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ST春蘭2011年半年報顯示,公司的主營業務“空調”的營業收入為2.7億元,同比減少18.78%。上一年,這一數字為3.4億元。從2006年到2009年,該公司中期的空調業務營收分別為15.6億、12.6億、6.7億和3.1億元。
年初,春蘭集團副總裁劉亞夫表示,計劃用三年將春蘭空調拉回到主流陣營。但半年報似乎又給春蘭潑了一盆冷水,在營收幾百倍于自己的對手面前,春蘭還有機會嗎?
空調營收持續萎靡
沒有人會想到,當年空調行業的“帶頭大哥”如今的營業收入只有龍頭企業的零頭。ST春蘭今年的半年報顯示,公司上半年的營業收入為3.9億元,營業利潤為-612萬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202萬元。
春蘭曾經是家電行業名副其實的翹楚,上世紀九十年代曾占據全國空調市場的半壁江山。然而,春蘭并沒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家電業,而是開始多元化擴張,先后進入摩托車、汽車等領域。“它當時做的東西很多,需要的資金都是從春蘭空調輸出的,這使得主業受到非常大的打擊。”家電觀察人士劉步塵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頂峰之后便是長期的衰落。2005年公司虧損近2600萬元,2006年虧損額增加至1.99億元,2007年則達到3.15億元。2008年5月19日,披星戴帽的春蘭不得不暫停上市,直到2009年11月才恢復上市。
專注主業能救春蘭?
主業難盡人意,副業仍未丟掉。去年1月,ST春蘭與春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簽訂協議,共同對泰州星威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增資,其中ST春蘭占有85%的股份。由此,公司涉及房地產開發、商品房銷售、物業經營和房屋租賃等業務。在外界看來,公司甚至把房地產業務看做挽救頹勢的救命稻草。
不過,春蘭相關人士表示,公司的主營業務依然是空調。劉步塵認為,春蘭應把同主營業務不相干的副業都砍掉,一心一意做大空調業務,把握變頻空調和中央空調爆發式增長的機會,慢慢重振雄風。
“如果春蘭不對自己的戰略進行全面的修正,重新回歸中國空調第一陣營的可能性為零。不客氣地說,從它現在的銷售額來看,不說第一陣營,第三陣營都不夠格。”劉步塵說。不過在上述春蘭人士看來,公司在技術方面一直有其優勢,主要差在市場渠道這一塊,因為市場建設需要一個過程。
推薦閱讀
變頻似乎已經成為了節能家電產品的代表,除了空調,很多家電也開始應用了變頻技術。洗衣機行業開始吹起“變頻”風,從變頻滾筒到變頻波輪,變頻技術似乎已經成為高端洗衣機產品的標志。目前家電賣場中帶有變頻技術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春蘭主業營收下降近兩成 復興仍無起色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30/167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