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高效節能平板電視和空調的推廣實施細則下發之后,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又正式下發節能產品惠民工程高效節能家用電冰箱、洗衣機、熱水器的推廣實施細則。至此,空調、平板電視、電冰箱、洗衣機和熱水器等五大類節能家電產品推廣實施細則已全部印發。分析人士認為,這一系列政策涉及產品多、補貼范圍廣,凸顯了中央將“綠色消費”理念融入擴內需戰略中的決心。然而,專家也表示,銷量統計數據證明了家電行業對于政策的依賴性過強,這一行業需要“斷奶”,早日走上內生增長的道路。
中央:擴內需戰略要走“綠色”道路
近年來,中央就家電行業發展出臺了多項扶持政策,從2008年始,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空調節能惠民政策為拉動內需、刺激消費發揮了重要作用。此番涉及五大類家電產品的新政,又為這一行業發展和消費增長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在當前歐美債務危機影響下,全球經濟復蘇的步伐放緩。在外需市場持續萎縮的情況下,我國內需市場亦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程度的沖擊,“十二五”時期擴內需戰略的實施面臨挑戰。因此,接續前三次家電扶持政策后密集出臺的此輪家電惠民工程,被解讀為中央對于當前形勢下擴內需的又一重要手段。
“此次新政與以往最大的不同在于針對高效節能產品,今年可能將進一步擴大推廣范圍。”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十二五”規劃對一系列能耗指標的硬性約束使得此項政策應運而生,“提倡綠色消費、引導家電行業轉型升級是中央作出這一輪政策安排的重要出發點。”
今年5月16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專門研究了促進節能家電等產品消費的政策措施,決定安排財政補貼265億元,啟動推廣符合節能標準的空調、平板電視、電冰箱、洗衣機和熱水器,推廣期限暫定一年。除此之外,國家還將安排22億元支持推廣節能燈和LED燈;安排60億元支持推廣1.6升及以下排量節能汽車;安排16億元支持推廣高效電機。計算下來,累計用于推廣節能減排消費品的財政補貼達到363億元。
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院長邴旭衛表示,“預計新政將拉動消費超4000億元,實現節能1100多萬噸標準煤。”
對于“十二五”時期的擴內需戰略,家電行業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相關部委人士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近期出臺的一系列鼓勵節能減排產品消費的新政,只是中央鼓勵和引導綠色消費的前奏,未來還會有進一步的引導政策出臺。
業界:市場迅速布局 加速優勝劣汰
此輪以節能家電為重點加快實施的節能產品惠民政策下發以后,將給家電行業和相關企業的未來格局帶來怎樣的改變?記者了解到,隨著節能補貼政策的出臺,一些企業已經迅速布局,市場上節能產品的比例有所上升。專家表示,此項政策能夠有效擴大前期“叫好不叫座”的節能家電的推廣范圍,進一步釋放企業和行業生產能力和技術儲備,或將加速家電企業優勝劣汰進程。
事實上,在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等政策到期或退出試點之后,今年一季度,幾大類家電產品銷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奧維咨詢(AVC)的數據顯示,2012年一季度,空調銷量同比下降32.1%,銷售額同比下降21.0%;冰箱銷量同比下降12.4%,銷售額同比下降7.5%;洗衣機銷量同比下降20.2%,銷售額同比下降0.1%;彩電銷量同比下降18.6%,銷售額同比下降24.5%。
國美電器近日宣布,將啟動10億元專項基金落實家電節能補貼政策。據了解,這10億元專項基金將用于節能補貼先行墊付,采取直降的方式補貼消費者,而無需購買后再申領補貼金額。消費者只需拿著身份證復印件,并簽署節能補貼承諾書即可現場享受補貼。國美電器稱,將進一步調整節能產品采購占比,國美賣場黑電一級能效產品占比將超過90%,空調1-2級能效產品占比將超過60%,部分品牌銷售產品將全部實現節能化。
另一家電連鎖巨頭蘇寧電器亦宣布,先行斥資5億元墊付國家節能補貼,在第一時間執行國家惠民工程節能家電補貼政策。據介紹,目前在國家政策補貼之外,用戶還可享受蘇寧綠色補貼、工廠促銷補貼等多重優惠。
一位家電采購經理表示,中央的鼓勵政策正在顯現成效,多數家電生產企業目前正在有計劃地停產或淘汰非節能減排產品,并加大對節能產品的研發和投產力度。
去年底頒布的《中國家用電器工業“十二五”規劃》中提出,到2015年末,我國主要家電產品能效水平要平均提高15%左右。據此,相關專家進一步認為,此番政策的出臺,或將改寫家電零售業的格局。
區別于以往的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政策,本輪政策將不再是所有家電企業的利好。專家表示,政策中的補貼方式將擴大領軍企業的競爭優勢,進一步加劇市場的優勝劣汰。“只有那些具有高能效產品大規模生產能力的企業和品牌才能成為本輪政策支持的最大受益群體。”
“家電產業節能技術升級的格局將會改變。”甲春秋傳媒機構策略總監、著名家電產業觀察家劉步塵認為,今年家電行業整體下滑態勢明顯,此次政策將會對產業回暖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他預測今年家電產業的增長率將達5%—10%。
專家:家電行業需要“斷奶”成長
從近幾年拉動消費政策的效果來看,家電行業確實是最大的受益者。然而,在今年上半年的“政策空窗期”,這一行業迅速慘淡下來,不能不說對政策有些過于依賴了。
劉步塵認為,在國內需求疲軟的情況下伸出政策援助之手,短期內固然能促進家電產品銷售、改善家電企業經營,但從長期來看,家電行業不應該靠政策刺激維持生存。
更有媒體擔心說,“大樹底下好乘涼,盡管整體消費形勢不好,但在輪番的補貼政策拉動下,企業只需要跟著政策宣傳造勢,就能讓消費者掏腰包。時間長了,恐怕再沒有企業會在‘練內功’上下功夫了。”
溫室里的花朵無法抵御寒風烈日的侵襲,長期靠政策扶持的國內家電行業和企業也難以贏得全球競爭。“政策決定市場”絕對不是一個產業健康發展的正常狀態,看來,國內家電行業還是需要“斷奶”成長。
專家表示,即使沒有政策的出臺,家電行業仍然可以采取很多的策略,走“內生增長”道路。對于家電生產企業來說,持續的技術創新和品牌打造應當是不變的主題。“這兩年所謂的新型家電產品其實只是在外觀上下下功夫,很多新技術都是停留在宣傳概念上。長此以往,我們不僅承擔不起‘創造’大國的重任,‘制造’大國的頭銜恐也難保。”有專家不無擔憂地說。
而對于家電零售企業,無論是在中央政策到期后由企業再做一個類似的延續,或是抓好節慶主題開展營銷,甚至為消費者提供定制化的服務,也都可以避免“政策到期了,下一個何時來?”的尷尬和觀望。
推薦閱讀
與西方七八十年的電視業相比,我國的電視發展,自然有不足之處。而且,在如今的技術環境下,電視與網絡和通信領域的相互融合已成趨勢,這就對電視的內容生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今包括數字電視、手機電視等在內的康>>>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補貼新政力推綠色消費 家電業需斷奶成長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20301/115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