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電網](記者 王德祥)“8·15京美蘇價格戰”已經偃旗息鼓。
在國家發改委發起調查的壓力下,京東、蘇寧均已承認“部分”數據造假,屢次成為搜索熱詞的縮寫“京美蘇”也漸漸淡出媒體焦點。但議論和紛爭還沒有終結。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真像浮出水面,所謂價格戰的實質也開始“水落石出”。
奧維咨詢(AVC)研究院院長張彥斌稱,京東與蘇寧的所謂“價格戰”,實際上是網上購物發展到一定階段,進入者為搶奪行業地位的一次較量。
“仔細分析一下可以發現,所謂的‘價格戰’其實只是個噱頭而已”,張彥斌說,“真正的目的是傳統網購企業與實體購物企業,為爭奪新或樹立興網購行業的地位的一次碰撞與較量”。
而且這種碰撞和較量也絕非偶然。
8月14日,京東CEO劉強東看似隨心而寫的一句微博引發了自京東成立以來的最大規模的價格戰,而后,蘇寧、國美看似倉促準備,匆匆應戰。從表面看,一切都是局勢在推波助瀾。但實際上,甚至連三家中應戰較晚、參與程度較低的國美,都已經充分準備了兩個月的時間。
國美總裁王俊洲在反思價格戰時稱,“當價格戰打起來的時候,國美讓大家感覺到好像很傻,只有我們價格最低,貨源最充足。實際上是我們兩個月充分地準備,是按照原來既定的策略和方針。就在電商大混戰的前一天,我們在會議室里剛剛討論過線上線下的推進方案”。
張彥斌認為,商業模式到了將要發生重大變革節點、網絡購物進入到需要進一步深化節點是造成這種必然趨勢的兩大主因。
他表示,在網絡購物逐漸被人們所接受的背景下,大家電向網絡購物發展的趨勢已經非常明顯。網上購物已經發展了很長的時間,線上購買大家電等耐用消費品、網購消費群體逐步擴散已經成為兩個亟需突破的節點。
對于政府有關部門以價格欺詐入手調查,張彥斌認為是正確的:一方面不論是事件背后的深層次原因是什么,本身是以價格欺詐為表象出現的。因此,調查必須從價格入手,才能夠還原背后的真實目的;另一方面只有拿價格入手,才能夠有一個標的進行調查。
但不論政府相關部門的處罰結果如何,蘇寧和京東都已經注定成為這場斗法的最大贏家。
單就遍布網絡和各種媒體的聲音來說,就已經讓京東與蘇寧賺夠了眼球。
而張彥斌稱,最主要的收獲還在于,京東與蘇寧通過這次的交鋒,樹立了雙方在網購江湖上的地位。京東商城,作為一個新興網購平臺,其影響力在此前局限性很強。這次能夠與在家電領域的龍頭老大蘇寧正面交鋒,大大提升了其在家電網購領域的江湖地位。蘇寧雖然一直是家電領域的龍頭,但進入網購領域后一直比較低調,這次阻擊京東也為其再戰電商江湖發出檄文。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京東與蘇寧都是最大的贏家。
推薦閱讀
作為國內首個打破家族傳承慣例的大型民營企業,在創始人何享健的運籌帷幄之下,千億資產的美的走出了一條與眾不同的權力交接之路,去家族化,職業經理人團隊接班。 8月25日,美的集團正式宣布,70歲的何享健卸任美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評論:京東蘇寧是電商價格戰的最大贏家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20201/115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