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三個同門同學曾執掌中國彩電業的半壁江山:
創維創始人黃宏生、TCL董事長兼總裁李東生、康佳原掌門陳偉榮皆是華南理工大學無線電78級的同學,二十年前,他們曾是叱咤中國彩電業的“華工三劍客”。鼎盛時期,三家企業的產量占到全國總產量的40%。
1993年前后,正是無數個“華工三劍客”式的領軍人物,以其大刀闊斧的推進和艱苦卓絕的努力,引領了中國彩電業迅猛發展的二十年。
二十年前,一臺29寸CRT彩電售價2000多元,超過了農民人均純收入的兩三倍,產品功能單調,節目能容匱乏;
二十年后,一臺32寸智能電視售價約2000多元,相當于農民人均純收入的1/3,功能繁多,擴展能力強大,頻道可以挑花了眼……
當然,這只是中國家電人驕人成績的一部分,也僅是他們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指數的一小部分,但它們卻折射出中國家電產業二十年來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二十年前,我國彩電總產量僅為1333.08萬臺,洗衣機707.93萬臺,電冰箱485.76萬臺,空調158.03萬臺;
二十年后,我國彩電總產量達到12231.4萬臺,家用洗衣機為6671.2萬臺,家用冰箱8699.2萬臺,空調13912.5萬臺。
二十年前,中國的家電市場成為一群“小人物”的試驗田,他們以其兼容,執著,魄力與眼界引領了中國家電產業二十年的蓬勃發展,將一個弱不禁風的產業驅往了奔向“家電強國”的康莊大道,他們的奮斗,雕琢了中國家電業的歷史,他們的努力,譜寫了中國家電業的最強音。
縱使是高速發展后首次出現增速下滑的2011年,國家工信部也給予了家電行業高度的評價。
2012年2月,國家工信部在公布的一份報告中稱:
“2011年家電行業克服了大宗原材料價格波動較大、國內人民幣升值、信貸緊縮、房地產市場低迷、市場增幅趨緩等困難,主要產品生產、出口保持增長,在產量、銷量、出口等各領域都全面突破原有水平,達到新的歷史高點。”
——不論是2011年的“歷史高點”,還是二十年的迅猛發展,都凝聚著家電人孜孜不倦的努力,而這些努力的開端,依賴著共同的前提——開放的市場。
1992年的春天鄧小平的南巡,被認為這一前提的最重要推動力量。
那一年,88歲高齡的鄧小平,以一名普通公民的身份,踏上南巡的列車,來到改革開放的前沿,以高調的姿態,堅定的言論,推動了我國新一輪的改革步伐——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視察期間,鄧小平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這些講話凝聚成“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黨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堅持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抓住當前有利時機,加快改革開放的步伐,集中精力把經濟建設搞上去”的中心,它們被譽為“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第二次偉大歷史性飛躍的思想結晶”,并有評論稱,南巡講話清晰地解決了姓資姓社的問題,是一次思想大解放,也給民營經濟的發展開拓了更加廣闊的舞臺。
海爾、榮事達、志高等民營家電企業無一不是南巡講話的受益者。
1992年,嗅到商機的海爾先后兼并了青島電冰柜總廠、青島空調器廠和青島紅星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等18個企業,并在青島東部高科技開發區征地800畝,建立了海爾工業園;
1992年,第一臺“榮事達“牌洗衣機走下生產線,標志著“榮事達”品牌正式誕生;
1992年,創維集團有限公司成立,開始生產彩電、 VCD 、 DVD ,家庭影院和衛星接收機;
1993年,廣東志高空調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主營商用及家用空調生產和銷售……
以此以后,自由的家電業市場更加勢如破竹,無法逆轉,無數堅韌而勇于博取的家電人,在南巡講話的號召下,以單純的思維和大無謂的精神,開始了漫漫二十年沖破禁忌、改寫規則的市場經濟征程。(記者 王德祥)
相關鏈接
南巡講話20年特別報道:家電業20年之二
推薦閱讀
【中國家電網】昨日(15日)晚八時,備受矚目的央視315晚會如期舉行,本屆晚會的主題為共筑誠信,有你有我,突出每個個體都有責任,每個人來積極參與到共建共同行動中。雖然籌備期,315晚會官網曾接連發布十幾個征集令>>>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南巡講話20年特別報道:家電業20年之一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20301/116216.html