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10月1日起,夏普將改變過去的投資結構,開始設立統轄中國的投資控股公司,同時,將中國總部從上海遷往北京。這是一個經過通盤考慮和充分討論的決定,也是對中國市場重新定位的轉折點。
為了承擔快速擴大的中國事業的總部職能,今年開始我向總部建議成立中國投資公司,以對中國的13個據點進行統一管理,并成立新財務資金部門進行財務統一管理。于是,便有了2011年10月在北京開始運營的中國地區總部:夏普(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中國投資公司
2011年,夏普在中國地區的事業規模將突破1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95億元),夏普之前的管理模式卻與銷售規模的增長不太相符。同類公司索尼、松下、三星等從一開始就成立中國投資公司,而夏普則最初只是在中國設立生產工廠,到2005年成立夏普(中國)商貿公司,此后一直由商貿公司行使中國總部的職能。
我記得1992 年,夏普首次在中國設廠的時候遵循的三個原則分別是:集中投資區域;一家工廠多品種的生產模式;率先進駐開發區內發展。這三個原則分別能保證:更高效的運營:經營的穩定性和以此為契機同供應鏈上的企業討論共同進駐。
根據這三個原則,從1992年率先在上海浦東新區直接投資了第一家生產據點,之后相繼在江蘇省的常熟市、無錫市和南京市設立了生產據點。
2004年12月,中國對商業領域引進外資實行了對外開放,中國的經濟導向從出口主導轉向了擴大內需,受此推動,夏普于2005年設立了面向中國國內銷售的夏普商貿(中國)有限公司。
此后數年,商貿公司一直不僅擔任銷售職能,它作為統籌公司的角色,還行使著管理勞務、IT和品牌等多種職能。而隨著中國銷售規模的增長,這樣的結構弊端日益明顯。
銷售公司如果能將這些業務轉移到統籌公司旗下,可以讓銷售公司專注國內銷售方面的工作,夏普商貿應該承擔的是中國銷售網絡的拓展工作。
實際上,是否設立統轄公司在夏普公司有多種想法。我提出在中國北京設立統轄公司,用三個方面去說服總部。一是,中國市場發展速度快,應該有統籌管理公司。2010年,夏普在中國市場的內銷規模已達到517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29億元),過去5年保持了每年15%以上的增幅,其中2010年增幅達到22%。2010年,中國市場整體收入已經占到夏普全球營收的18%,是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市場。
二是,目前以上海和江蘇為中心,今后向其他地區發展,擬定這個戰略組織是必要的。
三是,以往負責國內銷售的商貿公司作為統轄公司的角色,如將勞務、品牌、IT等職能部門轉移到統轄公司中,可以讓銷售公司更集中精力于銷售。
更主要的是資金調度的考慮,成立統籌公司有利于資金內部調度,減少向公司外尋求資金,有的公司資金多有的資金少,有了統籌公司后,相互調配,可以減少貸款,夏普這次成立中國投資公司還將設立新的財務資金部門。
為何是北京
決定在中國設立投資公司以后,在哪里設立也多有爭論。
夏普日本總部很多高管最初認為,夏普中國投資公司總部應該放在上海,因為夏普之前的投資都在長三角地區。自從1992年在上海開始投資以來,夏普在包括香港、臺灣在內的生產、銷售和研發基地已經有13個,但是這些基地除了香港和臺北的3個銷售公司外,其他的基地都在上海和江蘇地區。
來中國之前,我試圖說服總部將中心放在北京。
以往夏普以上海和江蘇為中心,今后事業藍圖向上海和江蘇以外的地區拓展就不能把總部再放到上海。
夏普在中國的六大生產基地、兩個研發中心都集中在上海和江蘇的無錫、南京和常熟四地,而30%的銷售收入也來自長三角區域。中國未來的市場廣闊,夏普并不能滿足于在長三角地區。2010年3月,夏普擁有銷售網點5200家,到2011年9月是8500家,2011年的目標是要達到10000家。從2010年3月的7家分公司63個營業所,到2011年9月的9家分公司店和104個營業所。要實現10000家營業所的目標,夏普把未來拓展的區域集中在中國東北和大陸地區,走出長三角。而考慮到地產地銷的成本控制,夏普還在籌劃除上海、江蘇外的其他地區建立工廠。在北京設立投資公司是為了表明夏普向東北、中國內陸地區進行銷售和生產的拓展。
此外,將投資公司放在北京的另外一個重要目的是加強與中國中央政府的溝通。
管理挑戰
雖然2011年夏普在中國的產業規模依然將保持18%以上的增速,但是夏普此前在中國市場的產業結構存在單一的問題,液晶電視銷售占比在70%以上,而包括電子元器件、手機、白色家電等業務占比則偏低,這與索尼、三星等全產品范圍覆蓋不同。按照夏普目前的業務模式,一旦液晶電視市場整體調整,夏普的中國業務將受到重大影響,
為了改變液晶電視業務在夏普中國銷售占比中擁有壓倒性優勢的情況,夏普這次調整的同時,還決定組建新的健康環境和信息通訊事業部,來促進手機和白色家電產品在中國市場的銷售。在健康環境事業部成立后,夏普將把空調、冰洗、空氣凈化器等在日本市場銷售的白電產品都轉移到中國,之后液晶電視比例將逐步下降。
為適應中國智能手機的發展,從去年開始擴大規模,發展智能手機。2010年1月夏普獲得在中國銷售手機的資質,這時的手機都交由代工廠生產。2011年,夏普獲得了手機生產資質,9月搬遷到新址,將由設在無錫的夏普科技公司自己生產。今年10月之前,夏普已在無錫設有夏普電子和夏普科技兩家公司。其中夏普科技(無錫)有限公司被設為手機中國營運中心,而新組建信息通訊事業部后,夏普還計劃將電子書、計算器、電子詞典、上網本、傳真機等業務全部轉移至中國。
夏普手機堅持走高端手機的路線,至少堅持不賣低端手機,維持中高檔手機的定位。現在市場的競爭格局已經是蘋果公司遙遙領先,夏普的手機與其相比還有距離,夏普的目標是接近蘋果的銷售量。不過,夏普的創始人曾經說過,“夏普的使命是創造出被人模仿的產品。”這是創辦人經常強調的一句話,也是夏普的基因。夏普的文化是非常重視研發,如果讓我給正在成長中的科技企業出出主意的話,我想說如果財力有限,就盡量把研發的范圍縮小一些,精力集中在一兩件產品上。
如果說對中國公司的管理有什么挑戰,我個人認為,我的任務之一是讓當地的中國人發揮最大的作用,培養適合中國人的崗位。這個月的11號,夏普英國公司提拔了英國人為當地公司的最高領導,我的想法是盡早讓中國人做中國公司的高層領導。
推薦閱讀
10月20日消息,據路透社報道,LG顯示業務CFO周四表示,預期第四季度工廠利用率有望回升到80%。三季度工廠利用率為70%。 LG顯示業務為亞馬遜Kindle Fire平板電腦提供顯示面板,一位高管表示公司看好該機器的銷量,在性>>>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改變投資結構 夏普重組中國區架構的邏輯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30/164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