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業內關注的海爾、三洋并購案塵埃落定。文化和經營理念能否融合將成為海爾并購三洋后面臨的重要課題。
昨天在山東省青島市,海爾集團(下稱“海爾”)執行副總裁梁海山和日本三洋電機株式會社(下稱“三洋電機”)副社長本間充分別代表雙方正式簽署收購協議。根據協議,海爾正式收購三洋電機在日本的洗衣機和家用冰箱業務及其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和越南的洗衣機、家用冰箱和其他家用電器銷售業務等9家子公司。雙方預定在2012年1月至3月末之間陸續完成相關事業和業務的交割。
海爾可以在一定期限內在越南、印度尼西亞、菲律賓、馬來西亞銷售“SANYO”品牌的冰箱、洗衣機、電視、空調等家用電器產品。三洋電機在上述公司中的電冰箱、家用和商用洗衣機的相關專利、設計和注冊商標也轉讓給海爾。
并購將使海爾獲得近3100名三洋員工,其中三洋集團在日本從事冰箱、洗衣機相關業務的近340名專業人員也會加入海爾。
業界傳聞,這次海爾并購三洋電機冰洗業務的作價為100億日元,約為8.27億元人民幣。不過,海爾昨天在新聞稿中對此并沒有確認。
上述提到的海爾使用三洋商標的“一定期限”到底是多長時間?海爾方面回應道:這與交易金額的問題一樣,因為還在業務交割期,且雙方有保密協議,因此不便回答。
海爾集團副總裁杜鏡國表示,以此為契機,海爾將打造在日本以及東南亞地區引領行業的研發能力、競爭力一流的制造基地以及東南亞地域的本土化市場營銷架構,實施海爾在東南亞市場(Haier及SANYO)以及在日本(Haier及AQUA)的雙品牌運作機制,實現全流程的以創新為導向的市場瞬間擴充。
“最終的成功取決于文化和經營理念的融合。”杜鏡國說,海爾將在尊重當地文化以及保證員工待遇不低于并購前的待遇的基礎上,導入海爾的創新理念和機制平臺,目標是打造一流的世界家電技術和市場的引領者和規則制定者。
帕勒咨詢有限公司資深董事羅清啟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這次并購是全球白色家電業開始由中國企業主導的一個信號。海爾目前已是全球最大的冰箱生產商和第二大洗衣機生產商,它在采購成本等方面有規模優勢,而三洋冰箱、洗衣機的成本卻較高,所以此次并購背后的實質是全球白色家電供應鏈的優勢資源向領先的中國企業集聚。
此前,中國另一年產值過千億的白色家電巨頭美的集團,亦出資2.33億美元收購美國空調巨頭開利在拉美的空調業務公司51%的股權。
海爾在海外征戰多年,其在歐、美均有工廠,自主品牌的冰箱現已進入歐美主流渠道銷售。羅清啟認為,強力切入日本市場后,海爾將完成在歐美日發達經濟體的產業布局。但是,日本是全球電器的生產大國,產品技術成熟,消費者對本土品牌認同度高,因此海爾通過并購大規模進入日本市場,好比足球賽踢客場,“挑戰巨大”。
隨著全球產業轉移,中國能否像日本那樣誕生出全球知名的家電品牌?日本電機工業會專務理事早野敏美10月17日在率團參觀順德家電展期間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日本不會放棄家電產業,中國家電企業要成為世界品牌還需要努力,中國企業快速發展過程中將碰到各種問題,還需花工夫解決。
事實上,日本的同行已對迅速崛起的中國企業有所忌諱。據日本的行業數據網站消息,松下在東南亞的一些員工頗有微詞,在網絡上發表言論:SANYO的冰箱、洗衣機在越南家電市場份額超過30%,而Panasonic只占百分之十幾;真心“希望好好利用SANYO品牌”,“急著統一Panasonic品牌”不明智。
推薦閱讀
2011年染色饅頭、塑化劑、豆漿粉事件等一連串的食物健康事件使食品安全再度走入人們的視線,飲食的不安全讓人們更加愿意選擇在家自制食品,因此智能小家電開始走俏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同時,今年開始小家電企業不斷走>>>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海爾并購三洋冰洗業務落定理念融合是關鍵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30/164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