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空調要漲價”的呼聲,空調行業度過了又一個冷凍年。據奧維咨詢(AVC)數據顯示,2011冷凍年(每年的8月1日開始到來年7月31日)實現終端銷售規模4919萬臺,同比增長34.4%,業界普遍用“完美收官”來概括。不過,信息時報記者從不少企業的口中探聽到:“今年空調市場并不如預期中好”,特別是一二級市場表現遜于往年。而三四級市場成為空調市場規模擴張最快的領域,并且這種勢頭將持續到下一冷年。
紅火背后:一二線城市增速緩慢
“今年空調銷量比往年至少下滑10%左右。”廣州市某家電賣場負責人向記者透露。據了解,由于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結束,以舊換新、家電下鄉等政策將陸續退出,今年入夏以來,廣州、北京等一線城市空調市場不如往年紅火,銷售的慘淡令眾多家電廠商備感壓力。
有不愿具名的廠家人士向記者表示:“今年旺季,空調銷售未像往年一樣出現井噴。”另一廠家也表示,銷售下滑不是一家兩家,而應是華南市場整體反應。據介紹,每年的5~7月是空調銷售旺季,以往這幾個月的銷售幾乎占到全年銷售的一半以上,但今年的華南市場恰恰在這幾個月迎來雨季,可說是“天公不作美”。
監測數據顯示,截止2011年6月份,一二級家用空調市場銷量呈現低增長,特別是北京、上海、廣州等中心城市市場累計銷量比去年同期下降5.3%。
“今年7月份下滑是最厲害的,整個7月廣東空調市場同比去年整體下滑20%~30%。”某賣場空調負責人透露。下滑原因主要是去年7月天氣炎熱,另一方面節能惠民補貼大大拉動了消費,對比之下,今年的很多消費在去年就釋放出去了,市場需求不強烈。
對此,業內人士均表示認可,認為除了天氣因素影響外,一二級市場的部分需求,已在節能惠民政策退出前提前釋放。奧維數據顯示,今年一二級市場的終端銷量為3904萬臺,同比增長28%,增幅低于市場平均水平。
拓展渠道:三四級市場潛力大增
一二級城市的銷售數據不理想,整個空調行業何以保持高速增長?
按照以往的傳統,空調的產銷量主要是靠廣州、北京、上海等一二線市場,但是從今年的市場表現看來,恰恰相反,三四線市場表現比一二線市場更為搶眼,而且這樣的趨勢還將延續。“2011冷年大豐收,三四級市場增量起了很重要作用。”空調行業人士如是說。據奧維咨詢統計數據顯示,2011冷凍年度,空調行業在三四級市場實現終端銷售1015萬臺,同比增長66.2%,其所占整體市場的銷量比重也上升了4個百分點,突破20%。
據悉,美的變頻空調的銷售保持了50%的增長,而其中70%~80%的增長貢獻來自于三四級市場。
據記者了解,此前蘇寧電器發布的2011年“空調白皮書”中預測,三四級市場已成為空調生產企業和流通渠道的“重點戰場”,從市場需求來看,農村市場呈現出放量增長的局面。對于這種趨勢,國內各大品牌也達成了共識,格力、美的、海爾等空調巨頭紛紛將自建渠道網絡的觸角延伸到鄉村一級市場。
業內人士指出,從市場供給角度分析,節能惠民政策取消后,空調廠商也開始加大對三四級市場的資源投放力度,同時,還可借助前期冰洗產品下鄉所拓展的經銷渠道,促使三四級市場規模快速增長起來。
相關報道 變頻市場增長超過預期
“變頻空調增長非常迅速,目前市場占比已經超過50%。”國美電器廣州分公司空調科科長譚理文指出,由于變頻與定速空調價格相差不大,很多消費者會選擇變頻。據奧維數據分析顯示,2011冷凍年變頻空調的產銷量達到1756萬臺,同比增長112%,翻了一倍還多。
記者了解到,在今年3月份空調銷售旺季到來之前,不少企業紛紛調高了市場預期。國美、蘇寧分別在其發布的2011年度空調行業白皮書中調高了變頻空調市場份額目標,預計將突破50%。賣場人士向記者表示,“從2011冷年來看,變頻的增長高于預期。”
自2009冷年開盤美的、格力、海爾等龍頭品牌高調進入后,隨著更多國內品牌的加入,空調市場中變頻產品的銷售比重呈現出階梯式上升趨勢,2011冷年市場占比已攀升到35.7%,較上年升高13.1個百分點。
推薦閱讀
2011年注定是中國小家電市場的多事之秋,一邊是步步高等一批想走多元化路線的跨界及二級品牌或折戟沉沙或后勁不足而退出競爭;另一邊是白電大品牌高舉高打,在白熱化的艱難市道中以更積極進攻的姿態,展開集團軍的對決>>>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30/167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