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促進節能家電等產品消費的政策來了,在家電廠家、賣場和消費者中掀起了一陣波瀾,給低迷的市場注入了新的動力。
國家有關部門宣布,安排財政補貼363億元,推廣符合節能標準的五大類家電產品,其中265億元推廣節能家電,22億元推廣節能燈,60億元推廣1.6升及以下汽車,16億元推廣高效電機。
在4個多月前的2011年12月31日,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到期,家電以舊換新換下了“暫停鍵”。家電企業面對市場下滑、成本壓力、產能過剩的三重考驗。購買新家電的消費者又在期待著新的優惠政策。
業內專家稱,按照補貼額度10%初步計算,這項節能推廣政策將帶動近5000億元的消費。
權威解讀
省商務廳:制定細則釋放消費“綠動力”
湖北省商務廳表示,國務院5月16日常務會議的這一決定可視為家電以舊換新政策的延續,對促進消費、拉動內需意義重大。
2011年7月起到2011年12月31日截止的家電以舊換新,湖北省累計銷售新家電257.6萬臺,累計實現銷售總額86.1億元,其中2011年銷售總額75.9億元。我省家電以舊換新銷售量穩居全國新推廣省份第3位、全國37個省市區11位,湖北居民驚人的消費潛力在逐步釋放。
“目前因為財政部和商務部還未就此正式發文,所以我省的具體安排暫時還未決定,最終將根據正式下發的文件要求來根據地方情況執行該項措施”,省商務廳有關人士表示。省商務廳表示,本次刺激消費政策以擴大節能產品消費為主,在擴大內需的同時還能促進調整結構、節能減排,并且還將吸取此前家電以舊換新中的經驗和教訓,讓政策落到實處,給市民帶來優惠。
發改委:一系列擴內需政策將陸續啟動
自5月初開始,發改委、財政部、商務部和工信部等部門密集調研,醞釀新一輪擴大內需系列政策。據透露,將要推出的系列政策包括:加大對面向民生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審批力度,監測擴大內需的用地保障,推出替代接續“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的政策,對節能環保產品等進行財政補貼,加大結構性減稅力度,等等。
由于國內經濟“三駕馬車”中的投資和出口正在放緩,擴大內需成為推動經濟平穩增長的關鍵領域。
國務院負責人明確指出,要“保持適度的投資規模,盡快啟動一批事關全局、帶動作用強的重大項目”。記者從省發改委了解到,目前,已獲批項目明顯傾向于中西部地區、三農及民生保障項目。其中,獲批的交通基礎設施項目數量最多。
市場反應
家電廠商:補貼力度可能高達售價的10%
業內人士透露,家電業節能推廣政策的實施細則即將出臺,在補貼對象、力度等方面可能會參照此前實施的節能惠民工程,補貼力度可能高達售價的10%。
“國務院這個政策出臺,對家電企業來說,就是一場‘及時雨’”武漢國美電器有限公司總經理呂紅曦昨日接受記者采訪時,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據稱,實行節能家電補貼政策,不僅可以促進生產企業升級換代,也能促進消費,拉動內需。階梯電價即將推出,電費看漲,高效節能產品將更為消費者所青睞。
據呂紅曦介紹,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在去年底結束后,家電銷售在今年元旦、春節進入了低迷,只是空調銷售在近期有所反彈。有些家電產品類銷售出現“青黃不接”,同比下滑近四成。
在長虹武漢分公司總經理胡陵君看來,生產廠家對節能補貼政策很期待,因為這種補貼政策可以將消費者的潛力挖掘出來。同時,對消費者選擇節能高效的產品,也是一種引導,因為只有達到節能標準的家電產品才能享受補貼,如購買普通電視就沒有補貼。
湖北盛興格力電器銷售有限公司市場總監魯周剛昨日稱,今年4月15日,格力在湖北率先重新推出企業版空調“以舊換新”政策,經過1個月的市場檢驗。國家確定促進節能家電等產品消費的政策措施對于家電制造企業來說意義重大,類似這樣的高效節能產品將成為格力武漢產業園未來的發展方向。
60億蛋糕,漢產汽車暫難分一杯羹
在汽車購置稅優惠、汽車下鄉、汽車以舊換新等多項優惠政策退市以后,我國車市陷入持續低迷狀態,而這其中以1.6L以下車型銷量下滑最為嚴重。
業內人士認為,此次補貼應是對此前政策的延續,即對入選節能目錄的車型一次性補貼3000元,短期內會刺激汽車消費結構的變化。
但從目前目錄來看,漢產車輛目前尚不能直接受補貼惠澤,東風旗下僅有陽光、騏達兩款車型入圍目錄,產地均不在武漢。
“公司近來推出的新產品已作改進,但目錄的調整似乎跟不上節奏。”本地一家汽車廠家負責人介紹,此前的幾批目錄上公司有多款汽車入圍,但隨著門檻大幅提高后,和大部分合資品牌一樣公司全部車輛被拒之門外。
多家企業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建議,國家在擴大補貼資金的投放同時,也應著手實施新的目錄標準,讓企業在研發相關節能產品上投入更大的積極性。
而在消費市場,一些能享受節能補貼的車型,無疑在銷售上占據先機。以在目錄內的大眾一款1.4T的高爾夫產品為例,雖然商家除節能補貼外不再提供任何優惠,但目前消費者想要提車仍需要“排隊”。
多家節能電器股看漲
昨日電器股板塊整體走強,格力電器、美的股份等均出現2%左右漲幅。
國都證券研究員楊志剛認為,隨著相關優惠政策陸續到期,再加上國內外宏觀環境的變化,家電業自去年下半年開始日子就難過起來,此次節能推廣政策相當于給家電業增加了新的“發動機”。
國金證券家電行業分析師王曉瑩認為,各類家電補貼對于上市公司的業績影響主要體現在兩方面,對于行業需求量的刺激從而帶動上市公司的收入增速,對于上市公司銷售費用的節省從而貢獻利潤率。
各方說法
消費者:期盼政策早落地
“天快熱了,我正準備買一臺新空調,不知道這個補貼政策什么時候下?”昨日中午在武昌徐東大街某家電賣場看空調的徐女士,聽說有新的補貼政策要出臺,立刻停下與銷售員的討價還價。她說,希望這個補貼政策在這個月就能到位。
“如果再搞以舊換新,家里也沒什么舊電器可以換的。”去年換了彩電和冰箱的林先生,昨日在中北路蘇寧電器賣場看洗衣機時說,希望這次能直接補錢給消費者。
“現在要搞階梯電價,電費支出要上漲,我當然希望買到省電的節能家電,可是節能的空調、電熱水器、冰箱、電視、洗衣機等產品,都比普通產品貴,希望價格有所降低,政府要進行節能家電消費補貼,應該可以讓消費者省點錢。”武昌紫陽路居民吳先生稱。
專家:補貼比投資還管用
“這種財政補貼,應該長期堅持。”昨日,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徐長生教授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稱,“政府對節能高效產品和小排量汽車進行補貼,可以起到雙重作用,這比政府投資來得更直接。”
據分析,對節能高效的家電產品等進行補貼,一是促進了消費,二是對節能高效產品的生產和消費有導向作用,這比家電下鄉更管用,反映了政府在節能減排上的導向。
與以往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相比,本次補貼標準更加側重質的提高。
投資、出口、消費,被稱為經濟拉動的“三駕馬車”。受歐洲經濟不振等影響,國內出口出現萎縮。投資和消費的地位更加重要。
“財政補貼,可以激勵個人與企業參與,這對經濟的拉動,比靠政府投資來得更有效。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比美國快,就是因為有政府補貼政策的刺激。”徐長生說。
在說到該政策期限暫定一年時,徐長生說,好政策應該長期堅持,這樣可以引導產業結構調整,引導節能觀念在消費者的心中扎根。
推薦閱讀
5月家電業交出了并不理想的成績單。6月9日,國家統計局網站公布數據顯示,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715億元,同比增長13.8%,其中家用電器及音像器材由4月時的同比增長7.7%,大幅下跌至僅增長0.5%,接近零增長。 在>>>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專家:363億元補貼節能家電比投資還管用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20301/116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