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2年中國市場銷售手機3億部左右,智能手機占40%
2012年中國手機市場總量3億部左右,其中智能機占到40%,達到1.3億部。具體來說,TD制式智能機出貨量4,000萬臺;WDCMA制式智能機定制市場2,500萬臺,公開市場4,000萬臺。CDMA制式智能機定制市場2,500萬臺。
2. 2012年TD“半”公開市場啟動,高通可能是黑馬
2012年TD終端目標6,000萬臺,其中智能機3,000萬到4,000萬臺,中國移動總部集采1,000萬臺,地方移動采購2,500萬臺,功能手機和其他終端2,000萬到3,000萬臺。此處的半公開市場一方面指的是地方移動市場,另一方面則指TD公開市場更有可能在下半年啟動,因為從技術上TD還落后于WCDMA半年左右時間。展訊TD智能機方案的機會在地方移動采購,而高通有可能在2012年成為TD領域的一匹黑馬。
3. MTK 2G出貨量與2011年持平,3G進一步沖擊高通
MTK 2012年2G芯片出貨量最多和2011年持平達到5.3億片左右,甚至小幅下滑,增長的可能性不大。MTK在3G、4G上規劃了系列芯片,多款將在2012年推出或量產。其中采用Cortex-A9內核、1GHz主頻的MT6575將于2012年2季度量產,會對高通現有的7系列芯片帶來沖擊。大膽猜想,2012年MTK將從高通手中奪取25%~30%的中國3G智能手機市場份額。
4. 手機“GDP”的比拼貫穿2012年
2012年是智能手機繼續比拼硬件的一年,千元智能機的標配將升級到4.0寸WVGA電容觸摸屏、1GHz以上主頻處理器。不僅如此,對于“GDP”(GPU,DDR,Display,Processor)的升級、比拼將貫穿整個2012年。芯片供應商、屏等配件廠商、手機公司、運營商,手機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都將牽涉其中。
5. 主流千元智能機成本進入60美元區間
目前3.5寸電容屏,1GHz主頻的主流千元智能機成本在80美元左右,預計主芯片、存儲器芯片、觸摸屏等貴價元器件的價格在2012年進一步降低,該配置智能機的成本進入60美元區間,終端售價由目前的千元降低至800元以下。
6. 智能手機價格戰更趨激烈,互聯網公司虧本賣手機
2012年,智能手機的價格大戰不可避免。一方面是因為上游芯片方案逐漸成熟,越來越多的終端廠家進入智能手機市場,競爭激烈;另一方面無論是芯片廠商、手機制造商還是運營商在現階段都希望迅速占領終端市場,擴大用戶群,盈利反而成為第二位被考慮的事情,有足夠的進行價格戰的動力。功能手機時代,終端售價三倍于硬件成本,而在智能機時代,由于電商和運營商加入使得渠道變得更透明,終端售價只是硬件成本的兩倍。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會有更多風險投資支持的互聯網公司進入手機領域,在手機領域復制互聯網公司先燒錢再賺錢的慣有邏輯,使價格戰的慘烈程度超乎以往。
7. 出口商數量下降,更多手機企業重心回歸國內
全球手機產業從2G功能向3G智能轉變,亞非拉美地區的手機滲透率也超過了50%,市場逐步飽和,競爭激烈,且逐步成熟的二次購機消費者對品牌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在該趨勢下,諾基亞、三星等傳統國際廠商借助品牌優勢其市場占有率逐步回升。而在建設品牌的道路上,中國公司發現這些地區的本土公司由于受到當地政府的保護相對自己也更有優勢。腹背受敵,2012年將會有更多的中國手機公司暫時回歸國內,經營品牌。
8. 新興品牌在三級以下城市手機售價高于一、二線品牌
在智能手機時代,手機設計公司要么服務品牌、要么自創品牌。希姆通、龍旗、華勤、西可、銳嘉科等國內領先的設計公司已經將重心轉向品牌客戶,并取得較為穩定的出貨量。而聞泰等方案設計公司也推出了Wing、卡美歐、唯樂、奇樂等手機品牌。這些品牌相對諾基亞、三星等國際品牌和OPPO等國內一線品牌在一二線城市并無優勢。但利用中國市場幅員遼闊、層次縱深大、渠道透明度低的特征,這些新興品牌多數目標深耕三級以下市場,且相當部分廠家的智能手機定價高于一、二線品牌在一二線城市的定價和中興、華為等品牌通過運營商渠道銷售的同硬件規格的手機定價。
9. 電商渠道在2012年更趨流行,但成功者數量寥寥
由于傳統渠道成本過高,單機渠道成本可達手機售價的30%,讓大多數手機企業不堪重負。而運營商渠道的進入門檻又過高,非一般企業所能承受。一些傳統上經由淘寶等電商渠道有出貨的手機公司,或者一些受魅族、小米走電商渠道獲得成功啟發的手機公司會在2012年投身電商渠道。但電商渠道看似進入門檻低,實際上隱性成本并不低。首先電商渠道不像傳統渠道那么易于控制,比如個別手機的質量問題有可能會借助網絡的影響迅速放大而難以收拾。還有在電商渠道被廣泛采用后,要想在眾多的競爭對手中獲得足夠的用戶關注,需要投入的財力和精力也會迅速上升。另外多數中小公司主要面對的三線以下市場,電商渠道的實施環境較差,無論從消費者的使用習慣還是物流的配套程度都還存在欠缺。因此,雖然2012年電商渠道會被大量手機公司嘗試,但成功者的數量卻并不會很多。
10. 領軍企業出貨量激增,但利潤堪憂
2012年中興、華為智能機出貨量有可能大幅增長,其中華為將從2011年的1,700萬臺增加到2012年的5,000萬臺以上,中興將從2011年的1,200萬臺增加到2012年的3,000萬臺以上。但是兩家公司手機業務的毛利水平比國際同行平均的30%毛利水平低,僅為20%左右,隨著2012年智能機價格戰的激烈程度加劇,利潤水平可能會隨之進一步降低。
推薦閱讀
日系電子企業內憂外患 集體轉型各有側重>>>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2012年中國手機產業十大猜想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20216/31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