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家電行業目前進入了多巨頭時代,市場的趨于飽和、邊際利潤的急劇下降、不掌握核心技術的尷尬局面、產品、技術沒有新的突破,這些諸多困境導致行業進入了一個發展瓶頸,于是眾多家電企業試圖尋找突破口,金融資本運作和房地產行業進入了他們的視野。
家電企業淘金地產業最早始于上世紀九十年代,海信、格力是早期吃螃蟹的人,他們在1991年、1995年成立房地產公司,海爾、美的緊隨其后,分別在2002年、2004年進入房地產業,此外,格蘭仕、長虹、奧克斯也紛紛“插足”地產,而在最近,以小家電起家的蘇泊爾集團也大掏腰包,參與沈陽北部的CBD建設計劃。
在這些淘金地產業的家電企業中,早期進入的企業均獲得了資金上的一些收益,其中格力可謂是收獲最豐的。格力集團旗下的格力地產,在2009年成功完成借殼后,僅用了一年的時間,營業收入就超過了5億元,增長率達到了913.5%,但是即便如此,作為副業的房地產業,也還遠未到羽翼豐滿的時候,對于他們的主業更沒有形成很好的支撐,而相反,近期隨著中國房地產泡沫的膨脹,地產調控形勢日趨嚴峻,房地產業開始低迷,使得家電行業進入的大量資金面臨被套牢的可能。家電行業將出現怎樣的變局?
業界的主流觀點認為,在一段較長的時間內,國家對房地產調控的政策將不會放松,若果真如此,慧聰鄧白氏認為,在房地產業受挫的家電巨頭們,大多會選擇重新回到自己熟悉和擅長的家電主業,他們將更專心地投入家電業的經營,期待在產品、技術、品牌、服務方面的投入能夠得到更穩妥的回報。其二,對于那些后進入房地產業的家電企業,由于資金高位套牢,抽身已不太容易,可能會引發行業的一次大規模的洗牌,行業將進一步整合,3到5年內可能會形成更大的寡頭。其三,由于家電行業是一個充分競爭的行業,相對于房地產業來說,他們在資金實力、營銷能力、經營水平上絲毫不遜色于傳統的房地產企業,而其在經年的價格戰中歷練出來的豐富經驗,有助于在此次調控中獲得相對的競爭優勢,因此不排除家電行業的少數佼佼者,將在房地產業確定行業地位。
而對于這些變局,對慧聰ICT這樣以服務家電行業為主要業務的市場調研部門而言,不啻是一個好消息,這也提醒我們要更加多地關注宏觀經濟走勢、家電行業的洗牌和行業的發展方向,從而及時發現、跟蹤重點企業,鎖定服務對象,以及更早、更精確地確定未來的研究方向。(作者吳桃,系慧聰鄧白氏ICT事業部研究經理)
推薦閱讀
進入2011年,家電下鄉對冰箱銷售的拉動作用開始減緩,國內、國際經濟形勢依然沒能擺脫金融風暴的陰影,國家抑制房地產熱的宏觀調控作用開始顯現,城鎮家庭冰箱入戶普及步入平臺期,諸多外部因素合力造成冰箱市場銷售>>>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家電企業淘金地產業或引發新一輪洗牌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30/165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