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家電連鎖企業,經過20多年的高速發展,已經形成了以國美、蘇寧為代表的大型連鎖集團。但是,從2010年開始,傳統家電連鎖企業內憂外患不斷,發展速度明顯下降。最新披露的國美上市公司年報顯示,盡管銷售業績達到598.21億(年報數據未含約600家非上市門店及大中電器門店),同比增長了17.5,但凈利率卻下滑了6.2%,由2010年的19.62億降至18.4億。可見,傳統家電連鎖企業買賣不好做已成定局。這也可從家電連鎖企業營銷血拼不斷升級得到佐證。每逢節假日,家電賣場為了促銷,可以說是怪招迭出。像去年年末,蘇寧就推出了“4.8折全場年末狂歡季”為主題的大型促銷活動,,除了常規的4.8折之外,更是打出了“充4999元最高可返4999元”和“全場讓利4800萬元”的口號,促銷幅度可謂是空前。
家電大幅降價促銷,既反映了家電賣場競爭的激烈現狀,也反映了家電賣場渠道萎縮和營銷手段單一困境。在家電連鎖行業內部為生存而彼此血拼的同時,外部又迎來了強勁的競爭對手。伴隨著電子商務的興起,網上購物已經成為相當多的年輕人的購物習慣,以京東方為代表的電商企業大舉進軍家電銷售,直接和傳統的家電連鎖企業正面交鋒。內外交困夾擊下的中國家電連鎖企業,到了該反思和轉型的時候了。
家電連鎖賣場的經營模式非常簡單:產品由廠家提供、促銷員或員工由廠家委派、送貨由廠家或第三方負責,安裝和售后服務由廠家提供,賣場除了提供場地,其他的服務基本可以忽略,自身管理上也非常粗放,精細化更無從談起。概括家電企業發展盈利的秘訣,無非是兩條,一條是在進貨中,利用渠道優勢,逼迫家電生產企業降價,為發動價格戰準備條件。第二條是,采用低價營銷策略,通過大幅度的打折、返券等措施,來完成促銷。這種簡單的商業模式之所以能在中國大行其道,并獲得了很大成功,根本原因在于,此模式挑戰了原有計劃經濟時代的百貨商場的經營理念,迎合了消費者追求低價購物的需求。但是,一招鮮并不能永遠走遍天下。
近年來,家電連鎖企業之所以陷入營銷苦戰,究其原因,就是中國的家電企業,盡管走過了20多年的發展歷史,但營銷模式遠未成熟,目前扮演的還是“二房東”角色,靠“盤剝”供應商來生存,并沒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而所謂的品牌和話語權,如果在經營模式上沒有徹底革新,也會隨著網絡等新興購物方式的顛覆而被逐漸淘汰。在電子商務時代,消費者從哪個渠道購買并不重要,關鍵是誰能把服務體驗做得更好、更便利。
我們常看到這樣的消費情景,消費者在賣場詳細咨詢完產品后,用手機輕輕一拍商品條碼,網絡就會自動查找包括電商在內的所有廠家里最優惠的價格,然后作出購買決策,這在年輕的消費群體中已經成為常態。此時的傳統家電賣場很可能會淪為一個僅僅是品牌展示的場所,供消費者直觀體驗實物。
現在,在很多家電門店,如果不是節假日,賣場里通常空空蕩蕩,員工比顧客還多。面對此種局面,電商企業能否扮演傳統家電連鎖企業終結者的角色目前還難以下定論,但在人力、房租、運營、物流等成本顯著上升的情況下,家電賣場優勢正在加速消亡,轉型無疑是必須的。但傳統家電賣場的未來又在哪里呢?
未來家電連鎖企業的出路很可能在于銷售渠道的整合。誰能把現實的購物體驗和網絡的購物便捷無縫銜接,再結合順暢的物流配送,就能在競爭中勝出。傳統的家電連鎖企業無疑也看到了消費潮流的變換,所以,蘇寧把投注下到蘇寧易購上,國美把更多的賭注押給了國美商城和庫巴,并“牽手”當當。但另一方便,京東商城等網上商場也在積極布局自己的物流配送,試圖鞏固競爭優勢。傳統家電企業和網絡商城的大戰已經打響。誰能笑到最后,值得期待。
推薦閱讀
前言: 能上網、能玩游戲、能聽懂方言,甚至可以測量身高體重。面對功能越來越強大的云電視,不少消費者提出疑問:云電視真的如此神通廣大?電視真的需要如此聰明嗎? 事件回顧:國內彩電紛推云電視 據悉,目前市面上已>>>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傳統家電連鎖企業出路或在銷售渠道整合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20301/116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