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的一天,國內某著名空調壓縮機廠的負責人對《電器》記者說:“空調企業要貨已經到了瘋狂的地步,這樣下去我很擔心空調行業會出問題。”7個月之后,中國家用空調行業用一份漂亮的成績單結束了2011冷凍年度。
產業政策逐漸退出、原材料價格不斷攀升、人工成本增加以及環境趨緊的2011冷凍年度,空調業持續的高速發展令人瞠目。然而在火熱繁榮的背后,泡沫已經出現。
市場火熱 業績斐然
不同來源的統計數據均表明:2011冷凍年度中國家用空調業成績驕人。奧維咨詢統計的數據顯示:2011冷凍年度全行業實現內銷出貨量5300萬臺,較上一年度凈增1500萬臺,終端銷量4919萬臺,同比增長幅度達到34.4%,創下歷史新高。國家信息中心數據顯示,與2010冷凍年度相比,2011冷凍年度國內空調市場銷售量同比增長20.45%,銷售額同比增長28.64%,國內重點城市空調整體市場規模已經達到3675萬臺。
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1年1~6月,空調實現總產量8530萬臺,同比增長超過40%。海關總署的數據則顯示,2011年1~6月空調出口量同比增長33%,成為支撐整個中國家電行業的主要力量。
格力電器有關人士認為,上一冷凍年度結束時的低庫存水位、分銷網絡的迅速擴大以及產業政策的推動,是2011冷凍年度全行業取得良好業績的主要原因。該人士稱:“2010冷凍年度結束之后,全行業的庫存水平幾乎降到了有史以來的最低點,這給了各個空調企業全力備貨的空間。”
然而庫存低水位僅僅是2011冷凍年度火熱的開端,此后雖然國家有關激勵政策有所調整,但仍然對空調業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美的制冷家電集團副總裁王金亮對《電器》記者表示,2010年6月退出的節能產品惠民工程不僅未對空調行業的銷售產生影響,反而激發了變頻空調的推廣熱潮;相對于“家電下鄉”作用正在減弱的冰箱而言,“下鄉”對空調的巨大作用剛剛開始顯現。
業內專家認為,各個空調企業分銷網絡的極速擴大才是2011冷凍年度空調行業出貨量激增的最重要原因。據了解,格蘭仕投資10億元,在全國建2000家專賣店,年內實現1縣1店;志高空調與創維結盟,宣稱年內將在全國開出5000家低碳生活館;奧克斯宣布,2013年,國內經銷商將超過3000家;而長虹更是計劃3年內,在全國建1萬家專賣連鎖店;美的自有品牌專賣店已達1.4萬家,年底將達1.5萬家;格力則在既有的傳統優勢渠道繼續深入分銷。與此同時,電子商務進入行業視野,包括志高、TCL等空調企業的線上銷售已經有了一定的占比,并呈加速發展的態勢。
奧克斯空調事業部國內營銷公司總經理金杰評價稱:“分銷網絡擴大的直接結果就是擴大了空調產品的渠道‘蓄水池’,空調工廠的出貨空間因此被大幅放大。除了各個工廠自身在不遺余力地提升分銷網絡數量、大規模突擊空白區域之外,過去一年內,許多其他家電產品的經銷商也在積極地拓展自身的產品經營范疇,而推動這些商家選擇家用空調作為新經銷產品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冰箱、洗衣機和彩電等都出現了銷量增速下滑的情況。”
從各方公布的銷售數據來看,連續第三年的火熱行情,令眾多空調廠家業績斐然。格力半年報顯示,2011年上半年,空調業務實現銷售額37.2億元,同比增長61.86%;主營業務內銷額28.8億元,同比增長61.91%。美的空調的銷售額同比增幅近40%;奧克斯空調也宣布2011冷凍年度內銷350萬套,同比增長近90%;格蘭仕完成了240萬臺內銷量的目標;長虹空調總結2011冷凍年度銷量增幅對比上一年度為50%。海爾、志高和海信科龍也均取得了大幅度的銷量增長。
三四級市場 中流砥柱
在火熱的市場行情之下,空調市場在不同層級呈現出了截然不同的兩種情形——一二級市場增速下滑,三四級市場極為火爆。
國家信息中心的統計數據表明,2011冷凍年度三四級市場和鄉鎮市場繼續保持整體規模逐步擴大的趨勢,其中三級市場銷售量同比增長37.50%,四級市場銷售量同比增長更是達到70.88%,遠遠高于平均增長水平和一二級市場增長水平。經過幾年的快速增長,在一二級市場消費需求逐步飽和的情況下,三四級市場和鄉鎮市場已經逐步成為保證國內空調整體銷售規模的重要市場,同時也成為了支撐空調行業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力量。
與三四級市場相比,一二級空調市場的表現形成了鮮明的反差。多個統計數據顯示,一二級市場的銷量增速明顯低于三四級市場。來自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1~6月,家用空調銷量同比下滑4.8%,銷售額同比增加11.9%。而同期,根據家電下鄉系統的數據,家電下鄉空調銷量達419萬臺,同比增加136.7%。
結果是,三四級市場史無前例地成為了支撐空調行業發展的核心力量。
王金亮表示,相對于普及率很高且已受到房地產市場低迷影響的一二級市場來說,目前中國農村空調保有量和普及程度都比較低,隨著農村基礎建設的日益完善、農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村市場對于空調的消費潛力正在逐步釋放。美的變頻空調銷售增長中超過50%的增長貢獻來自于三四級市場。
海爾空調有關人士則表示,近幾年三四級市場的經濟發展獲得了長足的進步,需求增長直接刺激了市場規模的快速增長。隨著農村電網改造、公路建設等基礎設施的改善,農村空調消費環境成熟,在農民收入水平提高的支撐下,三四級空調市場仍然有著巨大的增長空間。
格力空調有關人士稱,“家電下鄉”極大地拉動了三四級市場的發展規模,生產企業也逐步認識到這一市場對于鞏固和發展銷售規模的重要性,生產企業開始積極布局這一領域的銷售渠道。重要的是,在冰箱、洗衣機等傳統大家電產品的“家電下鄉”推動力開始下降的時候,空調開始顯山露水。“未來3~5年,三四級市場都將是空調業發展最大的推動力。”
在三四級市場放量增長的同時,這一市場的產品結構也發生了變化。多家空調企業人士均稱,目前三四級市場的產品結構兩極分化——能效3級的低價產品和以變頻空調為主的高端產品占據銷售主流。而由于三四級市場特有的居住環境,這一市場的空調柜機比重也較高,產品銷售利潤并不差于一二級市場。
因此,受到三四級市場大規模增長的影響,一些在其他領域發展多年的家電企業,如索伊、坂田和威力也投入巨資進入空調行業。客觀上,這勢必將加劇未來三四級空調市場的競爭態勢。
變頻當道 結構升級
“如果連三四級市場的消費觀念都普遍接受了變頻空調的話,那么變頻空調成為行業主流的勢頭就不會有任何疑問了。”格力電器有關人士稱。
業界人士稱,受核心技術自主化的制約及產品成本價格差的影響,變頻空調還不足以完全淘汰定速空調,但在節能產品惠民工程于2010年6月徹底終結后,之前享受補貼的高能效定速1、2級空調的銷售占比開始走低,變頻空調毫無疑問地成為各大空調企業的主推產品,也因此,變頻空調必然延續2010冷凍年度強勁的增長勢頭,繼續蠶食定速空調的市場份額。
根據國家信息中心的統計數據,2011冷凍年度,變頻空調在分體壁掛式產品中的銷售量占比已經接近40%。奧維咨詢的數據則顯示,2011冷凍年度,變頻空調終端銷量為1756萬臺,同比增長112.2%,變頻空調市場占比已攀升到35.7%,較上年升高13.1個百分點。
王金亮表示:“現在談空調行業,已經‘言必談變頻’,曾有人對變頻空調前景產生懷疑,但現在已經不用證明了。變頻空調的競爭已經從簡單的市場層面,向全產業鏈轉移,未來掌控上游核心技術才能掌握命運。”
海信科龍市場部總監宋紅燕表示,政策退出對主推變頻空調的海信品牌是利好。她透露,2011冷凍年度海信科龍整體變頻空調銷售額占比為50%。
然而變頻空調的高速發展還是遭遇了稀土價格暴漲的阻擊,對此,接受采訪的空調整機企業均表示“稀土絕不會令變頻空調產業發生倒退”。
空調新軍索伊電器常務副總經理劉勇表示,目前即使是三四級市場消費者,對變頻空調的需求也很大。“電壓不穩常導致定速空調壓縮機損壞,但變頻空調對此保護很好;省電也是三四級市場消費者所看重變頻空調的因素。”
事實上,變頻空調占比的大幅增加客觀上導致了2011冷凍年度空調平均價格的升高。國家信息中心數據顯示,與2010冷凍年度相比較,2011冷凍年度國內重點城市空調整體平均價格水平同比增長11.12%,其中變頻空調同比增長3.41%,定速空調同比增長12.76%,這是從2009冷凍年度開始三年來第一次平均價格呈現同比增長態勢。
金杰表示,行業平均價格的提升除了變頻空調比重升高外,整體物價水平的上升以及原材料、人工、物流和銷售渠道等成本的提升也是重要原因。而后兩個因素,恰恰構成了空調行業對未來判斷時認定的“不確定因素”。
2012 未來難測
基于2011冷凍年度國內市場的放量增長,各個品牌在高調公布銷售數據的同時也信心十足地對于下一年度做出規劃,各個空調企業的擴產步伐也絲毫不見遲滯。格力、美的在2012冷凍年度均將繼續擴產,向2015年5000萬臺年產能的目標邁進。海爾、志高也分別做出了接近2011冷凍年度增幅的銷售規劃。此外,奧克斯空調提出了2012年500萬套和2013年1000萬套的銷售目標;長虹空調也在近期制定了在2011冷凍年度基礎上銷量繼續增長50%、內銷總量220~250萬套的目標;TCL空調在2011冷凍年度銷量超過100萬臺,2012冷凍年度則設定為200萬臺以上。在一個個銷售目前面前,空調行業又面臨著“沒有最高只有更高”的增長要求。
然而,2011冷凍年度的最后兩個月的旺季銷售情況給空調業帶來了涼意。據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空調企業人士透露,從企業出貨層面統計,2011年5~7月的業績是喜人的,但從零售終端來看,2011冷凍年度的旺季后兩個月受到天氣以及經濟環境影響,頹勢明顯。終端市場的緩慢增長,與工廠出貨量的高速增長形成了明顯的落差,在直接推高庫存量的同時,也反映出2011冷凍年度的增長數據存在著較大的泡沫。
據各種數據統計,2011冷凍年度的遺留總庫存在1200萬~1800萬臺之間。業界人士分析認為,從市場發展的一般規律來看,國內空調市場經歷了過去幾年的高速增長之后,本身也進入了一個規模化突破的平臺周期,這種平臺效應在一二級市場的表現尤為明顯。加上房地產市場自去年下半年開始就受到嚴格調控,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對空調產品的需求。
王金亮預測稱:“2011年下半年以及未來一兩年,空調市場預計將進入低增長周期。空調行業將遇到諸多不確定因素,如成本是否繼續上漲、全球經濟環境是否繼續走低、人民幣匯率是否繼續升高以及房地產政策是否繼續收緊等等。應對不確定因素的唯一辦法,就是技術創新。”
事實上,2011年國內家電市場的整體行情并不理想,冰箱、洗衣機和小家電出現了明顯的規模再增長瓶頸。家用空調的大幅增長在這種格局下顯得尤為惹人注目,盡管市場本身需求依然呈現出增長的狀態,但是庫存量的大幅增高,以及國內外經濟趨緊的形勢,已經給空調市場提出了警示。
另外,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等家電行業的利好政策接近尾聲。在政策的推動下,連續三年高增長的空調業將很快面臨失去政策推動力的局面。對此,格力電器總裁董明珠表示:“我希望所有的補貼政策盡快停止,企業的生存依靠的不是政府扶持,而是自身的技術創新和戰略部署。”
推薦閱讀
日前,第十七屆中國最有價值品牌百強榜在南京揭曉,包括海爾、國美、美的、TCL在內的四大家電品牌躋身最有價值品牌前十強,其中海爾以907.62億的品牌價值連續十年蟬聯榜首。 中國最有價值品牌研究主要針對我國競爭行>>>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家用空調:市場火熱高速前行 泡沫隱現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30/166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