。
工廠內銷出貨有如此大的規模增長,主要源于以下兩個原因。一是政策層面的刺激,節能惠民補貼政策在2011年5月底結束,在政策退出之前,工廠為了獲得更多的補貼額度,都擴大了節能惠民產品的出貨和銷售,內銷旺季前的3月到5月出貨量將近2000萬臺。同樣家電下鄉政策也是如此,在退出之前,很多空調企業改弦更張,大力度的推動下鄉產品的銷售。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工廠提前釋放出貨需求。
第二個原因是今年的三四級市場的大爆發,給了家用空調更廣闊的增長平臺。據記者了解,前幾年三四級市場一直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雖然空調企業“到鄉下去”的口號喊了不少年,但成效不大。這一情況在2011冷年得到改觀,初步從經銷商反饋的信息看,三四級市場的增長為2011整體空調市場貢獻巨大。這也得益于這幾年家電下鄉政策對市場的培育,繼冰箱彩電等產品在農村市場大放異彩后,空調在2011冷年也在農村市場瘋狂了一把。同時,企業也加大了對三四級市場的渠道網絡建設。未來的2012冷年對三四級市場的渠道網絡建設也是企業制勝的關鍵。
推薦閱讀
康宇博、何慶源、趙科林、鄧元鋆、梁玉媚、谷思華。冥冥中注定抑或只是巧合,在諾基亞中國區負責人這個位置上,幾乎都是土、洋職業經理人交錯。這些看上去頗為工整的中文名中,將于2012年1月1日正式上任的谷思華(G u>>>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空調企業改弦更張致力農村 政策刺激需求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30/163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