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隨著一則國家將會擴大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實施范圍的消息在家電業內傳播開來,整個行業就像在安靜的水面上扔了一塊大石頭。各個企業都施展渾身解數,四處打探更詳細的消息。一時間,產生了各種版本的實施細則,而且寫得“有鼻子有眼”,讓企業無法分辨,無所適從。
近兩年,全球經濟萎靡不振,自2011年底,國內刺激內需的政策也先后到期。2012年,整個家電市場已顯現出后勁不足的疲態。在這樣的背景下,進一步擴大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的實施范圍,無疑對整個行業是一個利好的消息。然而,在利好的消息面前,如何能夠在兼顧眼前市場的同時,更能借勢推進行業的長遠發展,才是將政策利好最大化的最佳途徑。一句話,在機遇面前,需要尋求冷靜。
只有冷靜,才能讓我們對政策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對行業走向做出清晰的判斷,確立企業發展策略。首先,政策再利好,也不是救命稻草。國家有關部委聯合“節能產品惠民工程”,旨在推進節能減排戰略,對節能產品進行推廣應用。可以看出,從國家層面來說,政策是為國家戰略服務,具體到家電行業,政策僅僅是一個促進行業發展、促進節能產品市場繁榮的外部推力,并不能成為一個企業發展過程中的核心動力。“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政策,不過是“送我上青云”的“好風”,政策與“好風”一樣,不可能隨時伴我們左右。一旦“好風”停止,還是需要我們自身擁有在“青云之上”“翱翔”的能力。所以,如果錯誤地將政策視為救命稻草,只能是“飛得越高,跌得越狠”。
另外,政策再利好,也不是浮躁的理由。其實,近兩年中國家電業的實踐經驗已經告知我們這個道理。在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等諸多政策的驅動和刺激之下,中國家電業在國內市場著實“過了幾年好日子”,讓很多企業禁不住得意起來。然而,直至2011年底,當各項政策先后到期,當全球經濟復蘇短期內無望,當國內家電市場后勁不足的疲態盡顯之時,一些企業開始感到手足無措,仿佛已經忘了曾經沒有政策激勵的“慣常日子”是怎么“過的”。其實,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企業亦是如此。當繁花落盡,必是要靠深扎于地下的根系才能迎來第二個春天。對企業來說,當市場的繁榮漸漸平淡,必是要靠技術研發、生產制造等各個環節扎實的基礎才能基業長青。
“十二五”期間,中國家電業身擔從家電大國向家電強國邁進的歷史責任,機遇面前,學會冷靜處之,如此,才能不辱使命。
推薦閱讀
一場家電電商的價格戰正在進行中,而價格戰的結果可能使家電廠商壓力倍增。 日前有消息稱,五百城發起比價京東活動,大家電大幅降價,保證80%大家電低于京東,活動期間,同一款大家電產品,第一個找到五百城比京東價>>>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國家節能補貼新政來了機遇面前應尋求冷靜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20301/116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