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近日在廣州召開的“2011全球電熱產業峰會”了解到,由于技術門檻低利潤空間大,在小家電行業有眾多不具備生產實力的商家,通過作坊式生產向消費市場輸出了大量能耗標準遠不達標的產品。出席峰會的有關專家和業界代表呼吁,要堅決抵制小家電中的“偽低碳”產品,國家有關部門要盡快出臺小家電能效標準。
在中國整體產業格局中,相比能源、化工等產業,家電行業更易通過技術更新和改良,實現低碳目標。然而普通百姓對大家電的能耗標準要求比較高,往往忽視了電風扇、電暖器這類季節性小家電的能耗量。中國家電研究院副院長吳尚杰介紹:“相比大家電,小家電產品個頭雖小,但耗電量一點都不少。對比發現,許多小家電產品的耗電量不僅不比空調、冰箱、洗衣機、電視等大家電低,相反,甚至要比大家電還高。”
2010年3月1日起,繼空調、冰箱、洗衣機、熱水器等產品正式實施能效標識制度之后,小家電也進入了加貼能效標識的行列。據統計,國內小家電生產企業約有5000家,雖然都標榜著自身“低碳”的標簽。但據行業調研,能夠達到新標準的廠家甚至不到5成。也就是說,目前的市場上,有超過2000家的小家電生產企業,不僅生產出的產品存在能耗問題,其生產環節本身也不符合環保要求,屬于“偽低碳”產品。
艾美特執行副董事長蔡正富在論壇發言中號召中國家電企業堅決抵制“偽低碳”產品,他指出,“在全球能源危機及溫室效應的雙重影響下,環保、節能、綠色、低碳已經成為了家電行業的大趨勢。提高能效就是綠色,踐行低碳才能成就我們的未來!
蔡正富同時透露,為了配合國家相關廢舊電器法規的出臺和深圳市廢舊家用電器回收體系建設工作,艾美特已經成立了專門從事廢舊家電回收及處理的研究小組,提出了包括以舊換新、對舊電器進行無害化處理等創新方式,力爭為國內家電企業回收廢舊電器開啟一條探索之路。
據了解,發達國家平均每個家庭有37~40件小家電,而在中國城市,目前每個家庭只有10件左右。由此可見,小家電市場的發展空間巨大,但目前市場中的小家電生產企業規模和技術水平參差不齊,還是有很多低碳產品的劣質產品充斥市場。專家認為,隨著國家針對小家電能效標準的出臺,很多技術含量低、生產效率低、能耗高的小廠,將會被淘汰出局。
推薦閱讀
日前,據當當網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其營收為人民幣7.908億元,同比增長53.3%,其中百貨業務同比增長152%。在保持業務的高增長的同時,當當網也付出了虧損的代價。當當網董事長俞渝在分析師會議上表示,虧損主要來源于>>>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小家電個頭雖小耗電不少 能效規范待加強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30/167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