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電網】(記者 王德祥)節能家電惠民工程實際執行尚不足一個月,能效虛標“問題”便已浮出水面,“入圍產品能效不達標,涉嫌騙取節能補貼”等消息一經媒體報道,便在二級市場帶來強烈的連鎖反應:昨日(9日),家電股遭受重挫,家電板塊整體下跌3.48%,其中海信電器跌停,報收9.65元/股,跌幅-9.98%,美的電器也曾一度跌停,最后報收9.90元/股,跌幅為9.75%。,另外小天鵝A、美菱電器、青島海爾、合肥三洋等股也均出現較大幅下滑。
據了解,本輪政策尚未進入企業申請補貼階段,而且即使申請獲批,企業7月份實現的入圍產品銷售,也只能在一個季度后——也就是10月份,才能獲得少部分補貼,當前時期,企業并不存在“騙補”的可能性,市場對“騙補”傳言的過激反應,很有可能源自此前相似政策實施期間部分企業的不佳表現。
在家電下鄉、節能惠民、以舊換新三大政策實施期間,相關的造假、“騙補”行為便已屢見報端,而能效虛標無疑是社會各界拷問企業誠信問題的焦點。
能效虛報能給企業帶來哪些好處?
在此前的節能惠民工程中,為提高推廣效率,節約成本,明確責任,在推廣方式上是由中央財政對高效節能產品生產企業給予補助,再由生產企業按補助后的價格進行銷售,由于相關款項是補貼給企業,通過虛標能效,企業可從中獲利。
而在此輪節能補貼政策中,相關的體系已經日臻成熟,企業成為責任主體,國家采取的是“廠商先降價,國家后補貼”的政策,即廠商對被納入節能推廣范圍的產品進行相應的降價,然后國家根據實際銷售情況等進行補貼。補貼款項需要家電企業先行墊付,財政部門根據企業進展情況給予部分支付,其余部分需要審核完畢后才能結清。
在這種補貼方式之下,企業需要考慮的重點集中于兩方面:一是,企業需要長期墊付資金,而且最長可達一年以上,雖然每臺產品補貼金額僅數百元,但考慮到部分企業入圍型號可達數百款,對大部分企業來說,無疑是較大的資金鏈壓力,而人為的將產品提升到需要墊付更多資金的較高能效序列中,將更進一步加大這種壓力;二是,墊付金額后,企業也不一定能夠獲得補貼,2012年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對入圍企業要求了最低推廣規模,例如,電冰箱、洗衣機、空調器的最低推廣規模都是10萬臺,如果最終沒有完成規模,將無法獲得補貼。
參考近年來銷售量,對于大型企業來說,規模問題“不是問題”,而對于需要通過虛標能效增加銷量的中小企業,由于銷售進程相對緩慢,資金鏈問題更為嚴重,虛標能效也得不償失。
另外,在能效標識上,由于2012年節能家電補貼標簽僅標注補貼金額,未標明推廣上限價格、補助后上限價格,因此,銷售終端可以通過先標高價格,再讓消費者獲得補貼獲得違規利潤,但在電商價格戰此起彼伏、家電產品價格高度透明的今天,這種方式也很容易被消費者識破,不足形成較大的可操作性空間。
推薦閱讀
【中國家電網7月24日訊】見過黃鳴本人的人對他的印象和評價是:很自我,很有個性,很有理想,很感性,文人氣息很濃。就是這樣一個人,在7月20日德州的媒體發布會上,情感宣泄爆發了。客觀的講,黃鳴在發布會上長達4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家電補貼體系漸完善 能效虛標行不通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20301/115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