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頭白發的顧雛軍,這位當年的風云人物、科龍電器前董事長,在坐了七年監牢之后,出獄一周即表達冤屈與憤怒。
9月14日,顧雛軍在北京舉行的個人記者會上,堅稱自己無罪,并公開指責證監會和廣東的四名高官。不管他說的是否靠譜,都再次把人們的視線拉回到科龍那段塵封的歷史。
對此,一位科龍前高管認為:“他(顧雛軍)是有理想的人,認為自己還有機會。不翻案就沒有未來,不能找到平臺實現抱負。如果沒有理想,他在監獄七年早就蔫了。”他稱,顧在為重出江湖鋪路。
喊冤:四個罪名不成立
今年9月6日,顧雛軍獲減刑提前釋放回到北京。監獄生活并沒完全磨平他的棱角。與胡志標、黃宏生等企業家出獄后的低調不同,顧雛軍出獄一周便頭頂“草民完全無罪”的帽子,高調地公開喊冤。
對于虛報注冊資本罪,他稱,2001年順德當地政府為避免科龍停產而急著賣科龍,特事特辦地為順德格林柯爾(顧雛軍旗下企業)注冊開綠燈,但由于擔心順德格林柯爾無形資產太高,希望其增加注冊資金。情急之下,才產生了順德格林柯爾與天津格林柯爾(顧氏旗下另一子公司)6.6億元的來回倒款。
顧雛軍還否認挪用科龍2.9億元和亞星客車的6300萬元。他稱,當年格林柯爾對科龍的資金流入,大于科龍向格林柯爾的資金流入。而指認他挪用亞星客車6300萬元的證據是偽證。
至于銷售數據造假,顧則認為家電行業通行的“壓貨銷售”不能算是銷售造假。
“顧雛軍更多不是追求法律選擇,而是追求社會重新評價。”曾為顧雛軍助理、科龍原副總裁嚴友松辯護的中兆律師事務所李江律師昨天向《第一財經日報》指出,他仍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申訴,也許在為申訴爭取社會影響,“但申請將是一個復雜而艱難的過程,畢竟已經過終審,但這是必要且有意義的。”
曾跟隨顧雛軍多年的一位人士則認為:“他(顧雛軍)這個人不會消停,就是這樣的個性。他覺得自己比較冤,就公開舉報。公司運營會有違規、有瑕疵,但是否違法不好說。”
舉報:遭四名官員誣陷
在14日的發布會上,顧雛軍宣稱自己完全無罪,當年法院的判決存在枉法行為,是受到了來自證監會以及廣東省某些官員的壓力,而這些官員與美的公司之間存在利益輸送嫌疑。顧雛軍稱,美的當時是覬覦自己手中的科龍,“想通過買通官員的手段來達到零成本收購科龍的目的。”
當晚,美的電器也透過官方微博發表聲明:顧雛軍針對本公司的有關言論沒有任何事實根據,其通過捏造事實并向社會散布的行為已經嚴重損害到本公司的名譽,本公司保留通過法律途徑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顧雛軍公開舉報的包括,證監會前副主席范福春、公安部前部長助理鄭少東(現已被判死緩)、廣東證監局前任局長劉興強(現為大連商品交易所總經理)等四人。
“現在平反是最重要的,”顧雛軍說,“對平反結果抱有非常樂觀的態度,在監獄里也沒有動搖過對真理和真相的看法。如果我被平反,那三個人肯定就是有罪的。平反措施除了寫舉報信就是今天的發布會,我認為這是最好的也是最后的措施,我目前不想再干什么了。”
據稱,早在2006年,顧雛軍就已提交過一次舉報信。他說,近期又把證據提交給中紀委,相信中紀委已經進入調查。他還稱,美的集團前董事長何享健給了上述四名官員每人一千萬美元。
對此,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14日表示,已注意到顧雛軍先生召開新聞發布會,舉報了證監會工作人員。證監會始終歡迎社會監督。當然,這種監督必須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相關各方均應對自己的言行承擔相應的責任。
劉興強則回應道,顧雛軍編造謊言,應承擔法律責任。
未來:產業夢或難圓
顧雛軍在獄中一直沒有閑著,他用七年時間寫了一篇物理論文。他甚至在微博上,已經把他的論文《關于時空量子化的一個證明》的
推薦閱讀
為期4天的第十二屆中國順德國際家用電器博覽會(以下簡稱順德家電展)已于2012年10月20日落下帷幕。據順德家電展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本屆展會展覽總面積為30,000平方米,參展企業447家。4天展會共接待了海內外專業觀眾>>>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顧雛軍出獄喊冤 意在重獲社會評價?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20201/115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