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國內冰箱業“四朵金花”之一的新飛冰箱,高管頻頻離職,人心渙散。
在新飛擁有10年以上工作經歷的新飛冰箱高級總經理王建華日前突然宣布離職———王建華已是新飛電器今年來第四位離職的高管。
“中外冰箱行業,在中國市場最大的變數已經出現,新飛冰箱老總王建華辭職,這對于新飛在中國市場的銷售是最大的失敗,靠職業經理人和不熟悉中國冷箱行業的假洋人做好中國市場難,新飛真正的危機已經出現,對美的、長虹、海爾是利好的消息。”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在其微博上說。
此前,新飛大股東、新加坡豐隆集團與美的、康佳、TCL等家電企業均接洽商談過出售事宜。而隨著新飛核心管理層的離去,新飛“出嫁”似乎已是箭在弦上,問題是,誰來接手?
管理層與大股東矛盾激化
新飛冰箱高級總經理王建華日前證實,他確已離開新飛,但對離職原因不予回應。
這只是新飛電器人事地震中的“一角”,今年開始,新飛冰箱銷售總經理羊健,技術中心總經理梁尚勇,首席運營官、總經理兼法人代表丁俊發先后去職。再加上去年12月離職的董事長張冬貴,新飛電器數月來離職高管數量達到5位。
“這一輪人事震蕩折射出新飛管理層與大股東之間的矛盾已很難調和。”家電業人士如是稱。
公開資料顯示,新飛創辦于1984年,在1994年和2005年,新加坡豐隆集團先后兩次收購新飛的股份,第二次交易后,豐隆控制新飛90%的股份,新飛搖身一變成為一家外資企業。
但豐隆的入主對新飛而言卻更似一場劫難,曾經中國冰箱業“四朵金花”之一的新飛市場份額步步萎縮———中怡康數據顯示,這兩年新飛電器只排到國內冰箱行業第六名左右,市場份額也由去年第二季度的6.9%下滑至今年二季度的6.5%.
作為新加坡的地產和酒店業大亨,冰箱并非豐隆集團的主營業務,且其并不具備冰箱等家電業務的專業化運營隊伍和市場經驗。行業觀察家沈建指,新飛在外資豐隆集團全面控股后不僅未能獲得突破性增長,而是陷入了發展停滯期,在市場營銷、產品研發、品牌推廣等方面均無起色。“新飛冰箱近兩年的業績增長,并不是企業自身的發展拉動,完全依賴整個冰箱產業在家電下鄉政策刺激下的慣性增長”。
新飛欲嫁婆家是誰?
今年上半年,國內冰箱銷量為2007萬臺,同比僅增長5%,銷售金額為482億元,同比僅增長2%,而去年同期,國內冰箱市場增長率高達27.4%.
毫無疑問,前兩年家電下鄉政策給行業帶來普惠,業績增長掩蓋了新飛內部部分的沖突與分歧;但在今年下鄉政策效應縮減、冰箱市場增長乏力的背景下,新飛的內部矛盾便不可避免地集中爆發了。
曾擔任新飛電器總經理的李根,在新飛2011年度營銷峰會上說了段意味深長的話,“這兩年新飛與自己比是增長的,但與同行相比則沒有他們快,美的取得了40%的增長。6年前新飛市場排名在第二,現在,許多原來的‘游擊隊’都跑到我們前邊。我們不僅要做正確的事,而且要正確地做事。”
李根所說沒有“做正確的事”,暗指公司在決策過程中保守謹慎,只想“守成”,不思進取。
目前,國內一線冰箱品牌紛紛擴充產能———今年3月,海爾在合肥完成300萬臺節能冰箱技改項目,使國內總產能達到近2000萬臺;去年冰箱產能已接近1000萬臺的美的今年計劃40%的產能增長;而根據美菱未來三年的發展規劃,到2013年也將實現1000萬臺的產銷目標。反觀新飛,則逐漸淪為二線區域性品牌,與海爾、美菱、美的的差距繼續拉大。
面對高管頻頻掛靴,新飛大股東新加坡豐隆集團只回應稱,“這都屬于正常的人事變動,新飛冰箱、空調、洗衣機一直處于穩步增長階段”,但業內普遍認為,豐隆要想重振新飛困難重重,盡快給新飛找到“好婆家”才是解決問題之道。
知情人士透露,豐隆集團此前與美的、康佳、TCL等家電企業均接洽商談過出售事宜,畢竟新飛擁有產品和渠道的部分優勢,以TCL、康佳為代表的黑電企業也可以通過收購,迅速拓展其白電業務。
美的電器CEO方洪波則表示,美的在收購小天鵝之后,已經搭建起白電產業的雙品牌戰略,美的冰箱在市場、品牌和研發能力上均不弱于新飛冰箱,“收購新飛冰箱不符合美的的戰略方向”。
推薦閱讀
據經濟之聲報道,家電企業進入房地產領域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最近各大家電巨頭的舉動就包括蘇寧競購北京熱門地塊;蘇泊爾宣布斥資15億,參與沈陽北部CBD計劃;長虹科技大廈預計9月成都開工;青島住交會上,海信和海爾推>>>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昔日榜眼新飛冰箱人事地震 欲尋“婆家”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30/167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