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收購三洋東南亞白電業務的余音在響,另外一白電巨頭美的又緊接著再次出手海外市場,出資2.33億美元收購開利拉美空調業務公司51%股權,對拉美市場吹響了進軍號角。
這次收購總額約合人民幣14億元,高于之前海爾收購三洋日本和東南亞家電業務8.3億元人民幣。“近年來,美的對海外市場的拓展一直在穩步進行中。”美的方面告訴記者。
劍指拉美市場
此次在拉美,美的一舉進駐了巴西、阿根廷和智利三國。
拉美地區是全球經濟增長最為迅速的地區之一,人口較多,具有較強的家電消費需求,家用電器市場容量及增長潛力大。這是美的看好其的最大原因之一。除此之外,在美的中央空調產品線總經理管金偉看來,“拉美與中國市場還有著較強的相似性。”
他向記者舉例說,巴西是除中國外空調市場發展最快的區域。“2010年,拉美的家用空調銷售量800萬套,其中巴西作為第一大市場,家用空調市場容量超過400萬臺套,占據了一半以上,且保持每年約15%的增長速度。”根據經濟情報公司歐睿信息咨詢的統計數據顯示,這一地區的家用空調市場前景仍然甚為誘人。家用空調滲透率較低,巴西、阿根廷和智利分別為13%、17%和15%,提升空間巨大,
業內人士分析,除上述原因之外,從行業競爭格局而言,拉美地區空調行業集中度均不高,整合空間大。2010年巴西、阿根廷和智利前5大品牌市場份額分別為37%、16%和23%。
公開資料顯示,開利拉美空調業務主要在巴西、阿根廷和智利三個國家,目前的凈資產為1.92億美元,2010年收入約6.21億美元,凈利潤為0.348億美元。美的通過收購開利在拉美的業務,以不到2.3億元的代價獲得其控股權,迅速加快拓展拉美市場,對擴大美的在家用空調等領域的國際市場的領先優勢,保持地區成本競爭力極為關鍵。開利空調市場份額分別居于第一(8.7%)、第四(1.9%)和第五(0.5%),美的與開利強強合作,發揮成本和技術優勢,有望從眾多品牌中脫穎而出。
美的方面告訴時代周報記者,“本次收購完成后,美的將進一步深入推動全球化戰略,拓展拉美市場,這是推廣美的品牌的關鍵一步。未來或有收購開利全球空調業務的趨勢。開利是整個集團的戰略合作伙伴。”
海外戰略考量
因在美的收購開利拉美空調業務之前一周,海爾已經花費1.28億美元出手東南亞市場。外界不免將兩者進行全方位比較。
海爾與美的,前者早年就進入美國等成熟市場,可十年過后,卻未取得如意成績,轉而漸入發展中國家市場。而美的則至目前仍未將生產基地拓展至發達國家。
“在美國等發達國家市場,空調乃至整個家電產業都十分成熟和穩定。品牌推廣相當難,一旦失敗則很難翻身。”管金偉告訴時代周報。
美的的海外戰略從小而來,從OEM起步,目前在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美的自主品牌已占據優勢。近十年,中國家電企業迎來了快速發展時期,尤以美的為首的白電企業的發展最為迅速。美的千億銷售若要更上層樓,還需要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
方洪波曾對美的的海外戰略如此解釋稱,美的既有別于海爾品牌的高舉高打模式,也有別于TCL、聯想一口吃掉的模式,而是展開穩打穩扎的跨國并購。“單一跨國并購的規模不能超過10億美元的上限”。
著名家電專家羅清啟認為,本次收購和去年收購埃及Miraco公司的步驟如出一轍,美的盡管一直以“狼性”著稱,而在執行國際化戰略時采取的較為謹慎和務實的態度,避免了浮躁作風,在不斷積累經驗的同時,可降低國家化成本并提高成功率。
“在全球化過程中穩步前進,逐步以并購的方式突圍全球市場,并建立起自主品牌。”美的相關負責人接受采訪時表示。美的通過收購兼并戰略,目標不僅是通過收購獲得一個地區的穩定市場份額,同時也要通過收購實現對當地品牌渠道的把控。未來5年,美的進入國際化高速發展的趨勢已不可逆轉。
中國家電企業近期紛紛慷慨解囊,介入全球市場。或許在不久的未來,中國家電市場拉鋸戰或將轉戰海外。
推薦閱讀
“蘋果牌電視”會不會成為傳統電視制造業的終結者對于彩電企業而言,這似乎成了迫在眉睫的問題。平板電腦、智能手機將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拉出客廳,IT公司、內容商、系統商卻將觸角自然延伸到門檻較低的家電制造領域,>>>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美的電器:2.33億殺入拉美白電市場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30/167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